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商用车行业发布的半年报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大家都知道,这两年经济环境挺复杂的,汽车行业也一直没啥特别劲的表现。但这个2025年上半年,咱们的商用车企业终于盼来了销量复苏和盈利增长,尤其是新能源车和出口,这两块简直就是压舱石。说实话,我觉得商用车行业的这一波反弹,跟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变化,还有企业自身的努力都有关系。下面我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好好聊聊这个事。
首先得说一句,潍柴赚钱能力真是强。光是上半年,净利润就干到了56亿,这是个啥概念?很多上市公司一年到头都达不到这么多。在咱们商用车圈子里,潍柴一直是龙头企业。人家不光营收第一,盈利也是真金白银。虽然说营收增速跟去年差不多,但赚钱能力稳稳的在行业头部,这就是底气。不但自己日子过得舒坦,还能给整个产业链带节奏,说话自然就有分量。
除了潍柴,其它几家大的企业也都有亮眼表现。比如福田汽车、解放、一汽重卡这些,营收都在200亿以上,在市场里也是数得着的主力军。比起去年,整体没大幅滑坡,说明市场基本盘挺稳的。再往下看,江淮、江铃、宇通客车、金龙汽车这些品牌,营收也都过了百亿大关。这么一看,整个商用车行业从头到尾都在往上走,虽然有的增速没那么猛,但整体不掉队,很关键。
再聊聊盈利,这方面可聚焦了不少热点。我发现现在顾资本的企业越来越多,不光看营收,还得看赚钱效率。比如有家做客车的——宇通客车,虽然赚的钱没潍柴多,但人均效率非常高。净资产收益率(ROE)干到了13.79%,这比潍柴还高呢。就是说,你公司里每一块钱都能生出更多钱来,长远看更健康。
销售和盈利都跟企业管理有关系,但还有一块不能忽视,那就是产品结构。很多企业这几年就猛发力新能源商用车。政策也给了不少利好,像“以旧换新”,还有环保标准越来越严,这让新能源车开始抢风头了。特别是重卡和轻卡,销量直线上升。比如说这半年,中国重汽新能源重卡卖了啥水平?销量暴增220%!这种增速,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做到的,如果市场没需求,用户不买账,你再投资都没用。数据背后,说到底是产品确实有竞争力,而且顺应了环保趋势。
新能源重卡为什么能火起来?道理不复杂。一方面城市运输越来越讲究环保,比如城市渣土、物流配送这些场景,新能源车不污染空气,低噪音,地方政策还鼓励用。以前买柴油车的,换车他们也愿意多花点钱,省油还环保。另一方面中国的新能源重卡本身技术储备强,续航、安全、智能方面都升级很快。现在买这个车的用户,根本不用担心出毛病,车企的售后也越来越靠谱。
还有一块就是出口市场,这一点我特别佩服中国重卡企业的敢闯敢拼。就拿中国重汽来说吧,出口销量干到6.9万辆,市场份额超过44%,连续二十年行业第一。以前大家都觉得国际市场门槛高,进入难,其实中国企业这几年就是撸起袖子,苦干实干,才一步步打下这个局面。你看现在非洲、中东、东南亚,到处都能看到咱们中国商用车在干活。去年中国重卡出口已经创新高,今年上半年又是同比增长。中国商用车的国际竞争力,已经不是靠价格便宜了,质量也是杠杠的。
当然,行业里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过得云淡风轻。有些企业还处在亏损状态,比如江淮汽车、云内动力。原因多半还是产品升级慢、市场策略没跟上,内部管控费用压力大,这些都会拖后腿。但我觉得,只要整个市场气氛转暖、大家都在布局新能源和高端出口,这些“后来居上”也不是没机会,关键看人家自己能不能撸到底,及时调整。
再说说宏观环境,大家都在关心国家政策怎么走,整体经济基础稳不稳。其实最近几年,中国搞基建、物流、交通运输持续发力,商用车市场自然水涨船高。中国GDP能稳定在5%以上,经济基本盘还是扎实的。政府支持新能源车发展,企业能抓着政策红利赶紧转型,谁守旧谁就落后。现在你去地方政府,新能源货运车买卖都提速了,不光是补贴,还有金融、保险一堆配套,企业干起来就有信心。
中国商用车出海,这几年的模式变化也很值得一说。最早企业出口光靠“整车贸易”,就是把车卖到国外,发货就完事儿。后来大家发现,要在海外立住脚你光靠卖车不够,得在当地建厂,搞本地化生产。这样不但运输成本降下来,还能贴近海外市场实际需求,和当地客户对接更加顺畅。现在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在欧洲、东南亚建厂了,甚至开始参与当地的生态布局,有底气、有战略眼光。
全球碳中和趋势也是咱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的机会。欧洲、中东很多国家都要换清洁能源货车,政策驱动够狠,对中国企业来说就是市场窗口。我们起步早,技术成熟,做出口就更容易突破。很多企业都开始把新能源车作为重点板块,也舍得投入,研发和推广一步到位。其实这不光是赚份现钱,更是给今后卡位国际高端市场预留空间。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未来中国商用车在国际市场还有更大可能。
照现在这个形势看,新能源和出口业务就是中国商用车的双引擎。一方面国内城市物流、货运升级,新能源和智能化需求高涨;另一方面国外市场敞开大门,咱们自己能紧盯需求,打好技术和服务的牌。这种模式可以说是量变到质变了,不光销量持续涨,利润也跟着走。企业只要步子跟上,未来几年稳中有升是没跑的。
听行业里的人分析,现在商用车企业都想方设法压缩成本、提高效率、抓住市场,不再只是比谁卖车多,而是全方位发力。比如售后服务、金融方案、定制化产品,都是企业下一轮竞争的门票。谁能把客户用车体验做到极致,谁就能守住基本盘。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商用车行业肯定会越来越专业化、智能化、绿色化。新能源、智能驾驶、出海建厂、细分市场深耕——这些变化绝不是一阵风,而是真正的产业升级。企业之间也不只是你追我赶,更是合作共赢。上下游产业链条变长了,带动更多就业和技术进步。很多人担心新能源车会不会一阵子就降温,其实只要政策、需求、技术三条线一起走,对企业来说就是新机会。
最后说一句,中小企业也不用太焦虑。大企业吃到红利,小企业需要敢创新、敢试错。市场这么大,不怕没机会,关键是你得能及时改头换面,不死守老业务。商用车这个圈子,谁能看到未来,抓住转型机遇,谁就是赢家。
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商用车行业数据让大家吃了颗定心丸。潍柴挣钱多、中国重汽新能源重卡猛增、商用车出口走强,这些既是企业自身努力的成果,也是中国经济和市场大趋势推动的结果。只要企业头脑清醒,顺势而为,将来不光日子好过,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这一波行业复苏,很可能就是新一轮黄金周期的开始。企业、用户、整个社会都会因此受益。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