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新车定价曝光,价格锁定10万起,双十一抢先购超值好车

2025年10月15日,一条微博炸了锅,京东要发新车,网上一时议论四起,支持的、怀疑的、调侃的,气氛骤然紧张,仿佛一场看不见的较量刚刚开场。

长安集团随后也发声,公开喊话京东,字里行间带着点“圈内人”的意味,似乎预示着汽车圈的格局真要变动了,一场暗流早已在水下涌动。

京东新车定价曝光,价格锁定10万起,双十一抢先购超值好车-有驾

市场有人说京东进军汽车业了,京东官方却回应说他们只管销售,不掺和制造,这一说法像是泼了一盆冷水,但细想之下,却又暗藏玄机,毕竟渠道和消费洞察才是他们的王牌。

宁德时代的子公司时代电服主要搞换电,早在今年4月就和广汽合作了,提出了“巧克力换电”的整体方案,广汽旗下的埃安系列也早早布局了换电技术,这背后的推进力其实早已在积蓄。

广汽集团是第一个和“巧克力换电”全生态合作的车企,他们在不断扩大标准,想要带动更多车型入局,换电这条赛道,短时间内看不出输赢,但显然谁都不想掉队。

京东在汽车圈不是一脚踩进来的,2015年刘强东个人投资蔚来,2018年上线整车交易平台,2021年成立汽车事业部,2022年升级“京东养车”,2023年汽车事业部独立,逐步完善生态闭环,这些动作,每一步都踩在节点上。

他们不是突然发力,而是早就埋下了伏笔,买车、配件、维修、用车、换车,闭环打得死紧,用户粘性慢慢养成,直到2025年这场新车发布,所有筹码才一齐亮出来。

京东新车定价曝光,价格锁定10万起,双十一抢先购超值好车-有驾

这次合作,表面是三方联手,实际上各有盘算,京东要借势扩大消费场景,宁德时代想推广换电标准,广汽则要抢占新能源下半场的主动权,三方彼此依存又明争暗斗。

2025年的新车市场早已不是单纯的价格战,谁能拿下“换电”这个入口,谁就可能成为下一个话题中心,巧克力换电概念的提出,既是创新,也是抢滩。

京东双十一发布新车,看的不只是销量,更是品牌号召力和用户流量的转化,互联网大厂在汽车赛道的试水,已经从“卖车”走到“造车”边缘,边界在模糊,机会与风险同在。

这场合作里,制造端和销售端的边界被有意划开,制造依然归传统车企和新能源巨头掌控,销售和用户洞察则交给京东,表面上各司其职,实际上却谁都不肯放松对另一方的渗透。

用户看似多了一个品牌选择,实际背后,是渠道、标准、服务体系的重新洗牌,谁能在服务链条上占据高地,谁就能把用户留在自己手里,这一轮,不只是卖车,更是比拼生态能力。

京东新车定价曝光,价格锁定10万起,双十一抢先购超值好车-有驾

回头看京东多年来的汽车布局,从投资蔚来到自建平台,步步为营,外人看着像是“慢”,实则暗里蓄力,这次新车发布,和宁德时代、广汽的合作,像是一颗提前布下的棋子,终于要落子。

汽车央企长安集团的公开喊话,也在传递信号,行业大佬都在关注这场新势力的入场,传统车企与互联网巨头的对撞,表面和气,心里谁都不敢放松。

2025年10月,整个新能源市场早已兵家必争,价格层面10万-12万的区间,是刚需用户的主战场,换电模式的推广,则是技术与服务的延伸,所有参与者都在试图用最低的试错成本撬动最大的市场。

“巧克力换电”是宁德时代对未来换电标准的强推,广汽则想成为新标准的先锋,京东则用自己的渠道和用户生态,试图建立新的流量入口,三方的合作,既有共赢的憧憬,也有利益的分割。

京东新车定价曝光,价格锁定10万起,双十一抢先购超值好车-有驾

京东说自己不涉及制造,只管销售,这种姿态听上去谦逊,实际是为了避免和传统车企正面交锋,毕竟制造业的门槛高,风险大,而销售和服务才是京东的拿手好戏。

用户到底认不认这套新玩法,还要看产品力、服务体验和换电网络的落地,换电模式不是第一次出现,能不能真解决用户痛点,才是成败关键。

这场发布会,时间选在双十一前夕,不只是为了蹭热度,更是要收割年度最后一波大流量,互联网大厂的打法,在汽车圈会不会奏效,谁都没底。

京东汽车的野心,不止于卖一辆车,他们想要的是更完整的用户生态,更高的用户粘性,更深的场景打通,这种野心,是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制造业之间的最大不同。

京东新车定价曝光,价格锁定10万起,双十一抢先购超值好车-有驾

这一切发生在2025年,新能源车市风口正劲,政策、资本、用户需求、技术变革,所有变量都在发酵,谁也说不准风向会不会突然转变。

行业的格局正在重塑,传统车企、互联网巨头、新能源企业,彼此试探,暗中较劲,合作与竞争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谁能笑到谁又会被淘汰,都还在未定之天。

京东这次新车发布,更像是一场信号弹,既是宣告自己的到来,也是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又一次冲击,未来会不会有更多跨界玩家入场,谁又能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后面还会有变数。

故事讲到这里,局势未明,棋局未定,留下一地悬念,等着时间来给出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