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复盘。9月的申城,天光阴翳,空气里透着汽油和硅胶混合的未来气味。《别克至境L7》的发布现场,记者们坐在铺着灰色地毯的大厅里,有的还在回味上次小米冲击智能座舱的热闹。这次轮到别克,不慌不忙,甚至有点自信过头。16.99万的起售价一甩出来,空气里像是多了几分刺激的荷尔蒙:有些人的眼镜掉在鼻梁上,有些人的呼吸慢了半拍。我旁边的试车员低声自问:“如果我是别克竞品经理,这会不会是一场谋杀呢?”
别克至境L7的定价策略,颇有一种秋后算账的味道,而不是春天里的温柔探路。原本瞄准的是20-30万级的中大型增程轿车市场,突然一记价格闷棍,砸在了所有新造车品牌“增程大法师”们的后脑勺上。发布会当场,有人拿耳机录像,有人拿计算器盘成本,有人则抱着膝盖假装自己很懂,这是汽车行业里难得的真心尴尬和真诚惊喜。
如果让数据说话——17万以内,唯一一款纯电续航超300公里的增程车,而在19万级,能带激光雷达和高阶辅助驾驶的合资新能源轿车差不多是浴霸里找出钻石的概率。别克的算盘打得很响,听得出来有点像是给新势力写的一封“不服来战”的挑战书。
只是,对于这些新造车势力和老牌合资厂商来说,所谓“增程革命”其实早已暗流涌动。掀桌的动作这几年如过冬的土豆,轮流替换。理想系、问界系,抬头做着增程的“祖师爷”,但不得不承认,全球第一台量产增程其实是通用家的。只不过当年雪佛兰Volt在中国没有撞出任何水花;2017年的别克VELITE 5也只是留下了“没电一条虫,有电一条龙”的冷幽默段子。那会儿,增程车本质上只是电池焦虑的委屈补丁。技术未成熟,体验不完美,甚至还有“油耗升天、动力跌谷”的耻辱病例。
这次,别克归来,还是学聪明了。既然玩增程,短板要补齐。于是,“真龙增程”开始秀肌肉。1.5T四缸增程器,自研电控,油电转化率能做到3.6kWh/L——也就是说,一升油能换出近4度电;59L的油箱能撑出小型发电站的工业浪漫,头顶还带了“高性能奥特能电池”,纯电续航302km,百公里油耗0.5L,亏电依然加速5.98秒,不折不扣地在挑战消费者的认知惯性。动力输出几乎无衰减,堪称“有电无感、没电也无感”——用法医学的行话说,既查不出病灶,又没有死亡征兆。如果能实现,或许这算增程派的终极自证。
当然,电池寿命和充放循环也并非虚头巴脑。别克这回的电池做了高温、低温注射,号称能撑64万公里低衰减。如果这数字属实,那就比我曾经用的诺基亚还耐造。只是,不得不提醒一句:实验室数据能不能全都落地?更何况,国内用户传统上对合资新能源总是有点“父爱如山的信任危机”,技术吹得再响,还是得用时间见证。
落到智能化配置,又是一根新造车难以啃掉的骨头。别克这次以高通8775芯片硬杠,车内装备AR-HUD抬头显示,加上Momenta的飞轮大模型,城市NOA领航辅助、可变灯牌、自动识别复杂路况、泊车一键入——一众功能像是把小米、理想、华为拉了个全家福,合影里突然多了个美国老表。座舱交互,算力支持,数据挖掘,这块都在拉平新势力的优越感。说白了,就是你别总拿“合资智商税”说事,现在人家也能指着大模型说“我就是懂AI”。
不过,汽车圈里黑色幽默也不少。技术领先不是一切,用户面子才是终极刚需。你说别克智驾做到了满分,有人偏说“外国车逻辑死板”。你说动力衰减无感,有人一定要在亏电状态下高速超车,非要折腾出个0.1秒的差距。讲真,用户体验这东西,丢在小区门口跟物管吵一架就能重新定义。无论增程、大电池还是智驾,总有人能在现实世界里敲出bug——这也是做产品最让人睡不着的一点。
别克至境L7这回反击国产新造车,既像是“豪门归来”,也像是“亡羊补牢”。底盘和悬挂、座椅舒适性,传统大厂配置面前,新势力往往还差几道钢筋和皮肤;至境L7的后悬6球头、RTD连续阻尼,四把悬浮座椅通风按摩,副驾零重力……这些都是合资品牌的老底子,没什么高科技,但用起来可靠。新势力往往做个概念设计,真让你天天用,还是略显虚幻。
说到底,这场较量其实很清醒。别克补齐短板,把长板压得更稳,还把价格干到17万。这就像刑侦剧里突然有人放弃嫌疑人的“证据链条”,直接开门见山,把内裤和证物全甩在桌面上。美式豪华里藏着一股“来真的”——别克要把这场价格战打到底。
我个人看法?增程车的归宿,不是谁烧油谁省电,而是谁能把用户的焦虑转化为持久安全感。无论技术怎么升级,终极逻辑还是“用着放心、体验丝滑、价格合适”。这世界最不缺数据、最缺实际,谁敢把车开得像手机一样无脑稳定,谁就能活下去。
最后,回到职业的冷峻:如果合资品牌可以靠几年技术补课和价格刺杀,就完成“新造车逆袭”,那么国产新势力的独特性还剩下什么?增程不是终局,智能也远未封神,真正的问题或许是——用户需要的到底是“新造车”,还是一台可靠便宜的“好车”?
现场的空气依然不着边际,理性的理性,复杂的复杂。至境L7这场扑朔迷离的价格局里,谁才是最后的赢家?现在,还没人能盖棺定论。你,怎么看?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