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卷配置,智能化成噱头,超跑秀性能

每次看到有关豪华大七座SUV捷途X70L开启预售的消息,我就想,咱中国消费者到底是喜欢“豪华”,还是喜欢“便宜”?有人说两者都得有,这才叫“有性价比”。10.99万元起的捷途X70L,挂着“磁悬浮、电七座、豪华”这么一堆名头冲上来,你说这车到底该怎么算?我就纳闷,这一满屏的配置介绍,真的是车还是变形金刚了?什么越级性能,什么几十种座椅组合模式,又是通风又是按摩,车里搞得跟客厅一样,谁开个车是想在里面搬家还是旅游?

看着这些,今天真的很想问问:我们到底需要多少功能?车厂给我们堆得越多越好吗?豪华感这事儿,有人觉得是皮革包起来足够——有甲醛没甲醛先搁一边;有人觉得是在路上开起来不抖,坐着舒服;有人觉得车看着够大气,就能给邻居涨面子。现在的车,是恨不得打开后门,老板椅直接把你送到家楼下,还能顺便给你做个全套足底按摩,开个智能冰箱喝个可乐。

接着想问个事:面对那么多实际没用或者一年用一回的“高配置”,我们到底能为这种冗余买单吗?一辆车,做到“安全”“舒适”本没错,顶得住磕碰,坐得住一家老小,全家出行不掉链子,这才是真的“豪华”。剩下那些跟太空舱一样按钮的车内设计、什么氛围灯、水晶控制键,说到底都是把价格往上蹭的筹码,你别不信。20年前桑塔纳开起来憨厚耐用,今天捷途开起来花里胡哨,咱们到底是变得高级了,还是习惯了厂家的套路?

再看新一代智己LS6上市。说句实在话,车圈里只要跟“智能”沾边,宣传就跟神话差不多。本次上市,纯电版和增程版选项多到让人脑壳疼,好像搞不清楚一个号称会“自动驾驶”“有AI语音”的车究竟能智能到什么程度。19.79万到26.99万的价钱,这么多功能,能不能解决大家买车的“恐慌症”?说白了,这车搞了个五十万的配置,顶配电池续航动不动八百公里、综合续航一千五,谁一年跑一万公里需要那么多续航?车上的冰箱、小桌板、柔光美妆镜,你们是真用吗还是觉得有就是好?我看很多人买车,最后用了半年的高端配置,连说明书都懒得翻。

现在的厂商,拼完外观撞脸,开始“内卷”智能化,恨不得把家里的智能音箱、投影仪和冰箱全搬进车里,搞个什么超级增程、智慧四轮转向、舒适座椅按摩,还得加上语音助手提醒你几点开会几点送孩子上学。你说,这车到底是让你开,还是让它帮你开?有些驾驶辅助,设计得和科幻片似的,一边说全场景NOA全国都能用,一边又要驾驶员每次都神经紧绷着盯着,这算谁在代驾谁?都说买车看动力,百公里加速3.48秒是不是非得买了才能在人生路口追悼自己逝去的青春?这些功能是不是变成了噱头,变成了多多益善、少了就感觉亏本的心理暗示?

你别说,厂家的小心思还真琢磨得见深。有的功能上了就得上齐,不然就怕用户来一句“你跟隔壁比起来少了点意思”。谁都想买个“最全的”“不丢人的”,最后车内成了功能冗余展览馆。但到底多少人认认真真在意这辆车的实际驾驶体验和安全保障?结果是口头上说“安全第一”,买车还是得比比谁家的屏幕多、谁的娱乐更智能。

还有这法拉利又发新车了,全新849 Testarossa混合动力超跑。每次看到这些顶级性能机器出来,总有一些人感叹说“梦想又远了一步”,但你仔细想,这些顶级品牌到底是在给谁造车?1,036马力,0到100加速2.3秒,售价随便四五十万欧元起,已经到了普通人连摸都难的高度。那厂商为什么还拼了命出呢?一方面是维持品牌的神坛地位,让粉丝觉得“我的偶像还在冲击机械极限”;另一方面其实是“秀肌肉”,给自家技术拉个高光,底气十足才能让下一步跟风的小弟们敢跟着混。

混动超跑、赛道套件、高级空气动力学,说真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看个新闻、刷下视频已经是消费全部了。没人真正在意这车到底能多快,因为多数老板买了以后停在车库,偶尔拉出来晒个朋友圈,车子的存在本身已是卖弄。性能指标和实际生活关系有多大?你敢说中国大城市能常年用上这样的车?满街限速40码,你看849 Testarossa能“撒得了欢”?

