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会喜欢买新车我家奇葩老公就不一样了他喜欢买二手车"这是我闺蜜最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吐槽。 她老公坚持认为车只要一买来就开始贬值不像房子能升值。 可闺蜜心里直犯嘀咕:二手车就像前任留下的旧物谁知道它有没有暗病? 哪怕价格便宜好几万那份担忧却成了心病。
其实新车和二手车的选择没有绝对对错关键看你究竟图什么。 新车开回家崭新亮眼配置都是最新的安全技术也走在最前面像自动刹车、车道提醒这些功能对刚拿驾照的人特别友好。 而且新车全程享受厂家质保开上五六年基本不用操心维修。 代价也明摆着:价格高不说开出4S店第一年车价就能掉15%-20%相当于一启动就蒸发了几万块。
反观二手车最大吸引力就是性价比。 同样10万块买新车可能只够入门款买二手却能开上中高配甚至豪华品牌。 更别说省了购置税光这一项10万的车就能少花8500元。 保险也便宜不少旧车保费比新车低20%-30%。 而且它贬值慢开两年再卖亏的钱比新车少得多。 新手练车更实在蹭了不心疼磕了不肉痛。
二手车的水确实深。 市场里藏着不少“化妆”过的车:调表车、事故翻新车、泡水修复车甚至还有租赁公司的退役车。 有个真实案例有人花20万买了辆二手凌志结果开3天就被通知报废车以前是租赁车实际寿命只剩3年买家根本不知情。 这种坑新手单枪匹马很难躲过。
所以关键不是该不该买而是怎么买。 如果你预算充足、打算长期用又特别在意安全技术更新那新车确实省心。 要是预算紧或只为过渡记住三个原则:选正规渠道、查三道记录、做专业检测。
正规渠道比如品牌认证二手车店、大型连锁车行或4S店官方二手车58%的消费者仍然通过线下车商买车这些渠道车源相对透明合同也规范。 千万别因小便宜找私人或非正规车商交易证件不全的车后患无穷。
查记录是避坑的关键一步。 先看4S店保养档案确认真实里程;再查保险出险记录排查事故;最后调交管局档案核实手续合法性。 这三板斧下来车的历史基本能摸清。
专业检测现在也越来越普及。 41%的消费者要求买车必须带检测报告第三方机构比如查博士、车业宝甚至提供“错检赔十”的保障。 花几百块请师傅用设备扫一遍底盘、读一遍电脑数据泡水、大修、发动机暗病藏不住。
车龄选择也有讲究。 想平衡省心和省钱可以瞄准“次新车”车龄2-3年、里程6万公里内。 这类车折旧率已过20%的陡坡车况稳定很多还在原厂质保期内开起来几乎接近新车体验。
从数据看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二手车。 今年上半年全国卖了957万辆二手车比去年多了18.7万辆尤其新能源二手增长飞快单月交易量突破11万辆。 像广东、江苏、浙江这些经济强省买二手车的比例更高。 这说明一个趋势:车终究是工具精明的人更在意实际价值。
说到底选车如选鞋。 有人要崭新锃亮不嫌贵有人图舒适合脚性价比高。 闺蜜老公这类“二手党”未必是抠门只是更理性地算清了经济账省下的钱带家人多旅两次游比面子更值。 而坚持买新车的也未必是浪费那份踏实和愉悦同样珍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