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迪亚克这车,你说怪不怪,跟途观L那可是实打实的“连襟”,骨子里流着一样的德意志血液,可际遇愣是天壤之别。
挂个大众的徽标,身价立马上探到二十万档位,一旦换成斯柯达的“飞箭”,立马跌落到十二万区间。
这落差,啧啧,颇有些“同人不同命”的况味。
这着实令人费解。
按理说,师出同门,品质理应旗鼓相当。
柯迪亚克的外观设计也颇具匠心,甚至有拥趸认为更胜途观L一筹。
内饰的堆料也堪称殷实,空间也足够挥霍,配置也算得上琳琅满目,如今的终端优惠更是令人瞠目,简直是跳楼大甩卖。
症结,恐怕就出在那“标”之上。
不少消费者购车,图的无非是个脸面。
大众的金字招牌,开出去自带光环,斯柯达嘛,则显得过于内敛。
你说这年头,内敛有错吗?
当然没有,奈何咱们老百姓就偏爱那份“虚荣”。
设想一下,同样是十数万的预算,一个是“大众”,一个是“斯柯达”,茶余饭后谈论起来,底气自然有所差异。
这好比你去馆子饕餮,同样的食材,盛放在不同的器皿里,价格往往云泥之别。
然而,购车终究是为己所用。
面子是给旁人看的,舒坦才是自己的。
柯迪亚克的“三大件”与途观L如出一辙,驾乘体验并无二致,空间却更为宽裕,配置也更为丰赡,价格却大幅下探,这性价比简直爆棚。
或许有人会嘀咕,斯柯达的保值率不尽如人意。
此言不虚。
然则,保值率这玩意儿,说穿了不过是二手车商的说辞。
你买车是为了代步,而非投机倒把。
倘若精打细算,将省下来的银子用于投资理财,收益或许远超保值率的亏损。
诚然,斯柯达的品牌号召力远逊于大众。
这毋庸置疑。
然而,品牌这东西,有时也颇为玄虚。
纵观那些奢华品牌,溢价如此之高,又有多少真正物有所值?
还不是仰仗品牌光环的加持?
实则,斯柯达的处境颇为掣肘。
它既想坚守德系品质,又想主打性价比这张牌,结果两面不讨好。
在高端市场,它无法与BBA分庭抗礼,在低端市场,又难以与自主品牌一较高下。
这好比班级里的一名中游生,孜孜不倦,成绩斐然,却总被学霸和学渣的光芒所掩盖。
你说他冤不冤?
换个思路,斯柯达的“被冷遇”,是否也折射出我们消费观的某些弊端?
我们是否过于迷恋品牌,而忽视了产品的内核?
是否过于在意他人的评判,而忽略了自身的诉求?
当我们在惋惜柯迪亚克“生不逢时”之际,是否也应该扪心自问,我们自身是否也戴着先入为主的眼镜看车?
是否应该以更为理性、更为客观的姿态来评判一款车的优劣?
或许,唯有当我们真正释怀对品牌的执念,方能发掘柯迪亚克这般的“遗珠”车型。
归根结底,购车是为了让生活更便捷、更舒适,而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虚荣心作嫁衣裳。
话又说回来,淄博那边的柯迪亚克都探底到十二万多了,这价格,还要啥自行车啊!
还不赶紧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