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炫技,中型SUV市场为何被撞脸与“界”大战刷屏

听说最近市面上又冒出来一台很具“创造力”的SUV,说是由某位大家都可以叫得出名字的大厂牵手另一个大厂,然后还请了鸿蒙当媒人,顺带在名字里加个“界”,这让人不禁想起小时候数学老师问我圆有多少个界,我无能为力,现在厂商却信手拈来,一个“界”不够,再补个“尚界”。每次听到预售价,我都觉得钱包在抽搐,这次是16.98万起步,还预售一小时订单就能破2.5万台,仿佛每个愿意存钱的中产都在排队买票进庙会,是那种有福同享、没钱共担的集体狂欢。

掐指一算,“界”已经堆到了五层,比某些老小区的楼道还密集,往后数不清界的朋友们可以考虑走“世界”路线了,说不定下次就是“宇宙界”,买车送火箭票。虽然说,中型SUV市场从来不缺选手,缺的是能让人一眼记住的脸,然而尚界H5,外观造型与家族里某兄弟撞脸,辨识度高到走在马路都要拿身份证。不过,厂家说这叫家族式设计,意思是大家心照不宣都长一个样,剩下的辨识任务交给车尾贴纸和朋友圈晒宠物的水平。

尺寸倒是不小,4780mm的长度,1910mm的宽度,1664mm的高度,轴距2840mm,听起来像在念身份证号,其实只说明这车好像也没比别家长多少,买菜倒是不用担心抢不过小黄车。咱继续说内饰,简洁得仿佛设计师在辞职信上画的最后一个线稿,嵌入式仪表盘和悬浮式中控屏,仿佛廉价科幻电影里的飞船,假装科技感其实还是扑面而来的一股“没时间了、快上线”的气息。倒也承认,搭载个鸿蒙座舱系统,无论实际体验如何,至少在朋友圈发图时能吹半小时,毕竟有人用“鸿蒙之光”照亮了半个网红圈。

智能座舱炫技,中型SUV市场为何被撞脸与“界”大战刷屏-有驾

动力方面,双线作战,纯电和增程都齐活,纯电的150千瓦和180千瓦听起来很有诚意,增程那1.5L的油机则属于“微笑面对,淡定续航”。电机还是老一套150千瓦,续航则随着版本不同如同买彩票,有525公里直到655公里跳水般选择,增程版也讲究电池和油箱双修,纯电续航235公里,说多了都是泪。如今卖车不拼马力、不比油耗,只能拼谁的续航数据能让车主在高速服务区多撸一碗面。

提到智驾,厂家一旦说出“激光雷达”三个字就像是小学生作文里的“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听着高大上,实际上就是那个“城市领航辅助驾驶”,习惯性地把驾驶权交给系统的你,可以在等红灯时刷下社交媒体,也能在堵车时默默感慨人生。系统命名绝不跟大众重名,HUAWEI ADS 4,貌似每一代都是另一次剧本杀,激光雷达据说能看透世态炎凉,就是不知道碰上公交车插队聊不聊得来。

智能座舱炫技,中型SUV市场为何被撞脸与“界”大战刷屏-有驾
智能座舱炫技,中型SUV市场为何被撞脸与“界”大战刷屏-有驾

所以这车主要优势在哪里?座舱和辅助驾驶。看清楚了吗?座舱和辅助驾驶。这让人只好怀疑,有了这两个神器,外观、动力、续航这些不重要了。毕竟现在是谁坐上车谁有话语权,如果系统能自动给老板发周报,这车直接进写字楼地下室了。外观方面,厂家是这么想的:只要你买了我们的车,能不能区分前后轮都无所谓,反正你屁股快比方向盘还重要,更何况这个年代只要挂了个新logo,管他有没有颜值,买就是了。

智能座舱炫技,中型SUV市场为何被撞脸与“界”大战刷屏-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在如此注重面子的时代,尚界H5的外观仿佛是设计师抓了把报纸,临时拼出来的,同学们都在朋友圈晒自拍滤镜,而这车仿佛拿了一台诺基亚按键机拍的证件照。难不成这是在考验我们对品牌的信仰?毕竟智能座舱谁都有,辅助驾驶谁都配,搞个撞脸外观才是真的消费降级。厂家其实没骗你,打磨外观和调制辣条一般,能快就别慢,能省就不费,这样一看确实是“匆匆走进市场”,反正你不买总有人会买,可见“共振”这个词用在中国消费市场再合适不过了。

