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万买SUV,你还会第一时间点开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的官网?现在这思路,可能得稍微刷新一下了。
想想看,以前提到这个价位的家用大SUV,几乎就默认你对“豪华感”有执念,而且还非国外品牌不买。身边亲戚、同事换车聊到40万预算,基本清一色讨论怎么拿下BBA,尔后在朋友圈晒晒大标。可是时间变了啊,国产品牌怎么突然在这里冒了头了?别急,这里面的文章可多了。
你看,今年8月25号,问界M8纯电版落地,价格很“诚实”,从35.98万横跨到44.98万。奇了怪了,这六个配置,就跟之前加油的增程版售价一个模子里倒出来一样。怎么国产自家新品,敢于直接把纯电版价格拉平,不怕被骂割韭菜?要搁以前,谁都觉得纯电路成本老高了,总得贵上几万,比如电池材料涨价那茬事儿,咱可记忆犹新。
这得慢慢说,单看销量,问界M8增程版一年多卖了六万多台。想起几年前啊,这级别里头,合资铁三角才是马路霸主。回头再看问界蹿升,一下子成为新宠,连售楼部门口都能看见一排问界,大有“电动新豪华”的即视感。这局面,让人迷糊——难道中国人对豪车的情结,现在变了?
一直以来,四十万级大型SUV曾被外国佬占了绝大多数的地盘。说实话,奔驰GLE、宝马X5这些车朋友们都耳熟能详,连想象换车也得先对着这几个字母过一遍脑海。而现实摆在眼前,问界M8这种国产新贵卖得飞起,把BBA干了个措手不及。
大家都爱问:凭啥?难不成咱国产,真比合资香?
产品本身硬核才是真的原因。你瞧,轴距三米五,说白了,腿再长也能躺平;后排可调座椅,还有一键放倒,两米大汉拉货接娃都顺手。平时,谁家不是主打一个空间利用率?搞笑的是,前备箱如今也成了新战场,149升容量搁行李、充电线、露营帐篷,实用得不行。这些小心思让老司机都直呼有点意思。
智能体验这块,国产做得狠。车机流畅、语音操作、APP联动这些配置不再是“锦上添花”,基本成了刚需。有的进口车高高在上,冷冰冰一堆按键;问界反手就是一句“我想开窗”,空调、音乐都给安排上。让人忍不住想吐槽:“合资是不是还停留在诺基亚那个年代?”
再聊聊价格和技术策略。问界纯电这次“价格对齐”增程版,明显胆子大,不怕和自己“抢单”。两者并驾齐驱,反倒让用户捡了个便宜。毕竟,很多人觉得纯电虽然香,可高出来那几万让钱包犯愁。如今价差被抹平,消费者没有顾虑:省油省心、后期保养还省钱,谁不乐意?难怪有新能源“老司机”感慨:“现在厂商为搅局,已经不要脸地内卷了。”
别看进口大牌历史悠久,在新能源领域反倒有些追不上。像宝马iX3、奔驰EQC,销量一个比一个惨,根本没有往日那种“推开门就有人抢着买”的盛况。问题其实很简单:一是续航短,二是充电慢,三是智能化完全不在同一层次。消费者花大价钱,图个省心,但这些外来的孩子真没法让人安心,跟不上节奏,怎么竞争?
问界纯电的“底气”,一大半还得归功于华为硬核技术支持。最新一代智驾辅助系统,什么车道保持、更聪明的自动泊车、充电桩地图全搞定。配合国产供应链效率,电池安全做得厚实,充电网络分布越来越密,跑高速不再焦虑“怎么半路就趴窝了”。这帮外国顶流想临时抱佛脚,还真有点追不上。
说来也巧,身边还真有不少案例。有个同事,家里老爸本来说好要买雷克萨斯RX,结果走进展厅,被问界M8纯电那一大块巨幕屏、电动调座椅和超静音体验勾住,最后一琢磨,这车里里外外全是家用派对配置。不论空间、安全、经济性,感觉全体贴。现在买车,真变成了对“科技感”的背刺,而不是单看个大标。
配置卷到头,充电也跟着上天。问界支持新国标,去哪儿都能找个桩补能,时间还不拖沓。再对比以前进口新能源车,接口还得找转接头,堪比“充电找对象”,生怕临时掉链子。如今,长途出行少了许多糟心事,一键导航最近快充,谁还去担心“电动焦虑症”?这波新体验,可真是碾压式的。
不能忽略一点,国产高端品牌“从边缘到主流”这条路,真得感谢市场倒逼下的进化。你要是去年告诉我,身边三分之一的朋友会考虑问界、比亚迪这些新势力,我大概率会怀疑你喝多了。毕竟,“高端”俩字,从国产嘴里说出来,一度让人觉得有点“自我感动式营销”。可看看现在,店门口、楼下停车场、甚至周末自驾营地,国产高端的出镜率直线上升。“豪华”不再是舶来品,“体验”成了更值得入手的理由。
销售那边反馈更直观。提起店里试驾展车,恨不得天天要从里到外擦两遍。来看车的人八成都要先用一遍语音操作,有些中老人甚至比年轻人还迷上了智能功能。常见客户是带着家人来的,问界的六座布局、后座弹性调节这些细节直接拿捏了家庭市场。说到底,“大家用得顺心才是真的好”。
车圈人私下都说,选国产高端,变成了“潮流”。十年前你说这样的话,很容易被笑话不懂车。可现在,你还在迷信外国大牌,反而得担心是不是观念有点老旧了。问界M8直冲销量榜,逼得老牌车企晚上睡觉都打呼噜。这压力感,估计只有被追着卷过的懂。
其实更有意思的是,这股“国产热”既和产品力有关,也和现实观念换代离不开。年轻家庭看重性价比和体验感,年纪大的顾着空间和安全,中年人精打细算维护保养,总之一个共同点:“现在花钱得要物有所值”。问界其实就是踩在了这些点上,所以能突破旧有壁垒。
推着市场往前跑的,从来都是消费者的新需求。有人说,新能源不是灵丹妙药,可现阶段谁有更聪明的解决方案,谁就能分一大杯羹。问界这次产品和战略的“叠加”,基本就是打了一辆漂亮的组合拳:价格不搞噱头,技术用得扎实,体验和服务也不输老外。“外表是国产,骨子里比豪车更懂中国人。”有点自夸,但也不算说大话。
大胆点猜测,该不会以后国产高端和合资会有你死我活的竞争?其实也未必,市场永远有分层,但国产品牌摸到高端门槛并且大卖,这是以前根本没敢想的局面。今天我们看到街上的“问界”,明天远不止是国产的胜利,更是一种用户认知跃迁的结果。
就这波趋势看,谁还敢说国产玩不了高端?你说会不会将来有更多人不带犹豫地上国产电动豪华,身边朋友都来了句“哪个充电方便,哪个空间大,哪个买单”?豪华二字不再点金进口,也不再自带光环。感慨一句,时代真的彻底变脸了。
如果说以前四十万买车就该选洋货,那今天这观念,就像老版手机翻盖机一样,早该进历史博物馆了。
大家觉得,问界M8这种自信上市,会拉开国产高端和合资豪华的大对决吗?还是说高端之路依然艰险,欢迎留言一块掰扯掰扯。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