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新车上市,每次都像小区里遛狗遛出一只新柴犬,你瞧着挺精神,仔细一看还是那味儿屎,大家围一圈“哟哟哟,这狗真高级”,其实心里明镜儿似的:咱也就是打打卡、看看稀罕。最近这场狗遛到我眼前的,不是别人,是那位穿着160千瓦马甲的零跑Lafa5。名头上写着新车型、国民好车、第四季度预售,在工信部最新公告上占了一格。老实讲,现在车企出新就跟网红割韭菜似的,品种多到让我怀疑是P的,就等消费者下场当那盘刚割完还带露水的新鲜“车韭菜”。
这位零跑Lafa5,总算给自己做了个实诚体检——从长宽高再到轴距、车身线条,似乎就差没把自己脱光了往大马路上一站,等着行业评委举牌。两厢紧凑型纯电,温文尔雅地摆在那儿,若说颜值能杀死人,也顶多杀死安装了LED美颜灯泡的老司机。前脸那封闭式设计,贯穿灯带,如果有点年代感的,还容易误会回到恶搞复古风。日间行灯是断断续续的,像是设计师画到一半想起来家里煤气忘关,赶紧收笔:剩下的,留给用户心中“想象的光环”吧。
前脸下方那进气口,带着AGS主动开闭功能,这名字能唬一唬大学刚毕业的小白领。实际上、车前还真没几口能开能关的事,全靠销量数据来开必关。外部颜色是黑色运动套件,拉风是拉风,只是你要真站进小区夜色里,小孩能分得清你和快递小哥的电动车哪个值钱吗?
再说说侧面这造型,隐藏式外拉手加黑色后视镜外壳,嗯,看着像精致生活,实际上是厂家精致算计。B柱高亮黑玻璃饰板,不明就里还以为是装逼神器,其实“高亮”更多是反射出买家银行余额的惨白。轮毂搞到19英寸,两种宽度,仿佛宽是飙车窄是通勤,两边都不讨好,靠着四肢发达换来的那点颜值,最终还不是背着电机往前冲。你说车顶还混了个激光雷达,科技感是有了,就是估计用来识别马路边电动车大军的时候也就那么回事,毕竟自动驾驶这事儿在中国路况下,靠的不是Ray LiDAR,主要还是牌照和勇气。
尺寸,总得拿来比一比。我知道“比大”这传统咱们有几千年,哪怕最后长宽高赢的就那么几毫米,也力争让大家忘了自己车库门口停车都得探头探脑。4430/1880/1520毫米的身板,2735毫米的轴距,要是真有人站边上炫耀,还不如直接炫耀家租房面积。乍比之下,名爵MG4的数字也不服输。新车们纷纷谦虚表示:咱不是在尺寸赛道赛,而是用数据吸引流量。咱也明白其实大多数人对这些数字的唯一兴趣,就是看能不能让车更塞下一只淘气的小哈士奇。
说到动力,单电机,160千瓦,最高时速170km/h。听着体面,像是买了渣男套餐,跑得快、充得快、冷得快。再快你敢上高速追上帝吗?城市红绿灯大战,大家都以为自己能拖拉机变宝马,超到一半再集体刹车;郊区出城路,天生是龟速拼耐力,谁都别想着真超速了事儿。至于续航,官宣有515公里和605公里可选,至于测试工况?别问,说多了都是泪。从理想条件到现实家用,往往“一充顶一天,充值膨胀症”。
整备质量两种:1665公斤和1715公斤。选重的还是选轻的?你买西瓜都讲究敲一敲听声儿,买车就只能看厂家怎么安排命运。至于开起来什么感觉,只能说,电动车开多了,你会习惯一边踩电门一边怀疑自己是在做高铁模拟器。
别以为零跑Lafa5就这点身段就没有竞品,隔壁上汽大众ID.3、名爵MG4、Firefly萤火虫组团来了,指导价从六万八到十二万九八不等。这价格体系像极了拼多多砍价队,最后谁上场都要喊一句“性价比MAX”。厂家频繁换皮,消费者频繁掉坑,大家像历史老师捧着课本反复问:“你觉得钱花得值吗?”这届年轻人涌入纯电阵营,不够买房、买不起茅台、也不想讲究柴油味儿,只能把对生活的幻想寄托在了这辆双手互搏厂家补贴的电动小钢炮。
