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再下一城!红旗汽车宣布与华为深度合作,这可能是今年汽车圈最重磅的消息之一。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代表品牌,红旗选择与科技巨头华为联手,背后究竟有哪些考量?
红旗这个品牌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地位。从建国初期的阅兵车,到如今的国家重大活动指定用车,红旗一直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最高水准。但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浪潮,这个"共和国长子"也感受到了转型压力。
8月22日,财联社爆出消息,红旗将在明年推出的"红旗9系"车型上采用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华为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都将出现在红旗的新车上。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次合作采用的是HI模式,红旗仍然掌握着主导权。
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实力有目共睹。问界、智界等品牌的成功,证明了华为技术能够帮助传统车企实现华丽转身。这次与红旗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合。红旗有深厚的造车底蕴,华为有领先的智能技术,这样的组合确实令人期待。
从销量数据来看,红旗今年上半年卖出了22.5万辆,表现相当不错。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销量主要来自中低端车型。红旗虽然也有售价百万的豪华车型,但市场表现并不理想,比如"金葵花"系列去年只卖出1100辆。
在智能化方面,红旗自主研发的"司南智驾系统"目前仅支持L2级辅助驾驶。相比新势力车企的智能驾驶技术,确实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红旗选择与华为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华为这边,8月25日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堪称汽车界的"春晚"。一口气发布了6款新车,还请来了刘亦菲站台。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改款的智界R7和S7,以及全新的问界M8。
智界品牌最近经历了一些波折。由于华为和奇瑞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分歧,导致智界S7上市初期遭遇交付难题。后来双方调整合作模式,让智界品牌独立运营,情况才有所好转。这次发布会后1小时,新款智界就收获了5000个大定订单。
问界M8的表现更加亮眼,发布会后两小时大定突破7000台。这再次证明了华为在汽车市场的影响力。从赛力斯的成功转型就能看出,与华为合作确实能给车企带来质的飞跃。
赛力斯的前身是小康股份,原本主要生产几万元的A级车。2021年与华为深度合作后,推出的问界系列一炮而红。2023年营收突破1451亿元,净利润近60亿元,实现了惊人逆袭。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去年以25亿元将问界品牌出售给了赛力斯。这符合任正非"华为不造车"的战略定位。华为更愿意做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而不是直接造车。
红旗选择与华为合作,是看中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已经装车超过100万辆,技术成熟度有保障。对于红旗来说,这比自己从头研发要高效得多。
从实用性角度看,搭载华为系统的红旗9系值得期待。华为的智能座舱在人机交互方面表现突出,智能驾驶系统也在不断升级。这些都能显著提升红旗车型的科技感和用户体验。
但也要看到,豪华车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红旗9系不仅要面对BBA等传统豪华品牌,还要应对蔚来、理想等新势力的挑战。华为技术的加持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看产品本身的综合实力。
目前来看,华为与车企的合作主要有三种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华为inside)和智选车模式。红旗选择的是HI模式,这种模式既能让车企保持主导权,又能获得华为的核心技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