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给汉DMI加长续航这事儿,本身就是一个行为艺术。就好像一个修仙小说里卡在瓶颈期的哥们,想不出什么新招,只能疯狂磕丹药,把自己的法力池硬生生给撑大。你问他战斗技巧呢?身法呢?他说,别问,问就是大力出奇迹。所以,当汉DMI顶着一个更重的电池包,晃晃悠悠地走上台,宣布自己纯电能多跑一百公里的时候,底下的人都欢呼了,觉得续航焦虑这个心魔终于被斩了。但讲真,这根本不是斩妖除魔,这是请鬼入瓮。
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被撑大的法力池,也就是电池,它重啊。1.9吨变2.0吨,听起来就是加了个胖子,但对一辆车来说,这是原则问题。这意味着你每一次踩电门,都是在进行一场小型的举重比赛。能耗这个东西,就像中年人的血脂,平时看不见,一体检就吓一跳。你开个一两万公里可能没感觉,觉得电费便宜,666。等你开到五万公里,把账单拉出来一看,坏了菜了,多出来的电费都够你吃一年猪脚饭了。这不是省钱,这是用一种更“赛博朋克”的方式在烧钱。比亚迪不装了,摊牌了,就是要用你的电费,来填补它在技术上不想动脑子的坑。
然后就是那个怀挡,我愿称之为“方向盘天条”。这玩意儿被吹得神乎其神,好像手不离开方向盘,你就能直接开进三体人的舰队。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这玩意儿是反肌肉记忆的。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中年人,闭着眼睛都能摸到档把,那种踏实感,是电子产品给不了的。怀挡呢?你得低头看,得小心翼翼地拨,生怕力气大了直接把它掰断。更容易误操作,尤其是倒车揉库的时候,手忙脚乱,一不小心就挂到N档,车子一溜坡,典中典就上演了。更别提修起来的价格,换个电子档把几百块,这个“天条”坏了,没个千把块下不来。这不是高科技,这是高科技税。
再说说那个隐藏式门把手,这东西简直是汽车界最不务正业的发明,没有之一。为了那零点零零几的风阻系数,牺牲了可靠性、安全性和便利性。简直就像是为了让手机薄0.1毫米,直接取消了耳机孔一样愚蠢。好看?是好看。但当冬天门把手被冻住弹不出来,你像个傻子一样在车门外抠半天的时候,你还觉得好看吗?当发生碰撞,救援人员因为这个“先进”的设计打不开车门,耽误了黄金救援时间的时候,你还会觉得它降低的风阻很有意义吗?这玩意儿根本不是门把手,它是一个随时可能失灵的“任意门”,能不能打开全看缘分。给我一个结实耐用的传统门把手!就这么简单个事儿,怎么就没人懂呢?
还有那个中控冰箱,我一开始还挺期待的,觉得夏天能喝上冰可乐,美滋滋。结果拿到手一看,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哪是冰箱,这他妈是个“饮料停尸间”。空间小到只能塞进两瓶矿泉水,稍微胖一点的瓶子都得硬挤。它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你享受生活,而是为了让你在看配置表的时候,能看到“车载冰箱”这四个字,然后产生一种“我赚了”的错觉。实际上,它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让副驾的女朋友放她的口红。这玩意儿还不如我自己花两百块买个车载冰箱实用,至少那个能放下一整只烧鸡。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绝对没有这个冰箱的设计蠢。
最后,后排座椅没通风加热。汉,一个五座轿车,后排大概率是要坐人的,可能是你的家人,你的朋友。夏天还好,冬天呢?北方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坐上去,那真皮座椅就像一块万年玄冰,寒气顺着尾椎骨一路往上冲,直接给你来一套“金钟罩铁布衫”的物理体验。我记得我爸那辆老桑塔纳,冬天坐后排的皮椅子就是这种感觉,没想到二十多年过去了,二十多万的车,还在复刻这种痛苦。比亚迪可能觉得,后排乘客的屁股不值得被温柔以待。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反正别想舒服。
所以,说了这么多,这车是不是就不能买了?恰恰相反,我觉得它可能会卖得更好。因为在这个掀桌子的时代,所有人都疯了。当你的对手还在纠结怎么把蛋糕做得更精致时,比亚迪选择直接把餐厅给爆了。汉DMI长续航版,就是它扔出来的炸弹。它用一个巨大的、不计成本的续航,掩盖了所有细节上的粗糙和不合理。它的逻辑就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它知道,大部分消费者在“续航多一百公里”和“后排屁股冷”之间,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这种产品思路,不讲道理,但极其有效。它不是在造车,它是在打一场闪电战。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