说道订单破2.5万台,我一度怀疑互联网数据的可信度。毕竟现在有多少人愿意上一小时贷款买车,也不见得真有2.5万人瞬间点了确认,可能是厂家大数据运算,刷据比你的朋友圈点赞还快。有人说这是科技的胜利,其实更像宣传的胜利。要不然怎么解释预售刚开十五分钟还没用完,小区门口已经有段子手在排队,仿佛再晚一步就买不到。厂家笑而不语,其实心里乐开花,反正最后交钱的是消费者,宣传费已经花到隔壁自媒体公司。

再看看市场现状,新品牌一个接一个,感觉下半年还能见到“尚宇宙界”、“问灵界”,改天说不定还能出个“五界同堂”,厂家坐在办公室数界数得头秃,消费者忙着在广告评论区问:“买这车送鸿蒙账号吗?”你很难说这是时代进步,还是市场降智,只能说如今买车越看花眼,厂家越不发愁,反正搭上智能、驾驶、辅助这些关键词,车就能像手机一样一年三换。

有一说一,智能座舱确实是个好东西,毕竟以前上车只会转收音机,现在能在仪表盘上刷短视频,动态朋友圈不仅能看还能评论,甚至能一键下单外卖,科技真的贴心到让你怀疑是不是在坐车,还是在办公室加班。而辅助驾驶更是人人都说好,据说可以解放双手和大脑,甚至还能顺带消灭驾校,让学车成为历史。厂家把智能和安全说得天花乱坠,实际情况你去试驾一下,感觉智驾像小学生玩2048,时不时来个大死机,安全感全靠自我催眠。

华为这次携手上汽,分明是一场盛大的联欢会,不管产品如何,品牌先走心,快速组CP,标新立异,已经成为车圈潮流。只要你愿意为“界”买单,厂家就能不停地把这个词玩出花,谁还记得第一台“界”是什么模样?时间久了,买界和买鞋一样,正品和爆款差别只在于朋友圈吹牛的技巧。等智能汽车真的像智能手机一样满大街都是的时候,谁还在乎外观设计十年前是不是已经撞脸?下一个版本再加个“大宇宙界”,估计能把订单刷新到天猫双十一。

智能座舱炫技,中型SUV市场为何被撞脸与“界”大战刷屏-有驾

说到底,所谓“中型SUV市场新宠”这类词听多了其实已经麻木。车好不好看大家心里有数,配置再牛,价格再甜,只要外观没抓住中年男人的心,再智能也白搭。厂家知道这点,但还是继续推出撞脸头像,毕竟“你买车不是买老公,内在重要”。但等你真把这车开回家,发现邻居的车一模一样连车标都要靠区分是不是贴歪了,才发现“家庭荣耀”其实很相似。

有人说智能汽车是未来,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这只是厂家编的现代童话,等你买回家,发现功能菜单像王者荣耀一样复杂,最后你只会用座椅加热和蓝牙耳机,剩下那些黑科技留给下一个车主写吐槽帖。每年十几个新品牌轮流“出界”,市场跟杂货铺一样,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混动纯电、再加个激光雷达,大家都在搞套路。买车不比谁发动机声大,比谁朋友圈点“赞”快,厂家的目标其实很简单:你交钱,我把“界”给你,多“界”多福,没钱眼馋,那就等下一个界吧。

话说回来,这种市场狂欢和科技冲浪,其实就是车圈的“人生阅历”,今天上个新logo,明天出个新配色,一天一个新“界”,消费者忙着见证历史,厂家忙着创造历史。外观不上心没关系,反正都可以换壳,座舱不够智能没关系,反正升级包下周就推送,至于动力和续航,省着说,反正测试数据谁都信得过。大家都在这场荒诞的游戏里寻找存在感,买到了车,涨到了赞,剩下的就是在下一次抢订单的时候继续排队,哪怕心里早就清楚,所谓新“界”,其实都是老故事,包装一下罢了。

买“尚界”,像是买一张时代车票,有人拿它赶路,有人拿它拍照,也有人只是在朋友圈证明自己还活着。厂家负责造“界”,我们负责做数据,最终谁笑到最后,不得而知。如果说黑色幽默是一种解药,那这场汽车大战倒真像是全民集体吃瓜:你不买,别人替你买;你买了,厂家替你炒。荒诞归荒诞,谁都不傻,只是每个人都被设计师“尚界”了一把。等下次再有新的“界”,我争取排进前2.5万名,做个有尊严的“界外人”——世界那么大,我想看看还有多少“界”还没被买爆。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