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真是热闹得不行,就跟赶大集一样。
以前咱们买车,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老面孔,什么大众、丰田、本田、日产,闭着眼睛都能数出来。
可现在不一样了,打开手机一看,各种新牌子、新车型,尤其是新能源车,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就在这股大潮里,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老牌合资车企,也开始着急了,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想在新能源这块新地盘上抢个好位置。
东风日产就是其中一个,最近网上到处都在传他们要出一款叫“N6”的新轿车,说是插电混动的,价格可能只要十万块出头,矛头直指现在卖得火爆的比亚迪秦L。
这消息一出来,可把不少想买车的朋友给激动坏了。
但是,这事儿真的像网上说的那样吗?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仔仔细细地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给捋清楚,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首先,咱们得把一个最基本的错误给纠正过来。
网上流传的那个“东风日产N6”,其实并不是这车的真名。
这就像咱们小时候家里人给起的小名一样,“N6”只是一个内部的研发代号。
在今年四月份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东风日产已经正式公布了它的官方大名——日产弈(Epoch)。
“弈”就是下棋的那个弈,听起来就比冷冰冰的代号有文化气息多了。
同时发布的还有一款SUV,叫日产翼(Epic),翅膀的翼。
这两款车,是日产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可以说是他们在中国新能源战场上投下的两颗重磅炸弹,决心很大。
所以,以后咱们再聊起这车,可别再叫“N6”了,得叫它“日产弈”,这样才显得咱们专业。
接着,咱们要说的就是最关键的一个信息乌龙了。
很多文章里都说,这款日产弈是插电混动车,搭载了一台1.5升的发动机再加一个电机。
这个说法,可以说是错得最离谱的地方。
真实情况是,日产弈是一款彻头彻尾的纯电动汽车,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电车”,它压根就没有发动机,是完全靠电池和电机驱动的。
那插电混动的是谁呢?
是它的兄弟车型,那台叫“日产翼”的SUV。
所以你看,这一字之差,性质就完全变了。
一个纯电车,一个插混车,它们的目标客户和竞争对手是完全不同的。
把纯电的日产弈拿去跟插电混动的比亚迪秦L DM-i对比,这就好比让一个篮球运动员去跟足球运动员比谁进球多,规则和场地都不一样,这根本就没法比。
比亚迪秦L的核心优势是超低的油耗和超长的综合续航,解决的是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
而作为纯电动车的日产弈,它要面对的真正对手,应该是像比亚迪海豹、小米SU7、深蓝SL03、零跑C01这些同样是纯电动的轿车。
这才是它所在的“赛道”,也是它未来上市后真正要硬碰硬的“狠角色”。
搞清楚了它的真实身份和对手,咱们再回过头来,好好审视一下日产弈这款车本身到底怎么样。
从外观设计来看,日产这次确实是下了功夫的。
它采用了日产最新的设计理念,整个车头看起来很扁平,很有未来感,贯穿式的灯带和细长的大灯连在一起,显得特别有神。
车标还能发光,这在晚上开出去,辨识度绝对是够够的。
这种设计,很明显是冲着现在国内年轻人的口味去的,完全抛弃了以前日产天籁、轩逸那种四平八稳、偏向家用的感觉,变得更加时尚和运动。
车身侧面是现在很流行的溜背造型,线条非常流畅,配上隐藏式的门把手,看起来很有高级感。
尺寸方面,它的车长超过了4米8,轴距也达到了2米8以上,属于标准的中型轿车身材。
虽然跟同级别的比亚迪海豹接近2米9的轴距比起来稍微短了一点,但我们都知道,日产向来有“空间魔术师”的称号,在内部空间利用率上一直做得不错,所以实际乘坐空间应该还是很有保障的。
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价格。
之前网上猜它十万块起售,这个价格咱们听听就行了,千万别当真。
咱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这是一款合资品牌的中型纯电动轿车,光是电池成本就不低了。
再看看它的那些中国品牌对手,比亚迪海豹的起步价接近18万,刚上市的小米SU7更是要21万多。
日产弈就算再想打价格战,也不可能把价格降到十万块这个级别,那几乎是赔本赚吆喝了。
一个比较理性的猜测是,考虑到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日产急于打开销路的迫切心情,日产弈的定价策略一定会非常有诚意。
最终的起步价格,很可能会定在15万到17万这个区间。
这个价格,既能让它和自主品牌的顶尖产品掰掰手腕,又能体现出合资品牌的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也算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
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个价格,那它在市场上才算是有了立足之地。
总的来说,日产弈这款车的出现,标志着日产这个传统的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的一次重要转型和自我救赎。
它不再固守以前的老路,而是开始积极地学习和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努力去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
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强大。
正是因为我们有了像比亚迪这样强大的本土企业,才迫使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国际品牌,不得不放下身段,拿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来参与市场竞争。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竞争越激烈,我们能买到的车就会越好、越便宜。
至于日产弈最终能不能在中国这个“神仙打架”的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看它最终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