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深蓝L06和吉利帝豪同日上市。深蓝L06以13万多的价格搭载了3纳米芯片和50英寸抬头显示,而吉利帝豪以6万出头的定价配备了魅族车机系统。这两款车看似定位不同,却共同指向一个趋势:燃油车正在用智能化配置打破“廉价=低配”的固有认知。
燃油车智能化反击的底层逻辑
一汽奥迪提出“无论燃油或电动,用户均可享受同级智能体验”其燃油车型搭载的E³ 1.2电子电气架构已支持L3级自动驾驶和5G车联网。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传统燃油车国内销量达1114.3万辆,同比增长0.6%,扭转了去年下滑的局面。燃油车仍占据近50%的市场份额,智能化成为守住基本盘的关键。
技术突破是另一大驱动力
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指出,燃油车通过升级48V轻混系统和大容量电池,解决了高功耗智能硬件的供电难题。2026年,燃油车将以“几何级速度”普及中高阶智驾。例如,大众途观L Pro搭载大疆车载双目视觉方案,实现了城区道路智能避障,奥迪A6L燃油版在自动泊车、车道保持等场景的表现与蔚来ET7差距不足10%。
自主品牌如何用“技术降维”改写规则
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成为燃油车智能化的主力。吉利推出“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在星瑞、星越L等燃油车上搭载Flyme Auto车机系统和L2级辅助驾驶。
2024年,吉利燃油车销量逆势增长14.4万辆,证明智能化改造的市场潜力。奇瑞的“中国新燃油”战略则聚焦行车、泊车与安全三大场景,瑞虎9X搭载高通8255芯片和猎鹰500智驾系统,支持城市领航和高速NOA功能。
合资品牌同样加速转型
一汽-大众推出“燃油车三步走”智驾路线图:从L2级辅助驾驶过渡到高速NOA,最终实现城区智能驾驶。全新一代速腾L上市首月销量达3.32万辆,环比增长86%,其15英寸2K悬浮屏和IQ.Pilot辅助驾驶系统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卖点。
新势力的盈利困境与差异化应对
面对燃油车的智能化反击,新势力车企集体打响“盈利攻坚战”。2024年,理想汽车以1445亿元营收稳居新势力榜首,净利润同比下滑31.9%,小米汽车首年营收328亿元,毛利率超越特斯拉,但仍净亏损62亿元。高研发投入是亏损主因,理想汽车2024年研发费用达111亿元。
为求生存,新势力采取差异化策略:理想双线押注增程与纯电,布局5C超充网络,蔚来豪赌换电生态,零跑聚焦10万-20万元市场,通过整车制造与Tier1业务“双轮驱动”。2025年1月,小鹏凭借平价车型MONA M03的1.5万辆月交付量反超理想,成为新势力销冠,但仍未摆脱亏损。
市场格局重构:油电共进与消费平权
燃油车与电动车的竞争焦点从动力形式转向智能体验。2025年,20万元级轿车市场成为主战场:比亚迪汉DM-i凭借3.8L/100km亏电油耗和激光雷达智驾系统,三个月销量破10万;而大众帕萨特通过L2+级辅助驾驶和双屏内饰守住传统用户。
消费需求日益分化。J.D. Power调研显示,都市通勤族更看重辅助驾驶,驾驶爱好者则追求智能系统对操控的提升。日产天籁PLUS作为燃油车首次搭载华为鸿蒙座舱,语音交互和OTA功能使其从“移动沙发”升级为“会说话的沙发”零跑Lafa5以10.58万元价格配备激光雷达,将高阶智驾下沉至10万元区间。
智能化出海:燃油车的新战场
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表示,海外市场燃油车份额近80%,但电动化转型缓慢,智能化需求旺盛。上汽奥迪A5L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配备32个传感器和激光雷达,支持城区领航辅助,成为全球首款华为高阶智驾燃油车,为进军欧洲市场铺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