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人生有三大错觉:手机在震动,前任会回头,国产新势力卖车会赚钱。前两个纯属自作多情,第三个?只能说,小鹏老板的发际线和毛利率都在努力往上爬,可惜都还没爬过那根名为“扭亏”的高压线。
据媒体报道,小鹏又端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销量、营收一个劲儿地往上涨,看着像是要飙车进福布斯榜,实则下脚绊了自己一跟头——每多卖一台车,亏得前额头发又往后脱一厘米。你以为卷到巅峰是为了赚大钱?那还是你太年轻!在中国卖电车,这活儿跟倒贴网红似的,能活下来已经是身怀绝技了。小鹏这一季销量达103,181台,上半年一共197,189台,真的,卖得倒比隔壁楼下的炒粉摊还勤快,去年全年销量都膨胀了几圈。汽车市场里这增速多少有点亢奋,草根逆袭总算盼来了上位的机会。
但热闹是大家的,亏钱是自己的。哪怕小鹏一天三更夜班憋方案,财报摊开仍是一把辛酸泪:上半年净亏损11.4亿,倒是比去年那26.5亿少了不少,可以感受到高管团队从鬼门关里摸出了半条命。但细算下来,这钱亏得比爱情伤人——平均每卖一台车还要亏5780元。小鹏老板估计也很苦恼,做车跟做慈善其实就隔了一张财报纸。你见过谁做买卖把亏损做成了技术?只有新时代的互联网造车,能把自己亏出气质,还能吸粉收获仪式感。
不过别急,剧本真正的高能时刻在后头。亏钱卖车能成精,靠“卖技术”小鹏简直要修成正果。2022年,小鹏和大众开始眉来眼去,不知道是不是觉得自家再聪明也得抱抱欧洲老大的大腿。大众还真乐意掏钱,毕竟自家在智能化这块儿“老年痴呆”,需要年轻人点根蜡烛照亮下未来。于是乎,2025年上半年,小鹏通过“技术服务”收了28.3亿元,这毛利率就吓人了——高达60.1%,一张一张毛票印出来,差点没把财务总监激动到失眠。换算下来,17亿的毛利润,小鹏做梦都能笑醒。
什么叫做“车卖得越多,赔得越多;技术卖得越多,盆满钵满”?小鹏硬是用现实给咱们上了一课:干实体的不如送方案的,干送方案的还不如干中介的。以后买车估计不是为了开,而是为了体验技术外包的快乐。
更魔幻的是,双方最近还宣布技术合作再升级,这次要干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听起来就特高大上诡异),不仅给纯电,连燃油和混动都不嫌弃。这下好了,大众彻底为小鹏打工,小鹏光坐着喝咖啡,账面就开始冒油。有人感叹:国产造车终于熬出头了。其实,熬的是美金味儿的咖啡,喝下去心还是苦的。小鹏日进斗金,难掩自己的“技术民工”本色,给资本家打工,就得赚毛利率最高的钱,至于自家车型啥时候赚到钱,那是不重要的事情。
这是技术出海的春天吗?是。但也是自家油瓶子倒不起来的冬天。你以为行业在转型,卖车不赚钱,卖方案才事业有成。可细想想,这一切是不是有点熟悉?做实体真不行,转行做咨询、做PPT,讲故事给投资人听,这才是正道。说不定哪天小鹏也能和麦肯锡抢客户。未来你买台大众,发现开机页面还印着小鹏LOGO,那也不稀奇。
可能只有在当下的国产新能源江湖,才能诞生这种“卖车是障眼法,技术才是康庄大道”的土味黑科技。大家口头上嘴硬说要做车王,实际上都变成技术外包超市。不是自家门口没生意,而是“老外”愿意多掏钱,还不挑剔。卖车就是白给,卖技术才收割。互联网思维下的造车逻辑,愣是把汽车市场变成了app商城,小鹏成了其中最活跃的“插件开发者”。
那些说小鹏会盈利的人,就跟早年等乐视汽车上市的信徒一样真诚。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只要技术服务这块继续发力,四季度转正就指日可待。问题是谁都清楚,卖一辆亏五千,卖十万辆亏五个亿,靠技术养活自己,这算盘打一辈子也难见大钱。聪明人会把技术服务吹出天花板,不聪明的只会抠着毛利率薅羊毛。所以每次财报发布,外界都会感叹一番:“中国制造厉害了”,但大家心里清楚,这活儿干的不是技术红利,是利润搬砖。
更犀利的是,卖技术这套戏大家都在玩。华为早早进来抢了个头功,一把拉着一众车企,光收“鸿蒙装车服务费”都得给自己买上亿条领带。小鹏则像个精明小贩,哪里不赚钱就往哪贴服务单。卖得不是灵魂,是代码和方案。汽车行业最后都成了数字游民,谁的PPT做得好,谁能给大佬讲故事,谁就是王道。
世界荒诞到什么程度?中国汽车行业竞争已不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比谁更会烧钱。用烧钱唤来一大堆流量和关注,最后都成了“卖身”给外资企业换点技术费。新造车这赛道,卖车越来越像是义务劳动:车主中了彩票,小鹏中了头秃,收割的全是投资人的梦想。说起来谁都不好意思。外行看热闹,内行等转型,投资人只关心这毛利率能炫多久。
笑话归笑话,小鹏这份成绩单至少给中国新势力点了盏明灯——把生意做成这样,也算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另类胜利。只是大家都清楚,这盏明灯大概率是电动车的近光灯,不照长远前路,只能短期提提气。明天又得和其他造车新势力卷到地心,从卷价格卷到卷技术输出,最后发现大家都成了服务业。从制造到服务,从卖货到卖笑,新时代的造车也不过如此。
你想看的结局无非是:“小鹏实现盈利,中国车企站起来了!”可现实往往像路灯下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看似够得着,其实只是在原地画圈。人生有时候也得学会自我安慰:虽然卖车亏得比谁都惨,可我们会写代码啊,大众爸爸会付钱啊,我们还能活着啊,那就够了。
所以当你下次路过小鹏展厅,看到销售小哥笑得特别真诚,你别问他挣钱了吗,问就是技术服务好,买车还送PPT,毛利率高得让人想学数学。至于什么时候盈利嘛,反正下个季度财报我们还会再聚首。人生嘛,先笑一笑,再赔一赔,谁让我们都活在技术为王的年代呢?
最后,祝愿各位想靠卖车赚钱的选手早日梦想成真,卖不出去车还可以去卖PPT、卖软件、卖服务。要是真实在不行,其实当段子手也挺好,至少能把自己亏的写成段子,乐呵乐呵地扛过了一个又一个财报季。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