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将在阿根廷追加投资1.7亿美元用于生产混合动力车Ranger

点击关注不迷路

福特将在阿根廷追加投资1.7亿美元用于生产混合动力车Ranger-有驾

福特在阿根廷投下1.7亿美元,要造插电混动Ranger皮卡。

这事听起来好像只是又一家车企在海外建厂,但如果你稍微多看一眼,就会发现,这背后藏着一整套关于全球汽车产业、资源布局、政策导向和市场变化的逻辑链条。

阿根廷,这个南美洲国家,过去几年在国际新闻里常常和经济危机、货币贬值、债务违约联系在一起。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它正在悄悄变成一个汽车制造的重要节点,甚至被一些人称为“拉美的底特律”。

福特这次追加投资,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一步踩在了趋势的节拍上。

先说说Ranger这款车。

Ranger是福特在全球多个市场都卖得不错的皮卡,尤其在南美、澳洲和东南亚,口碑扎实、皮实耐用,既能拉货又能越野,是很多家庭和小生意人的首选。

而这次福特要生产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也就是说,它既可以用电跑一段路,也可以加油继续开,兼顾了续航和环保。

为什么选在阿根廷生产?

答案其实藏在三个关键词里:

锂、政策、出口。

阿根廷是全球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锂是制造电动车电池的核心原材料,而阿根廷2025年的碳酸锂产量预计将达到13.18万吨,比2024年增长77%。

这个数字背后,是萨尔塔、卡塔马卡、胡胡伊三个省份的盐湖项目正在加速投产。

换句话说,福特在这里造混动车,原材料就在家门口,物流成本低,供应链也更稳定。

再来看政策。阿根廷z府最近几年明显在向新能源汽车倾斜。

2025年,他们通过了第49/25号法令,分两批发放了总共10万辆新能源车的进口配额,其中5万辆是2025年用的,另外5万辆留给2026年。

这些车包括纯电、插混、轻混,只要离岸价不超过1.6万美元,就能免关税进口。

这个价格定位很聪明,瞄准的是中端家庭用户,和传统燃油车直接竞争。

更关键的是,阿根廷并不打算只靠进口。

他们的策略是“保护性开放”,既欢迎外资进来建厂,又通过本地化生产要求、关税安排等方式,让外国车企和本地产业形成绑定。

比如大众、PSA、丰田、菲亚特这些年都在阿根廷设厂,甚至把原本在巴西的生产线搬过来。

结果就是,阿根廷现在每生产两辆车,就有一辆出口,出口比例高达53%。

福特Ranger和大众Amarok这些皮卡,出口额还在增长。

所以福特这次投资1.7亿美元,不只是为了卖车给阿根廷人,更是为了以阿根廷为基地,辐射整个南美市场。

南美洲有4亿多人口,汽车普及率远低于北美和欧洲,市场潜力大。

而阿根廷地理位置居中,又有成熟的港口和陆路通道,物流条件不错。

有意思的是,中国车企也在这个市场悄悄发力。

2025年8月的数据就显示,北汽、哈弗、DFSK已经进入阿根廷销量榜。

虽然销量还不大,北汽一个月卖391辆,哈弗350辆,但考虑到之前几乎为零,这个增速已经很惊人。

到了9月,北汽销量涨到523辆,哈弗460辆,同比增幅分别高达515%和1816%。

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品牌用高性价比SUV切入市场,瞄准的是那些对价格敏感、又想要空间和配置的消费者。

不过,中国品牌目前主要还是靠进口,本地化生产还没跟上。

而阿根廷的政策明显更偏向本地制造。

比如福特在阿根廷的Pacheco工厂,不仅组装整车,还新建了发动机工厂,专门生产Ranger用的柴油发动机。

这种深度本地化,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创造就业,自然更受当地政府欢迎。

回到福特的插电混动Ranger。

这款车预计2027年投产,时间点卡得很准。

一方面,2026年初第一批免关税的新能源车就要进入阿根廷市场,消费者对混动和电动车型的认知会快速提升;

另一方面,南美其他国家也在跟进类似政策。

比如巴西虽然和阿根廷有共同市场协议,但对电动车的补贴也在加码。

福特提前布局,等于抢了个先手。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略了:混动车在南美可能比纯电动车更现实。

南美很多地方电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充电桩覆盖率低,长途驾驶需求又高。

插电混动车既能用电通勤省钱,又能加油跑长途,适应性更强。

福特显然看准了这一点,没有一头扎进纯电,而是选择了更稳妥的过渡方案。

当然,挑战也不是没有。

阿根廷经济波动大,汇率不稳定,政策也可能随着z府更迭而调整。

2023年刚换了总统,2025年又在推动一系列经济改革,企业要在这里长期经营,得有很强的风险管理能力。

但话说回来,高风险往往也意味着高回报。

如果阿根廷经济真能稳住,汽车市场继续以60%以上的年增速扩张,2025年前9个月累计销量同比涨60.8%,那现在进场的车企,未来几年会吃到红利。

从全球视角看,福特在阿根廷的动作,其实是跨国车企应对“区域化制造”趋势的一个缩影。

过去几十年,汽车工业高度全球化,一个车型可能在德国设计、中国生产、美国销售。

但现在,地缘z治、供应链安全、碳关税等因素,让车企更倾向于“在市场附近生产”。

特斯拉在德国建厂,比亚迪在泰国建厂,现代在印尼布局,都是这个逻辑。

福特选择阿根廷,也是同样的思路,南美市场自己做,不依赖远距离运输。

最后说说对中国读者的意义。很多人觉得阿根廷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它的汽车产业变化,和我们息息相关。

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生产国,电池、电机、电控技术领先,未来很可能向阿根廷出口核心零部件,甚至合作建厂;

另一方面,阿根廷的锂资源对中国电池企业也极具吸引力。

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公司早已在南美布局,阿根廷产量大增,对稳定全球锂价有帮助,间接也影响国内电动车成本。

更现实的是,如果你关注留学、就业或投资,南美汽车市场的崛起可能带来新机会。

比如懂西班牙语又懂汽车工程的人才,在跨国车企会更吃香;

或者关注拉美市场的投资人,可以留意当地汽车产业链的变化。

总之,福特在阿根廷投1.7亿美元,表面看是一笔工厂投资,实则是一场关于资源、政策、市场和全球供应链的综合布局。

它不靠口号,也不靠炒作,而是基于对现实条件的冷静判断。

在全球汽车产业剧烈转型的今天,这种脚踏实地的做法,反而更值得琢磨。

阿根廷能不能真的成为南美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现在下结论还早。

但至少,福特已经用真金白银投了票。

而历史一再证明,当一家百年车企愿意在一个看似动荡的市场长期投入时,往往说明——那里真的有机会。

(全文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