说来也可笑,这年头买车就像买保险。买的时候想着故事和配置,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更像在买彩票。厂家没法直接说实话:“我们这车最大的特点,是领导说得上话,供应商配得上货。”年轻人听得云里雾里,也就权当什么配置都是送的。厂家每次都说自家是“高性价比”,其实心里明白:什么叫高性价比?就是价格高,性价都比不过同村上一年的牛车。
话说回来,零跑Lafa5盲订都开了,等于是线上买盲盒。大家图个啥?那当然是图个选号的乐趣。厂家喜滋滋地看着下单量猛增,消费者一边下单一边祈祷别踩大坑,还得自我安慰:反正比共享单车划算,至于后悔不后悔,等上市以后自有人悔。到第四季度上市,估摸着厂家怕冷不怕热,就怕订单变卦。幸好又是电动车市场,什么都快,除了服务和保值。
前脸造型,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摸,试试是不是贴了保鲜膜。车身外形像极了网红同款自拍照,滤镜下风情万种,现实里还不是一样挤公共充电桩。灯组贯穿设计,想当初主流电视也喜欢弄个贯穿式背光,结果谁还不是拖家带口守着电视墙看短视频。保险杠下包围黑色运动唇,表面上是激进时尚,实际上是妥协和习惯。厂家总拿这些元素当噱头,像抖音短视频换滤镜,书包挂钥匙链,没本事就整虚的。
能活到今天,纯电两厢紧凑型这赛道都被卷成毛衣了。大家抢着说自己续航能过600公里,就差加一句“亲测西藏进藏线满电独立返程”。等到真用起来,城市环路塞车三个小时,续航飞速缩水,最后还得下车推。“电机160千瓦”,听着像是高大上的互联网员工,实际上一问到年终奖金,对不起,工况数据未公布。
你看厂家给出的数据,轴距2735mm,整备质量1715kg,轮毂19英寸,通通是为了迎合“好面子”的民族需求。大众ID.3那边还扔出个十二万元起,MG4六万八一句“别和德国车比底盘”,Firefly也搞个连名字都像新能源的价钱,结果大家比的不是性能,是哪个商城的补贴多。
实际买车是啥?三分看配置,七分看心理安慰,十分靠心肌梗塞后的钞能力。厂家当然乐意推新,总比推旧车产能过剩来得体面。营销文案摞得比电池还多,什么运动风格、什么隐藏拉手、什么高亮玻璃、什么激光雷达,听着都能以假乱真。但最后转一圈,用户最关心的是:我充满了电、微信扫码解锁,能不能送我安全到家,副驾能不能多塞个小姑凉?如果都做不到,功能再多也白搭。
回头看,零跑Lafa5进场的姿势不算难堪,属于人群里穿了线衫却没露出肚腩那类。厂家明里暗里希望年轻人买单,而年轻人想着买完这车能不能顺便拯救下有点寡淡的生活。性价比,也成了对自己消费能力的高级谎言,其实大家不过是在用有限的钱追求无限的想象。你说定价多少合适?厂家想的是越高越好,消费者想的是越低越香,到头来,配置、续航、尺寸、动力、外观,成了看不懂又买不起的“五维骰子”,摇一次过去又来一次将来。
到这会儿,我一点都不激动。新车上市,就像老母鸡下蛋:鸡年年老,蛋依旧滚烫。产品有新意吗?有点新意;消费者傻吗?都不傻。只是我们仍心甘情愿在牌桌前等着,“加一注”,多买一辆可能会更好的人生。再不行,大不了,推着去充电桩排队,顺便照个自拍,刷个短视频给厂家点赞——“你们这车啊,真新鲜,真行,真有市。”至于能不能真正开到2050年再转手,就当我提前祝自己老年幸福吧。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