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9.87万”这个数字,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反应是——哪个电商平台又在搞限时秒杀?
结果屏幕一闪,吉利星瑞东方曜四个字跟着亮了出来,那股错位感立马变成了一种奇怪的兴奋。
你想啊,在紧凑型轿车圈,本田思域就像老牌拳王,一直坐镇擂台中央,别人顶多绕几圈试探一下。
而吉利这次直接把2.0T高功率发动机硬塞进新款星瑞,还压到这个价位,就好比一个年轻选手突然跨进绳圈,不寒暄、不握手,上来就是一记摆拳。
我和它正式碰面的场景是在发布会现场,人山人海中,它静静地站在聚光灯下。
那瞬间有点像多年没见的朋友忽然换了发型、穿上剪裁锋利的新西装,你第一眼甚至会觉得陌生。
但仔细瞧,中网内凹带来的攻击性线条,让熟悉的轮廓多了点“不服气”的味道;尾部四出排气管配合黑色扰流板,好像在低声嘀咕:“别被我的家用身份骗了,其实我很想跑。”
我忍不住蹲下来看胎,高配225/45 R18,低配215/55 R17,这已经是性能取向玩家才爱上的规格。
真正让我改观的是试驾那天。
先开的1.5T版本,灵活够用,但切到2.0T+8AT组合的时候,那200千瓦和400牛米冲过来的感觉,很难形容——没有暖场,没有铺垫,就是一种成年人的圣诞惊喜,从油门传到脊椎。
我当时笑得有点傻,这不是PPT里的勇气,这是踩油门那一刻给出的物理答案。
但抢思域的位置没那么简单。
本田不仅卖动力,还卖情怀。
在咖啡馆聊车的时候,有些人买思域只是为了能自然地说一句:“我的车,是本田。”
这种心理标签,要替代可不是堆几个配置那么容易。
所以东方曜也动心思,比如10.2英寸全液晶仪表、14.6英寸中控搭载FlymeAuto系统,还有骁龙8155芯片,对数码党来说简直精准投喂。
一边吹加速度,一边炫智能座舱体验,这是新时代玩家愿意听的新故事,也是国产运动轿车必须学会讲的语言。
外形的小动作也不少。
有网友调侃它的大嘴造型翻阅过保时捷卡宴教程,也有人夸这是聪明做法——保留原版星瑞稳重线条,又添了一丝锋芒,看起来不像纯小钢炮,也不会太商务。
这种模糊定位反而可能吸引更多犹豫的人,他们平日需要舒适通勤,但偶尔也想撒野。
不贴明确标签,让消费者自己去定义角色,有时候是一招更隐蔽有效的棋。
媒体交流环节还有个插曲,一个同行问工程师:“真打算跟思域硬碰吗?海外赛场成绩可是摆在那里。”
工程师笑着回答:“我们知道对手在哪儿,也清楚自己擅长什么。”
这一句让我意识到,他们玩的不仅是产品力之争,也是话语权博弈。
从技术参数,到驾驶感受,再到市场定价,每一步都显得精确。
如果未来两年真拿下一批年轻用户,“国产运动轿车”或许就不再只是口号,而是真正能放在桌面上的名片。
当然质疑肯定少不了。
有老司机坚持认为自主品牌即便堆料也缺乏机械质感;信仰日系工艺的人则坚称,中国品牌离顶级调校还差几年火候。
这些声音并不稀罕,可现实是,中国制造早已从“抄作业”走到了主动挑战阶段,而且挑战的是曾经不可撼动的对象。
这背后撑腰的不只是涡轮增压器,还有成熟供应链与研发体系支撑起的大背景。
在汽车工业的话语权博弈中,这一步意义远超单款车型本身,对于整个行业都是一次示范:价格战可以玩,但底盘和操控不能输掉脸面。
如果要用一个画面形容2026款星瑞东方曜,它更像刚学会收放自如的新秀拳击手,该挥拳的时候毫不犹豫,需要退半步观察时绝不逞强。
在9.87-13.87万元区间,它给出了足够多选择:务实通勤派可以选1.5T+7DCT,高速巡航爱好者则直奔2.0T+8AT,加上辅助驾驶H3系统,对于那些平日市内通勤、假期跨省旅行的人来说,就是一种新的生活解法。
而且不同于传统“小钢炮”,它更容易兼顾家庭需求——中国购车决策往往牵扯一家人的意见,不是单纯个人激情驱动,这一点很关键。
所以,下次红灯路口旁停着一辆挂浙牌的小蓝轿车,尾部闪着四根排气,你最好做好心理准备。
它未必飙走,但可能正在默默告诉世界:中国人的运动轿车时代已经开场,我们现在看到的,不过才是剧情的一半。
等戏演下去,说不准连隔壁一直信奉“只有合资才能玩性能”的邻居,都不得不给你竖个大拇指,然后悄悄搜索一下关键词:吉利 星瑞 东方曜 试驾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