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这个价格战,已经不是打架了,这是直接往饭桌上扔手榴弹,属于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袭击。动不动降个三五万,你以为你抄底了?天真。你抄的不是底,是人家的老底。车企们早就把你看不到的地方,给你换成了“特供版”,突出一个精神上的富足。
新能源的心脏,那个传说中的三电系统,现在成了减配的重灾区,跟共享单车一样,突出一个随缘。有的车企,不装了,摊牌了,电机功率直接给你一刀。宣传百公里加速6秒,你开起来8秒,多出来的2秒是让你思考人生的。销售会告诉你这是为了安全,动力太猛怕你开飞了,你看,他多为你着想。
电池更是重量级,直接给你整成了开盲盒。发布会上PPT写的是宁德时代金坷垃,到你手上就变成了不知名品牌的“内丹”,主打一个神秘主义。快充半小时变一小时,冬季续航直接给你来个膝盖斩。这哪是电动爹,这是电动爷爷,得亏你没给他买轮椅。最骚的操作是,有的车型直接把快充功能给物理阉割了,美其名曰“保护电池健康”,我可去你的吧,怎么不直接把轮子卸了,说这样能节能减排一百年?
如果说三电缩水是要钱,那安全配置上的手脚,就是要命了。
防撞梁,这玩意儿是碰撞时给你续命用的第一道防线。现在好了,有些车企悟了,直接给你换成高分子泡沫,堪称汽车界的压缩毛巾,一撞就散架,突出一个尸骨无存。更有甚者,直接取消,用个塑料壳子假装自己有,三体人看了都得从飞船上跳下来给你鼓掌,这降维打击玩得太明白了。
还有车身强度,讲真,我作为一个开过好几台破车的中年人,最看重的就是这个。B柱钢材强度从1500MPa给你降到800MPa,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你的金钟罩铁布衫,被人换成了纸糊的灯笼,一捅就破。悬架从铝合金换成铸铁,美其名曰“用料扎实”,扎实到油耗上去了,操控下来了,车身还自带生锈包浆,主打一个战损风。
再聊聊芯片,智能汽车的脑回路。现在为了省钱,车规级芯片直接给你换成消费级。啥叫消费级?就是你手机里那个,夏天一到就发烧,打个游戏就死机,让你想把它扔冰箱里的玩意儿。车规级芯片贵,是因为它能在零下40度到零上120度的环境下稳定工作,突出一个情绪稳定。消费级芯片呢?夏天在太阳下停一会儿,车机直接黑屏,给你上演一出行为艺术。它的失效是没有预警的,可能你正开着辅助驾驶唱着歌,它突然就决定给自己放个假。就问你怕不怕?
这些都还只是开胃菜。隔音棉给你换成黑心棉,不仅吵,还可能自燃,让你体验一把雷电法王的快感。车身防锈更是一门玄学,本来该双面镀锌的,现在单面甚至不镀。新车开半年,底盘锈得跟出土文物一样。写到这里我得承认,把这些偷工减料比作修仙渡劫失败,确实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挺贴切。
那么问题来了,消费者怎么避坑?
很简单,查配置表。但你要明白,配置表这东西,现在约等于车企写的轻小说,里面的参数看看就行了,别当真。说用宁德时代的,没说是用A品还是B品;说用高通8155的,没说别的芯片是不是从老年机上拆下来的。
所以有人说,要拆车验货。是是是,理论上是这样。但这就好比你谈恋爱,总不能先把对方拉去做个全身CT吧?人家车企早就把功夫做到前面了。
说实话,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最近也减配了,牛肉薄得像纸,一个道理。
所以到底怎么避坑?答案是,避不开。在这场掀桌子的黑暗森林里,没有一个蘑菇是干净的。你能做的,就是选一个你喜欢的牌子,至少被坑的时候,心里还能默念一句“为信仰充值了”,然后安慰自己,你看,奔驰最值钱的不是钢板,是那个标。特斯拉减配,那叫科技迭代,为了马斯克的火星大业。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最终的结论就是,在绝对的“发疯”面前,任何精打细算都显得那么苍白。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车企选了发疯,消费者能做的,只有祈祷。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