这些高端产品实际上是汽车行业的“精神图腾”,和我们过日子的选择没多大关系。我倒觉得,在大七座SUV和这些超跑之间,普通人更在意的是那句“终身质保”靠不靠谱。这几年新能源车疯狂上市,有些车主还没车开,售后已经变成闹剧;有些宣传得天花乱坠,实际出现问题没人负责。买新车,不怕功能少,怕一出事连修的地方都没有。顶端的法拉利是“秀”,底层的捷途是“用”,咱们的日子还是得脚踏实地。

新车卷配置,智能化成噱头,超跑秀性能-有驾

对了说到现代和IONIQ家族那些概念车,感觉现在未来主义设计已经成了新车标配。车身怎么低趴怎么像素化灯组,前脸怎么能有攻击形都得往上堆。你说这些像素“蛋仔”风格,是设计师真觉得好看,还是拿来参加比赛做个“概念”?很多量产不到的配置,其实是让大家爽一把眼瘾,真上路未必有市场。厂商宣传时都说是“品牌基因”,结果等用户问了,“还没定价,等量产”。这些车,远远地告诉你“我有未来”;短期内看,也就是两三年后变个样子,真上了路还不是变得中规中矩,受得住用、省得了心才好。

最终说到行业监管,六部门联合来一波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你是不是觉得怪熟悉?每个领域只要发展快就必然有“黑公关”“水军”,车圈更是乱象丛生。新车上市,销量一波三折,有些大V逮住一台车就开始“杠”,炒作负面,赚流量,最后发现他们说的都是一边倒的段子。这个行业里,竞争变成了“互黑”,一边是厂家拉踩,一边是粉丝带节奏,最后车还没挂牌,口碑先被轰炸。如果谁都想在网络时代分一杯羹,你说真正买车的人还有谁相信这些“评测”“体验”?你不是活成了流量的韭菜,就是被套路割了产品的韭菜。

这次58部门发通知,要“自查自纠”,要“打击黑水军”,要“强化行业自律”。是不是有效,看后期执行。车圈的舆论生态,本应该大家实事求是、买车看实际,结果现在评论区比拳击场还乱。其实说到底,大多数产品不是靠“黑嘴”成名,全部都是靠质量说话——省心用得住、出现问题有售后、买得起不后悔,不是哪个自媒体说一两句就能决定你买不买。

新车卷配置,智能化成噱头,超跑秀性能-有驾
新车卷配置,智能化成噱头,超跑秀性能-有驾
新车卷配置,智能化成噱头,超跑秀性能-有驾
新车卷配置,智能化成噱头,超跑秀性能-有驾

车厂们,卷配置也罢,卷营销也罢,最后拼的还是谁能让用户少踩坑,买得舒服,开得安心。那些让用户迷惑的堆料,让人烦躁的功能过剩,终有一天会被大家用脚投票淘汰。倒不是说智能化是坏事,是要让每一项“创新”都别离实际太远,不然“设计用来炫技”,“体验都当噱头”,厂商赚的只是风头,用户花的全是冤枉钱。

新车卷配置,智能化成噱头,超跑秀性能-有驾
新车卷配置,智能化成噱头,超跑秀性能-有驾

你说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车?老实说,大多数人只想要一辆安全可靠、用得顺心的车,最好不要骗我,别拿一堆没用的东西说是“豪华”、别把一堆数据说成“第一名”,更别让水军和黑嘴在网上互撕,搞得大家买车都怕踩雷。车是工具,不是秀场,厂商是商人,不是魔法师。买车的人是真有需求,不是为了直播蹭流量。讲到底,汽车圈少点套路,多点真诚,踏踏实实把好车做好,把售后搞稳当,比什么都强。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