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利润暴跌,员工罢工推迟裁员,奔驰自愿遣散3万人全线减薪
转型电动车遇阻,去年大众罢工协议难挡成本压力,工厂产能锐减70万辆
欧洲汽车失守技术优势,官僚掣肘电池供应链,行业呼吁稳住增程式就业
保时捷三季度直接亏了9.66亿欧元,折算下来就是80亿人民币,查账也只能找到4000万欧的销售利润,还不如以前的零头。最近一周鲜有德国车企能报出好消息。奔驰最近开始实行“自愿遣散计划”,让3万员工自愿离开,熟悉的伙伴握手告别都挺感慨。这个委婉的裁员背后,是奔驰上半年各项数据几乎全线下降。营收663亿欧,税后利润27亿欧,和去年同期对比,不止业务缩水一大截,还跌了55.8%。在法兰克福的车行里,连宝马技师都说:“今年大家都紧张,生怕轮到自己被劝退。”宝马税后只拿到40亿欧,跌了29%。大众更是上半年税后仅剩44.87亿元。据说,几十年没人见过德国汽车圈子这样萎靡。
去年大众员工的罢工到现在都是车厂里常被提起的话题。那场动静很大,工人们反对关厂,结果围堵了整整9个月,最后和管理层谈成协议。大众不用关工厂,但未来2030年要裁掉3.5万人,预计节省150亿欧元,两边都心有不甘。原本工会希望加薪7%,但最终定下来的是暂停2025年和2026年每年5%的工资涨幅,还要把产能减掉70万辆,“感觉好像水都要快没了还得喝慢点,”有个工人聊天时这么形容。看了合同细则,大家心里其实不是很踏实,尤其是资深员工,“就是不关厂,气氛还是凉。”
德国汽车业在工业体系里的分量,不用多说。凯投宏观的数据显示,德国制造业里汽车占了20%,制造了6%的GDP。有人说欧洲的福利、大部分就业都要靠汽车产业撑住。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也挺扎实,1360万人靠汽车行业吃饭,每年提供4147亿欧元税收,而且这个行业占了欧盟研发总额的34%。甚至欧洲钢铁行业的250万个岗位,在很大程度上也要看汽车制造能不能撑得住。难怪在汉堡,钢厂的职工说:“我们和福斯工厂是邻居,他们不行了,钢铁也稳不住。”
其实德国汽车的问题,早在2017年销量就开始往下拐了。大众、宝马、奔驰每年的数字都在掉。去年前九个月三家的税前利润都已经跌了三分之一。要是这样跌几年,德国汽车那副“老店”模样保不住了。讲到原因,大家都能列出来一堆:俄乌冲突导致能源贵,美国关税又挤利润,再碰上中国新能源车冲进来,一下子就打乱了节奏。归根到底,还是转型失败。2015年大众爆出排放丑闻,挨了巨额罚单,之后德国和欧盟就决定淘汰燃油车,全力转向电动化。
那几年德国车企不惜砸钱,数千亿欧用在研发电动车、改造生产线。有人记得国内也差不多是那时候搞新能源汽车,但十年过去,看看账本,欧洲车企成绩真是没啥让人骄傲的。燃油车因为经济、市场原因持续下滑,电动车还没起色,不得不继续往里砸钱,收入和利润一起掉。业内的人形容:“工资还得照发,研发不停花钱,但车就是卖不出去。”这阵子真能感受到,德国汽车可能正经历一场技术、成本、贸易上的“完美风暴”。
现在德国车企的“锅”,竟然没人愿意只背自己公司的。制造商协会、金属工业协会、汽车工业协会都说,最大麻烦其实是官僚主义过头。“这事听着像吹牛,但真是头号难题。”电动车的突破不只是电池,政策配套也很要命,比如充电桩怎么建、买车补贴发不发。德国想自己努力,但基础设施、供应链动静得在全欧洲范围内搞。偏偏欧盟就是个“散装经济体”,各国不协调,买不起电动车的不少。法国在2023年撤了购车补贴,立刻在欧盟里连锁反应,德国的车企一下子压力山大。
电池供应链的事更扯,德国和欧盟死活认准要自建供应链,不靠亚洲。这就涉及矿产等原材料,现实又难,想得挺好,做起来每一步都掣肘。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承认,“这些既定目标还远远没实现”,2035年前很难把欧洲电动汽车转型搞定。最近行业协会也呼吁“能不能先专注插混动力、增程式,稳住就业”。这几年没少开内部会商量,大家都说先稳人。
不避讳说,这10年德国及欧洲汽车行业的最大变化,还得归中国新能源车的崛起,“上班族讨论电动车,都把中国车拿来对比”。如果没有中国车,“德国还能像以前那样慢慢搞转型,业务萎缩一点还能扛”。但现在利润都没了,成本压力一天比一天重,车企、零部件供应商都怕在德国开新厂风险大。2023年德国汽车业每小时人工成本是62美元,而葡萄牙才20欧元,俄罗斯乌克兰打仗又让能源涨价,2024年德国能源价格到顶,说白了,大众只能硬着头皮节省成本、裁员就是不得已为之。
波鸿汽车研究中心的杜登霍夫博士在采访里说过,“德国最大的问题就是竞争力不足,不仅是成本,还有新技术跟不上。”他说中国已经成了电池、数字化技术的创新中心。现在德国汽车厂是真正进退两难,未来电动化是主流,但收入、利润递减,技术追不上,感觉离苦日子没多远。
如果你在德国车企上班,最近遇到降薪或产能调整,务必关注公司发出的通知,及时学习相关转型知识,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你周围的工厂有没有裁员或转型的经历?可以分享下具体细节,让同行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