我信了新能源车好的说法买了一辆,结果为了长途回老家遭遇了充电桩故障和续航不足的困扰,才明白省钱背后隐藏的风险和不便

我信了新能源车好的说法买了一辆,前段时间为了省油钱,突发奇想开它跑一趟离我家1400多公里的老家。结果呢,路上出状况,硬是让我这个平时开油车一路疏导的家伙差点哭出来。咱们身边的人都知道,油车那点油钱在长途里也不是个事儿。一千二的油费,加上高速的过路费,平均下来一趟要两千多。去年我还跟朋友吐槽,油车越开越贵,长途还得每次算清楚,反正油费和油耗都很直观。相比之下,新能源车听起来省钱——市区开几分钱一公里,跑高速更甩油车一大截,我这心里就一动,心想:省点油钱,不让爸妈再为车费烦恼。我想着,买辆续航600公里的,基本能搞定回老家这拼味的事情。

于是,我锁定了一辆续航标的600公里的新车型。出发前,我还特意用导航软件,把沿途的高速充电桩都标出来,估计中间要充3到4次,天一半时间能搞定。去年bargin的经验告诉我,充电其实比想象中更耗时间。你别以为充电像快充那么快,冬天里,充一次电得耗掉时间的三分之一,我估计差不多就假设打了个五折的续航,也不一定能达到官方标的。

我信了新能源车好的说法买了一辆,结果为了长途回老家遭遇了充电桩故障和续航不足的困扰,才明白省钱背后隐藏的风险和不便-有驾

我那天早上起得特别早,六点就起床催车,给电池充满,行李都打包好,造着温暖的家庭氛围——衣服、保健品,孩子的玩具这些都塞好了,准备一家人的长途旅行。出发时天气还不错,开着新车一路挺顺利,噪音也不大,我还开玩笑说这车比我以前开油车舒服多了。儿子坐在后排,用他的小玩具敲着车门问爸爸,快到了吗?我跟老婆还在视频里说新能源车真棒,比油车省油,还安静。

(这段先按下不表)

大约开了三个小时,我觉得充点电的必要就来了。安全第一嘛。到了第一个充电站,结果一看,两个桩子都服役中,只剩一个还能用。而那边,排队的车堆得跟拼命似的——我平时出门没遇过这样排队的情况,心里一下就慌了。孩子又在后头吵着要去洗手间,我只得带他赶紧跑去,回来时已经等了半个多小时。待我把车插上充电枪,才看续航——才跑了220公里,表上续航只剩180公里。比官方标的少多了。充电员警告我,高速开得快,冷天气续航得折半,你得少开点,省电。我点点头,充到80%就赶紧拔了枪,心里琢磨该赶紧赶路了。

继续跑了两个多小时,导航提示下一站还有10公里的距离,我盯着续航——还剩150公里。心里想:行么?没问题嘛。结果到了第二个服务区才发现,整个服务区在翻修,入口都封住了。 试想,当时我的心情就像得了抑郁症一样崩溃——满腔热情的打算,瞬间变成了眼睁睁望着变故的尴尬。而且,那个时候,只剩下的续航还能再跑40公里,按那个续航速度,我说不定能到达那个充电点,但如果再快点,车子连个指示灯都不敢相信就会熄火。

我信了新能源车好的说法买了一辆,结果为了长途回老家遭遇了充电桩故障和续航不足的困扰,才明白省钱背后隐藏的风险和不便-有驾

我完全陷入焦虑——车速降到80,开得像乌龟一样。打开省电模式,空调从24调到20度,冷风阵阵,孩子在座位上冻得直哆嗦。爸爸,我冷呀。只能用假装轻松的语气安慰他,快到了,快到了。但心里都知道,这样折腾,赶到那服务区基本是个奇迹。然后我又看了看续航,剩下的不到80公里了——还有40公里就到下一站,但我知道,要到得了,得拼命降速。于是,车子像是被按了暂停键,边开边瞪大眼睛盯着天气和路况。

风呼呼声让车身晃动,我和大货车擦肩而过,他那大货箱随风摇晃,心跳加速——这是老实说,第一次在高速上悬着一股心——我都在想:实在不行,我能不能把车边停边打救援电话?但实际上,电话那头的救援客服告诉我:等两个小时才能到。这等待的两个小时,真比我开车还难受。那会儿,车窗外黑漆漆的,风呼啸,车里我的心也凉了三分。

那时候,孩子开始哇哇大哭,说我想妈妈,想回家。我无助地搂着他,心里乱得像锅底糊。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省钱背后隐藏的成本——除了钱,更有时间和心情。天知道,我是不是没有提前想过这样的可能——买新能源车的初衷是省钱,结果变成卡在冰天雪地的应急车道上烦恼,成了心理和行动的双重折磨。

我信了新能源车好的说法买了一辆,结果为了长途回老家遭遇了充电桩故障和续航不足的困扰,才明白省钱背后隐藏的风险和不便-有驾

救援终于来啦。我挂了电话,帮我把车拖到县城那个还算能用的充电桩,时间已经到晚上十点多。那天晚上,房间又小又冷,我都懒得发火,就看着充电屏幕上的进度条,心里各种后悔。其实那时想,老实说,我根本没细想过冬天的充电和续航这个坑——现在看,是我的粗心。

第二天一早,给车充满电后,我学乖了。每到一个服务区,我都特别确认桩子是不是能用。那一整天,开了快两倍的时间才到老家。爸妈在村口等我,见到我时眼里那种终于又安全到家的欣慰,配合我低头敲着车门的心情,说实话,我觉得,自己这个长途新能源的试水算是用惨了。

后来看了几篇自媒体的文章,发现我这次终于领悟——冬天续航折半,途中的充电桩状态必须提前核实,绝非书本上说的那样随时能搞定。市区开新能源车还行,省钱又环保,但长途,如果不考虑那些潜规则,沉浸在虚假的高大上里,结果恐怕就是半路崩盘。

我信了新能源车好的说法买了一辆,结果为了长途回老家遭遇了充电桩故障和续航不足的困扰,才明白省钱背后隐藏的风险和不便-有驾

倒不是说新能源车不好,就是这次让我彻底明白:要是真的想回老家,还是得准备油车。噢,也有朋友提醒我:你那次算小样,别说一公里几分钱,那只是估算,实际可能不到百分之三十的续航是正常的。我也没细想过,可能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太自信,总觉得车能跑到,结果反而成了车差点成冰雕。

我还记得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标记了到达每个充电站的时间和状态,真是像做任务一样严肃。然后,心里一直在问——车到底是真的省钱,还是用折磨回报你?这大概和买车的初衷不太一样。有时候,钱省不了,反而花更多了。

唉,也是。现在我还能用新能源车,市区上下班方便又实惠,但下一次长途回家,我可能要提前排片,争取再不被半路卡壳。你们觉得,新能源车长途到底值不值得?我倒觉得,有时候还是得结合实际需要来看。

(这段先不回头)

我信了新能源车好的说法买了一辆,结果为了长途回老家遭遇了充电桩故障和续航不足的困扰,才明白省钱背后隐藏的风险和不便-有驾

这次跌了一跤,似乎也给我敲了个提醒:新能源车虽好,但别只想着省钱,安全、舒服,才是根本。你们呢?有没有哪次用新能源车,让你们觉得虽然省钱,但真是操碎了心?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