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搭建技术的巍峨高地
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魏建军带领着长城工业公司,凭借着改装车的前桥和悬架制造技术,以手工拼装的方式打造出了第一批“长城轿车”。
时光飞逝,来到2025年,总投资高达5.1亿元的长城汽车多角度碰撞试验室正式投入使用。
这个试验室占地面积达3.9万平方米,差不多有6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是亚洲面积最大的独立安全试验室。
经过35年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化、智能化、AI技术等领域已经跻身行业前沿,成功实现了全场景全动力布局。
像新一代智慧空间系统CoffeeOS3等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并落地应用。
而且,长城汽车已经连续3年研发投入超过百亿元,在全球七个国家布局了11个技术中心,拥有一支由2.3万工程师组成的强大团队。
2025年上半年,长城集团获得授权专利2962项,其中新能源汽车专利1118项,专利授权总量和新能源汽车专利授权量在自主整车集团中均排名第一。
“生态出海”:拓展全球的广阔版图
2024年,长城汽车对出海战略有了全新的思考,成功实现了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出海”的重大跨越。
今年5月,巴西总统卢拉体验了长城汽车后,对其喜爱有加,长城炮还将在巴西实现本地化生产。
长城汽车巴西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将于今年三季度正式投产,年产能可达5万辆,预计能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
截至2025年6月底,长城汽车已经实现了研、产、供、销、服的全面出海。
其海外销售渠道超过1400家,全球用户数量突破1500万,海外累计销量超过200万辆,并且在多地设有整车和KD工厂。
为了更好地推进海外战略,从2022年开始,长城汽车推行“ONEGWM”品牌战略,积极构建本土化生态。
坚守长期主义:实现稳健的发展之路
上世纪90年代,长城汽车还只是一家小小的改装厂,如今它已经发展成年销超百万辆的大型车企。
2024年,长城汽车营收达到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
今年上半年,其销量接近57万辆,呈“稳中有进”的态势。
长城汽车始终坚守“长期主义”,不盲目追逐短期规模,也不参与无序的市场内卷。
魏建军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长期主义的重要性。
当前,汽车产业格局正在经历重构,这需要车企摒弃“内卷”思维。
相关部门也多次提出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而长城汽车以实际行动专注于产品、技术和生态的发展。
此外,长城汽车启动了“35+计划”来招聘人才,魏建军认为未来的竞争关键会升级为产业生态竞争。
行业佳绩:见证辉煌的发展成就
7月11日,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市场首次实现半年产销均突破1500万辆。
在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中国车企践行长期主义,以创新为驱动,以全球为战略布局,共同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长城汽车经过三十五年的发展,从保定的乡野之地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
《人民日报》的这篇报道,既是对长城汽车发展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一个生动见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