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0万跌到167万后,奥迪说:我的新目标是年销200万

哥几个,咱今儿唠点刺激的。

奥迪,是不是有点发烧了?

我瞅着他们最近的新闻,愣是给我看乐了。

好家伙,那边2024年的全球销量刚出来,167万辆,比上一年直接掉了快12个点,这成绩单,说难听点,也就刚过及格线。

这边扭头就放了个卫星,说要冲刺年销200万辆的“小目标”。

我当时就想,这哥们儿是不是PPT做串行了,把去年的目标拿出来又念了一遍?

这事儿就跟炒股一样,前一天还跌得惨绿,第二天就跟你说要上万点,你第一反应不是信,是想看看他是不是被套牢套疯了。

要知道,就在2023年,奥迪可是摸到了190万辆的门槛,离那200万就差一口气,那时候喊这口号,大家敬你是条汉子。

现在从山顶上摔了个屁股蹲,爬起来拍拍土,指着更高的山头说“那都不是事儿”,这戏剧效果直接拉满。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得从奥迪前几年那个“为爱冲锋”的决定说起。

那会儿,整个车圈都跟魔怔了似的,一头扎进电动化的浪潮里,奥迪这位根正苗红的“德系贵族”更是把“激进”两个字刻在了脑门上。

直接All in梭哈,拍着桌子说,2033年,谁再跟我提燃油车我跟谁急!

那副决绝的模样,简直就是要亲手烧了自家的祖传家业,去开一家网红咖啡店,主打一个与过去的自己彻底决裂。

然后,这位“叛逆青年”就带着他那几款浑身散发着“我很有科技感但我不太懂你们”气息的电动车,杀进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

他本以为自己是天神下凡,结果一落地就发现,这哪是新手村,这简直是神仙打架的修罗场。

直接傻眼了。

人家中国的玩家,早就不跟你玩什么百年底蕴、机械素质那套“老方子”了。

一上来就是冰箱、彩电、大沙发三件套,智能座舱玩得比你手机还溜,自动驾驶恨不得帮你把车直接开到被窝里。

中国消费者现在要的,是一个会跑的“精装智能大平层”。

你奥迪那套冷冰冰的“工业风”,在人家面前,瞬间就显得像个毛坯房。

于是,奥DI的e-tron系列,在中国市场就成了“气氛组”,销量榜上基本查无此人。

这滋味,比失恋还难受,等于你准备了一桌满汉全席,结果客人说他就想吃楼下的麻辣烫。

打脸来得如此之快,疼是真疼。

所以今年年初,我们就看到了那个堪称史诗级的180度大甩尾。

那个曾发誓与燃油车恩断义绝的奥迪,灰头土脸地回家了,开始重新捣鼓起了发动机和插电混动。

那个2033年的“分手之约”,也再没人提了。

这就有意思了。

搞了半天,这200万辆的宏伟蓝图,原来不是画在新能源那张新纸上,而是想在燃油车这张旧地图上,再找出一条新航线。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嘴硬”了,这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迷茫。

可问题是,老路,还走得通吗?

没错,奥迪A6L、Q5L在国内依然是中产家庭绕不开的选项,那四个圈的标往车头一挂,依旧是身份的象征。

但江湖已经不是那个江湖了。

以前,大家买豪华车,是在奔驰、宝马、奥迪之间做选择题;现在,旁边还站着一群虎视眈眈的“新势力”,他们用互联网的打法,不讲武德地蚕食着BBA的领地。

奥迪现在的处境,卡在中间,上下够不着。

高端新能源市场,品牌形象没立起来,被特斯拉和国内头部品牌压着打;回头想靠燃油车稳住基本盘,又发现整个燃油车市场都在萎缩,而且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不再只为品牌溢价买单。

这就好比一位曾经的武林盟主,自废一半武功去练一门新潮的功夫,结果发现新功夫打不过年轻人,想用老招式应敌时,却发现江湖的规矩已经变了。

所以,奥迪这200万辆的年销量,更像是在深夜的酒馆里,一杯酒下肚后吹出的那个最响亮的牛。

它代表了一种不甘,一种挣扎,一种对过去荣光的无限怀念。

但市场不相信眼泪,更不会为情怀买单。

奇迹不是靠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在泥潭里一次次摔倒又爬起,硬生生滚出来的。

咱们这些看客,就继续看着吧。

看奥迪这位昔日的巨头,如何在这片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费力地调转船头。

是能闯出一条新路,还是最终被时代的浪潮彻底吞没?

这出戏,恐怕比任何一部商业大片都要精彩。

从190万跌到167万后,奥迪说:我的新目标是年销200万-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