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丨西部红土地
作者丨红土地观察员
在商用车领域,重庆要再次复刻“华为+赛力斯”模式吗?
前不久的上海车展,堪称史上“含华量”最高的车展。
在智能汽车的领域,华为的“技术毛细血管”已经往26个国家近千家参展企业的核心部件中渗透。
但远不止于此。
就在上海车展结束没几天,华为数字能源发布兆瓦超充解决方案。
(图源:华为数字能源)
华为数字能源联合北奔重汽、北汽福田、东风商用车、DeepWay深向、广汽领程、江淮汽车、庆铃汽车、陕重汽、徐工汽车共9家车企共同见证了“超充联盟2.0”发布。
划重点:
基于该平台,华为数字能源联合车企及伙伴,共同定义商用车超充标准。
这次庆铃与华为的合作,参与到了行业标准的定义当中。
而根据官方报道,庆铃汽车已和华为共同研发新一代高效超充重卡——铃界。
这些消息整合在一起,我们发现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科技企业与地方车企的合作,后面可能还藏着更多的信息。
我们今天来深扒一下。
█ 华为携手庆铃
华为向来强调生态联动,这次的“超充联盟2.0”就是典型的动作。
这里就有一个我们很关心的问题了,这次庆铃和华为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目前华为成熟的乘用车合作模式大致分为三种:
智选车模式(鸿蒙智行)、HI模式(Huawei Inside)、生态融合(零部件供应)。
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的问界属于智选车模式,在本届上海车展上,赛力斯问界M8预售订单突破11万,但在华为的深度参与下,一直有车企沦为“代工厂”的舆论声音。
重庆的另一家车企长安汽车与华为的合作则是第二种HI模式(Huawei Inside),也就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在这种模式下,华为提供智驾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车企保留品牌的主导权。
第三种模式则是华为作为零部件供应商,为车企提供标准化零部件。
我们以乘用车合作模式作为参照物的话,庆铃与华为合作的“铃界”,这个名字乍听似乎与鸿蒙智行一脉相承。
但在官方消息,我们发现华为数字能源的定位为“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对于铃界的报道当中也是强调搭载华为超充液冷电池。
可以看出,庆铃与华为的合作应该更类似介于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之间。
事实上,庆铃集团作为重庆市唯一一家市属国有整车制造企业,对于商用车新能源产品的探索也早就开始了:
3月,庆铃联合宁德时代及旗下时代新安科技公司推出全新一代铃坤轻卡,集成高效油冷扁线电机、7合1域控制器等多项行业首创技术;
今年4月,庆铃与金琥合作联合研发推出网联化VAN和小卡,补齐了销量最大的城配物流车型。
2024年,庆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168%,机场牵引车市占率连续24个月领跑行业,在机场、物流等细分领域市占率行业第一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37%,庆铃新能源轻卡市占率跃居行业前三。
但随着新能源的大势席卷而来,不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对于城市来说,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
那就是充电。
█ 超充之城的“野心”
建设“超充之城”,是新能源汽车城市竞争的下半场。
这既是新能源汽车的售后需求,也是万亿级的蓝海。
首先,重庆是一座“超大城市”,到2035年将承载3600万人口。
这也意味着巨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在市场。
其次,重庆是西部的交通枢纽,有大量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自然也催生了丰富的“超充”使用场景。
当然还有政策的支持,重庆在这方面也是早早开始了布局。
2022年发布《重庆市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行动计划(2022-2025年)》,当中提出:
2025年,建成充电桩超过24万个,超快充网络、换电网络寻站半径原则上不超过5公里,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其中,超级充电桩覆盖率超过20%。
到2024年3月进一步发布了《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4—2025年)》,配套出台《重庆市超充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推出全市统一公共超充品牌“重庆捷充”。
该指南提出,到2025年,建成超充站2000座,超充桩4000个的目标。
同年8月,华为来了。
在重庆便捷超充之城建设峰会上,华为数字能源宣布将以全液冷超充技术,助力重庆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便捷超充城市。
重庆便捷超充之城建设峰会现场/图源 华为
9月,华为就宣布携手首批11家与华为生态合作密切的车企携手成立超充联盟(1.0),其中包括:阿维塔、北汽、比亚迪、长城、广汽、合众、江淮、理想汽车、奇瑞、赛力斯、小鹏。
可以发现,超充联盟1.0主要是乘用车领域,而这次的超充联盟2.0则是将商用车也囊括其中。
除了华为,2024年10月,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造访重庆时,也曾提出特斯拉将积极参与重庆“超充之城”的建设。
继车企们先后入局之后,宁德时代、南方电网、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也纷纷布局换电市场。
那时至今日,重庆的超充之城建设如何了?
图源 华为
█ 未来与挑战
根据重庆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全市已累计建成充电桩超过3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3.6万个,个人充电桩28.6万个。
重庆市在建以及建成的超充站约500座,超充桩大约800个,数量规模居于全国前列。
按照重庆打造“超充之城”的计划,2025年内,重庆将建成2000座以上超充站,超充桩将超过4000个。
但是“超充之城”的建设,不单单就是把超充站布到各个地方那么简单。
如何保证如此密集的充电站能够盈利?
如何解决市场上众多超充协议间不兼容导致的浪费问题?
......
我们将持续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