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新款首发,舱内激光视觉方案实测体验
前几天在群里瞎聊,有人突然问我:“你说华为这次又要搞什么花样?新问界M7到底上了啥黑科技?”其实我也没太关注,直到邻居老李去试驾回来,跟我念叨,说车里藏了个“看不见的激光雷达”,还不是那种顶上鼓包的。我一听,这事儿有点意思。
之前M7一直算鸿蒙智行的销量担当吧。身边几个开老款M7的哥们都挺满意,就是偶尔吐槽智能驾驶不如隔壁家的高配。现在换代,新平台架构一出来,技术直接拉满——据说192线激光雷达、还有啥Limera舱内激光视觉,一堆名词把销售小妹都整懵了。
但这个Limera舱内激光视觉真是头回听说。那天修理厂师傅张哥顺嘴就提了一句:“你们这些电车啊,又开始玩花活儿了,这玩意能不能真顶用?”他还补充一句,“以前凯迪拉克展台上摆过类似东西,不过具体咋用谁知道。”查了一下资料,好像2025上海车展的时候这套方案第一次露面,现在才量产到市面上。
简单讲吧,以前大家熟悉的是装在车顶上的转镜式半固态雷达,不管是禾赛ET25还是ATX,都得考虑噪音和玻璃信号衰减问题。有一次朋友家娃坐后排睡觉,被那个雷达工作时的小嗡嗡声吵醒,还以为有虫子钻进来了……后来不少品牌就琢磨怎么藏起来,要么塞进大灯模组,要么像凯迪拉克VISTIQ那样放挡风玻璃后方。但毕竟这种做法会影响视野,而且特制玻璃成本死贵。
Limera这个东西呢,据说就是把主动扫描和图像处理合二为一,小巧得很,可以塞在前挡风和后视镜之间那个感知模块里。这样既能探测远距离障碍物,也不会破坏外观美感。我亲戚买Pro版的时候还纠结半天,就怕外面多一个鼓包显得丑,现在倒好,连Ultra版用户也不用担心辨识度问题,两边兼顾安全和颜值。
不过别误会,这套舱内方案不是拿来替主雷达用的。维修师傅常挂嘴边一句话:“副业干不了主业!”性能肯定比不上主力,但胜在功耗低、几乎没噪音、成本可控。据销售介绍,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还是靠Ultra版上的大件,全固态才是真正城区NOA那些功能保障。这种Limera主要是给非高配车型兜底,用来提升主动安全能力——尤其夜晚遇到小障碍物,比如30厘米高的小石墩,在100km/h下刹停表现不错(群友自测,说是真的)。
行业八卦插一句,其实现在各家技术路线分两派:华为理想极氪零跑这些喜欢加各种传感器,包括毫米波超声波;小鹏已经偏向纯视觉;特斯拉更极端,只剩摄像头,看马斯克吹牛皮也是乐呵。他总觉得人眼机制最靠谱,但维修圈普遍观点还是“冗余越多越保险”。Robotaxi运营车辆基本都有好几个激光雷达硬件(除了特斯拉),就是怕出事没人兜底嘛。
顺便提个冷门配置,我表弟去年买了一辆国产某品牌SUV,上面装的是超薄型座舱集成式毫米波模块,他本来以为可以自动避让路口电瓶车,可惜实际效果一般,经常误判塑料袋或者水坑成障碍物,每次都被导航语音吓一跳。这类体验跟传统单摄或纯视觉系统差距挺明显,所以最近他打算再看看带有新型混合传感器的新车型,看有没有改善空间。
养护方面倒也省心,据维修师傅张哥讲,这种体积小巧且无活动部件的新型传感器理论寿命长,不容易坏。不过如果哪天需要更换,一定要注意原厂配件匹配,否则信号校准麻烦死个人。他还提醒别贪便宜找路边摊修,因为调试参数复杂,“随便弄一下以后可能白忙活”。
最后碎碎念两句,有些微信群里的老司机觉得未来辅助驾驶一定会走向“软硬混搭”,高中低版本齐飞,多一个选择总归不亏。不少10万级入门产品已经开始尝试这种简化版方案,也许哪天二手市场淘到带Limera配置的小众车型,还能当个谈资吹嘘两句。“哎,你这车有隐藏式‘眼睛’啊?”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参考微博、电车通及现场销售人员口述,如需深究请自行查证官方渠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