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一年理想汽车突遭陌生人“接管”!近期,连续两起!

开了一年理想汽车,车子突然“待激活”——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真实发生在云南曲靖车主侯先生身上的事。他驾驶了一年多的理想L8 pro,2024年6月28日,App账号被陌生人强制改绑,车控权限瞬间清零,连4万多积分、2万多度电卡全没了。更吓人的是,几乎同一时间,上海一位理想MEGA车主王先生也遭遇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账号被盗”事件。两起事件相隔不到48小时,车主毫无交集,却都“丢了车钥匙”。这究竟是偶发故障,还是理想汽车的数字安全防线被攻破了?我今天就来和大家深挖一下这起“数字劫车”事件背后的真相。

车机系统,不只是“大号手机”

很多人觉得,车机系统不就是个“大号手机”?错了。在新能源车里,车机系统是“数字大脑”,它控制着车辆启动、充电、远程空调、甚至自动驾驶权限。理想汽车的车机系统基于自研的星环OS,号称“端到端数据加密”“应用粒度权限管控”,听起来很安全,对吧?可这次事件暴露了一个致命问题:账号找回机制存在漏洞,哪怕你本人毫不知情,也可能被“强制换绑”。

根据风口财经报道,改绑手机号需要原手机号、身份证号和人脸识别。理论上,这三重验证应该万无一失。但侯先生坚称自己从未泄露信息,也没登录过风险网站。那黑客是怎么做到的?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分析:要么是理想内部有“内鬼”,要么是系统接口暴露,导致车主信息被批量获取。更可怕的是,这种攻击可能是专业黑客所为,成本虽高,但一旦成功,就能远程“劫持”一辆车。

试想一下,你停在小区地库的车,突然被陌生人激活开走——这不是天方夜谭。车机安全,已经从“功能问题”升级为“财产与人身安全问题”。

理想星环OS:开源是进步,但安全不能“开源”

理想在2025年3月推出了自研的星环OS,并宣布开源,成为全球首家开源汽车操作系统的车企。这本是技术自信的体现,也利于行业生态共建。但“开源”不等于“无漏洞”。恰恰相反,开源意味着更多人能看到代码,既能发现bug,也可能被黑客利用。

理想宣传星环OS有“高性能密码学算法”和“身份认证机制”,可这次事件说明,认证系统本身可能出现了故障。侯先生事后被告知,理想通过后台强制找回了车控权,并追回了被用来购买9个车载麦克风的积分。这说明理想有“超级权限”,但问题是:为什么这个权限能被陌生人触发? 如果是系统故障,那理想必须尽快修复;如果是外部攻击,那就更得公开透明,给所有车主一个交代。

我试驾过理想L8,车机流畅度、语音识别准确率确实属于第一梯队。但再好的体验,也抵不过一次“账号被盗”。智能汽车的终极竞争力,不是屏幕有多大,而是数据有多安全。

用户真实遭遇:从“科技享受”到“惊魂一刻”

开了一年理想汽车突遭陌生人“接管”!近期,连续两起!-有驾

侯先生的经历,不是孤例。他尝试联系“盗号人”,对方称“半夜登录发现名下有车,就解绑了”——这明显不合逻辑,因为正常用户不可能通过“找回账号”操作绑定别人的车。更讽刺的是,警方因“证据不足”未立案。这暴露了当前法律在应对新型数字财产犯罪时的滞后性。

王先生在上海的遭遇也如出一辙:账号突然过期,登录后信息清零。两人素不相识,却在同一时间段遭遇相同问题,这很难用“巧合”解释。理想官方回应“正在核查”,直到发稿前才通过后台恢复账号,但对根本原因语焉不详。这种“事后补救”式的处理,很难让车主安心。

我曾和一位理想L9车主聊过,他说:“我最喜欢的就是远程开空调,夏天上车就是凉的。”可现在,这种便利背后多了一层阴影:你的“远程控制”,会不会也被别人远程了?

安全对比:理想 vs 蔚来 vs 特斯拉

我们不妨横向对比一下三家头部新势力的数据安全表现:

理想:主打家庭用户,车机体验优秀,但此次事件暴露了账号系统的脆弱性。虽有星环OS护体,但“最后一公里”的身份验证机制存疑。

蔚来:2022年曾遭遇数据泄露,不法分子公开售卖用户信息。事后蔚来加强了数据加密和内部审计,痛定思痛,安全投入明显加大。

特斯拉:2025年被曝车主信息在境外网站公开售卖,涉及美国市场。其全球数据架构复杂,跨国监管难度大,安全挑战更严峻。

可以看出,没有哪家车企能完全免疫数据风险。软件功能越复杂,攻击面就越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报告也指出:车企在车端安全上做得不错,但在数据分类、加密、防泄露等治理层面仍面临挑战。

开了一年理想汽车突遭陌生人“接管”!近期,连续两起!-有驾

智能汽车的“阿喀琉斯之踵”

我们常说新能源车是“四个轮子加一部手机”,但手机丢了可以挂失,车“丢了”呢?智能汽车的数据安全,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随着智能网联渗透率提升,数据泄露事件频发:丰田215万日本用户数据泄露、特斯拉车主信息被公开售卖……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内就发生了20多起车企数据安全事件。这不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

理想此次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一个矛盾:车企在宣传中强调“安全”“智能”“便捷”,但一旦发生问题,用户的维权路径却很模糊。警方难以立案,车企又以“系统故障”轻描淡写。消费者的数字权益,谁来保护?

好在监管正在跟进。工信部等五部委发布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数据安全法》、以及最新出台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都在为智能汽车划出安全红线。但法律是底线,车企的自律和技术创新才是关键。

我的建议:理性消费,安全第一

作为车主或潜在买家,我给大家几点建议:

定期检查账号安全:像检查银行卡一样,定期查看理想App的登录设备、绑定手机号,发现异常立即联系客服。

开启双重验证:如果理想支持,务必开启短信+人脸的双重验证,增加黑客攻击难度。

开了一年理想汽车突遭陌生人“接管”!近期,连续两起!-有驾

不随意授权第三方应用:很多数据泄露源于用户授权了不明App,务必谨慎。

关注车企安全更新:像手机系统一样,车机系统也应定期更新补丁,别嫌麻烦。

理想这次事件,是个警钟。它提醒我们:在享受智能汽车便利的同时,绝不能忽视背后的数字风险。车企不能只追求“酷炫功能”,更要筑牢“安全底线”。

未来展望:安全是智能汽车的“标配”

未来,随着L3、L4级自动驾驶的普及,车辆对网络的依赖只会更强。没有安全,就没有智能。理想星环OS的开源是个好开端,但安全不能靠“信任”,而要靠“验证”。

我期待理想能公开此次事件的详细调查报告,而不是用“系统故障”四个字敷衍了事。车主的知情权,不该被“技术黑箱”遮蔽。

同时,行业也需要建立更透明的数据安全标准。比如,是否可以像手机一样,给每辆车配备“安全健康报告”?是否可以引入第三方安全审计?这些都值得探讨。

最后,我想问问各位车友:如果你的车机账号突然被陌生人控制,你会怎么办?你愿意为更高的数据安全支付额外费用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我也承诺,会持续关注此事进展,如果有新消息,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毕竟,我们不仅是消费者,更是智能汽车时代的共建者。

开了一年理想汽车突遭陌生人“接管”!近期,连续两起!-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