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凯里认识的一个小朋友,25岁。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刷牙后就骑着一辆奇瑞瑞虎8赶到公司。这个车是他用他父母帮忙贷的款买的,花了差不多十万左右吧,说实话,他这收入也就三千,油费撕逼撕逼地占了他工资的四分之一。
他说:油费太高了,开个车都快成负担了。我一听,没敢直接否定,反正他是自己觉得开瑞虎8比较稳,踏实,也不想换。可是油费明显让他觉得不划算。每次加满油,大概六七百块,算上每周大概要跑200公里,虽然也算不上日行千里,但对他来说,感觉油钱像是个隐形的压力。
我曾经跟他聊过,换电车多方便,特别是环保。露一手:你看,顺手就能充电,漏电的概率几乎为零。再说,电车的结构更简单,一箱电能能跑个三四百公里,偶尔跑远也不用担心油耗问题。可是——他摇头说:我不惯,没有油箱的车,感觉不踏实。这其实反映了不少人的心理——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但说真的,要他换成纯电,那油费立马变成零头。按照我粗算,一个月电费大概100块,家用充电桩来了之后,甚至更便宜。也就是说,低到让人有点觉得感情都省了的地步。可是他的矛盾点在这:车子替代了燃油,但我惯了燃油车的感觉。这就像惯了喝咖啡,突然被换成了绿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估算他这个瑞虎8的百公里油耗大约在8升左右(这个估算不是特别精确,毕竟不排除实际会高点或低点,毕竟加注油品不一样嘛)。以每升油7块7算,百公里油钱差不多是62块。以他每月2000公里的驾驶频率,油费大概在六七百左右。换成电车,按每度电0.5元,百公里耗电大概20度,月电费能省一半。
但你说,他会受益吗?或许吧。就是这是否的问题。实际上,很多普通人不会买最完美的车型,只会选自己能接受的。他喜欢享界S9T,炫酷,续航能跑300多公里(都是广告数字,他也没考察多深),价位也挺尴尬,15万左右。即使想买领跑的lafa5,估算它补贴后也得11万左右。你让一个月三千工资的年轻人,掏出这种钱,真是天方夜谭。
我也问了他:买车原来就不只有用,还有面子加自己喜欢。他笑:嗯,买新车我也不是为出门方便,主要觉得自己获得感更足些。可实际上,三千块钱,买辆二手代步车,骑个雅迪电动车,直接开就好。
说到电动车,他的朋友曾说:骑着顺手,不用担心抛锚。但他反问:你觉得一个电动车,能跟燃油车比耐用吗?我这个年纪,也开始琢磨比如换辆纯电车,想想心里就有点堵。主要是担心充电难,续航不稳定,快充点儿又贵。你知道看了不少新闻,有个朋友醉心于特斯拉,路上有人建议他,纯电节省油钱,平时只要在家充电,成本会少很多,但他也说:不过开起来还是不惯,感觉缺少动力的真实感。
我还猜测:没细想过,这电池到报废那天,是不是也得花不少修理费?毕竟,我认识一些修理工,说电池一旦出问题,维修费和购买新的差不多一辆车的钱。其实这个问题我还没深入懂,要是真要换,环境保护就变成了一个账面上的事。你看,国家补贴鼓励换电,也算对环保负责。但车主们是真的考虑到后期维护成本了吗(这段先按下不表)——我知道,很多人还在纠结省油的钱能省多久。
我突然想到,除了油费和充电方便,车子带给人的感觉还真挺复杂。有个修理工跟我说,别看那车便宜,后续折旧快,小破修费倒是挺高。他还笑:你看那些新车,都像把零件拼凑出来的积木,装一装还能跑几天。这让我觉得,路上看到的那些新车中,也藏有不少省心不省钱的玄机。
我还是觉得:重要的不是车硬件本身,而是用车的场景和心态。你,也觉得换车节省油钱算啥?还是觉得开着自己喜欢的车更踏实?对一些人来说,油耗其实不是最大困扰。问题集中在我是不是还愿意接受新变化。若是换个自动驾驶辅助的车,走走停停省点油,算不算更方便?还是说,真的到了拿起遥控器的那天,汽车成为手机屏幕上的一块啊。
反正我现在还在观察,他们的话题永远绕不开未来会不会全换电,但我觉得,很多小细节才是真实的:你开车上班,身边突然有人问:换辆电车,环保又省钱。你会怎么答?我还在琢磨,或许,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会说——最重要的还是,车与你的生活惯契合得怎么样。你呢,有点想试试换电车的冲动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