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信不少正在考虑买车的朋友们都被一条消息给刷了屏,那就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政策要有大调整了。
简单来说,以后咱们想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如果它纯靠电跑不了100公里,那么买车时能省下一大笔的购置税这等好事,可能就享受不到了。
这消息一出来,可真是牵动了不少人的心,很多人原本看好的车型一下子就变得尴尬起来。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国家突然觉得插电混动车不香了吗?
还是这背后藏着更深远的考虑?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个事儿从头到尾掰扯清楚,让大家都看个明明白白。
首先,咱们得知道,这次的政策调整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由咱们国家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还有税务总局三个重要部门联合发布的。
他们最近接连发了几个重要的公告,核心内容就是提高了享受税收优惠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门槛。
这里面涉及两个跟咱们老百姓钱包关系最紧密的税:一个是你买车时需要一次性交的一大笔钱,叫做车辆购置税;另一个是买了车之后每年都要交的,叫做车船税。
以前的规矩相对宽松,特别是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包括现在很火的增程式电动车,只要它在纯电模式下能跑超过43公里,基本上就能拿到这两项税收的减免资格。
这个43公里的标准,对于很多每天上下班通勤距离不远的人来说,努努力也够用了,所以很多车企也就照着这个“及格线”来造车。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
国家觉得,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再用过去的低标准来要求,就不利于整个行业继续进步了。
所以,新的“考试大纲”就出炉了。
具体来看,有两个关键的时间点和标准。
第一个,是从2025年1月1日开始,也就是明年元旦起,你想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它的纯电续航里程必须得达到或者超过100公里,才能享受购置税减免。
第二个,是稍微晚一点,从2026年1月1日开始,同样的100公里纯电续航标准,也成了能不能免征车船税的硬性条件。
你看,一个管买车,一个管用车,这两个政策组合在一起,就把插电混动车的技术门槛从过去的“温饱线”一下子提到了“小康线”。
这个新规定一出来,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市场上那些卖得特别火的短续航插混车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亚迪的秦PLUS DM-i 55公里版本,还有吉利旗下的银河L7 70公里版本等等。
这些车为什么能成为爆款?
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极高的性价比。
它们的价格不贵,既能让你体验到电车起步快、行驶安静、用电成本低的优点,又没有纯电车那种跑长途时的里程焦虑,更关键的是,它能上绿牌,还能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
对于很多生活在大城市、受牌照限制的消费者来说,这简直就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可现在,新规定就像一道分水岭,把这些纯电续航在100公里以下的车型给划了出去。
如果这些车型不进行技术升级,那么到了政策执行的那一天,它们就会被踢出享受优惠的名单。
这对消费者意味着什么呢?
就意味着你再买同样的车,可能就要多花上万块钱的购置税,而且每年还得额外再交几百块钱的车船税。
这对于那些主打经济实惠的车型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那么,很多人可能就会纳闷了,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得这么好,销量全球领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高门槛,这不是会影响一部分车型的销售吗?
其实,这恰恰是国家下的一盘大棋,是为了整个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首先,这是为了挤掉一些“水分”,让插电混动车回归它应有的样子。
国家之所以给插电混动车优惠,是希望大家能多用电、少用油,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但现实中,很多买了短续航插混车的车主,要么是家里充电不方便,要么就是嫌麻烦,干脆就把车当成一辆纯粹的燃油车来开,那个小电池和电机基本成了摆设,纯粹是为了上绿牌和免税。
这种情况,显然和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
把纯电续航的标准提高到100公里,就是一道硬性的技术门槛。
100公里的续航,对于绝大多数城市用户来说,足以覆盖两三天的日常通勤了。
这样一来,大家就更有动力去给车辆充电,真正做到“城市里用电,跑长途用油”,把插电混动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其次,这也是在倒逼整个汽车产业进行技术升级。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实现“弯道超车”,靠的就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
如果各大车企都满足于生产50、60公里续航的“及格”产品,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那么我们的技术优势很快就会被别人追上。
现在,政策这根指挥棒一挥,就等于明确告诉所有车企:别再沉迷于低水平的价格战了,赶紧把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研发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效率更高的电控系统上去吧!
只有技术过硬,产品力更强,才能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35%,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基础上,任何一个技术导向的政策调整,都会带动整个产业链向上突破。
最后,从长远来看,这对咱们普通消费者也是一件大好事。
虽然短期内,一些低价车型的选择可能会变少,但新标准下的产品,能带给你更好的用车体验。
一辆纯电续航超过100公里的插电混动车,意味着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大范围地享受到纯电驱动带来的那种安静、平顺和极低的使用成本。
你去加油站的次数会大大减少,每个月实实在在省下来的油钱会更多,这才是新能源车带给用户的核心价值。
所以说,这个政策是在引导市场从过去单纯追求牌照和税收优惠,转向追求真正的产品价值和使用体验。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调整并不仅仅是针对插电混动车。
公告里也对传统的燃油车,也就是所谓的“节能汽车”,提出了更严格的油耗要求。
根据车辆的重量和座位数,对百公里油耗的上限标准也进行了下调。
这传递出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不管你是造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节能环保都是必须要达到的硬指标。
整个汽车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是大势所所趋,谁也不能掉队。
这表明了国家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上的坚定决心和系统性布局,是在为我们更清洁、更美好的未来铺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