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博主花30万购买宝马摩托车仅行驶800公里就轮胎严重磨损,维权跨国上门结果品牌方推责让人忧心国内维权难题凸显

遇到狠人了!我一个朋友,去年花了差不多30万在某一线豪华品牌的4S店买了辆新车。回家开了一段时间,感觉轮胎震得不行。心想,真是心疼这车。结果一检查,轮胎就严重磨损,不到1000公里就快见底了。

我当时还以为自己用车不当,机械问题可能跟我没有关系。结果我朋友刚好懂点技术,他翻了下笔记,觉得这个磨损很不正常。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报告一出来,确实有问题——轮胎用料明显有瑕疵,属于质量缺陷。但这个结果一出来,问题就变得复杂了。

4S店就推说:你驾驶惯不好,可能路况差。我朋友一心想硬杠,问:你们不是说轮胎是原厂配置?怎么路况能磨这么快?他们很不耐烦,说:你要说硬件问题,就得找轮胎厂商。这让我朋友一时间火大,也懂了——他们把责任一推了之。

一位博主花30万购买宝马摩托车仅行驶800公里就轮胎严重磨损,维权跨国上门结果品牌方推责让人忧心国内维权难题凸显-有驾

不止如此,我朋友自己付了不少钱去换轮胎,光轮胎就差不多要一万元。在国内,找个维权渠道就像出门碰瓷,特别难。第三方鉴定机构都是怕惹事,不给正式报告。和4S店折腾了两个月都没个结果,只能自认倒霉。

(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说,你们觉得这事儿是买车就买了个麻烦?还是说,国内汽车维权太难?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那枚轮胎磨损得像是跟砂纸在战斗似的。想象一下,车子跑了800公里左右,轮胎就吃了亏。你说,谁的责任比较大?4S店、厂家、轮胎厂?哪个才是真正的背锅侠?

这次我还特意调研了一下,估算一下轮胎磨损的成本,百公里直接算,很大可能在1元左右。也就是说,轮胎耗损快,实效考虑,车的使用成本直线上升。这算个粗糙心算,但也能印证问题的严重性。

一位博主花30万购买宝马摩托车仅行驶800公里就轮胎严重磨损,维权跨国上门结果品牌方推责让人忧心国内维权难题凸显-有驾

事情还没完。更荒唐的是,车主在意大利米兰摩托车展,竟然背着半条磨损轮胎去找宝马总部。想象一下,披着国际范儿,站在那么多豪车面前,背着看惨不忍睹的轮胎,结果品牌负责人说:轮胎不是我们做得,找轮胎厂家去。我那朋友当场一愣。品牌都在说:这是合作的供应商,但不归我负责。这听着就像我不干了,让人觉得这位老板,都跑到国外了,还能这么甩锅?

我在想,宝马是不是觉得,轮胎是副产品,出了问题就推给供货商?可惜的是,原厂用的轮胎,是由合作伙伴供货,毕竟主机厂也没一直自己工厂造轮胎。这是我瞎猜的,没细想过这个角度。

网友们的反应像过山车。一部分觉得车主太硬核,30万的豪车还敢当面维权,跨国出门还不怕惹麻烦。另一部分则说:你找错对象了,轮胎不是宝马制造,你应该去找轮胎厂家。这里我得打个岔,假如轮胎厂在国外,要找谁?有个窗口期,普通消费者还真难找到轮胎厂的可靠联系方式。

这也让我产生一个疑问:在国内,维权真的那么难吗?第三方鉴定机构都忌惮,商家也善于甩锅。我朋友花了大价钱买车,出了问题后,感觉找维权并不容易。类似的案例不只他一人遇到。

(这段更跑偏了,先摆在这儿——只是想让大家知道,维权的路远没有想象中顺。)

一位博主花30万购买宝马摩托车仅行驶800公里就轮胎严重磨损,维权跨国上门结果品牌方推责让人忧心国内维权难题凸显-有驾

而且,这件事揭露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宝马作为品牌,难道就能像贩卖手艺的工厂一样,谁的问题都能甩锅出去?轮胎出了问题,车主只好找宝马总部。可车主会想,不就是相信名牌和品质才敢花大钱买的车?结果出现这种翻车,谁都不舒服。

有个细节我还记得,我刚才翻了下朋友圈截图,看到一个小哥说:这轮胎,一看就知道是‘二手货’模样。实际情况可能不是,但对比价格的话,市场上同价位同类车的轮胎品质实在差别挺大的。

我早就觉得,车子贵归贵,但用料和工艺确实差不少。尤其是原厂配件,就像我妈买的品牌指定调味料——其实就便宜货浑水摸鱼。你看,现在不少车损耗件都是合作供应商,最后谁也不好问。

到这,我又想起一个脑筋急转弯:如果轮胎厂在国内,这事还能闹这么大?我试着估算了一下,也就是几千块轮胎的事情,岂料却变成国际事件。也许,除了品牌影响力,最重要的还是责任感。这责任感在哪儿?

一位博主花30万购买宝马摩托车仅行驶800公里就轮胎严重磨损,维权跨国上门结果品牌方推责让人忧心国内维权难题凸显-有驾

——(这段先不跑题,姑且留个悬念)——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后续怎么走。我在心里猜测:一方面,宝马如果真能扛下来,给车主一个合理解释和赔偿,能挽回一些形象。另一方面,如果还是新人硬碰硬,估计未来买宝马的心里都得留个疙瘩——质量问题,还推锅。这大概也是国内投诉难、维权难的一个缩影。

你们觉得呢?如果你是车主,遇到这种事,会坚持到底吗?还是说,算了,找个便宜轮胎自己换?这事,没准还得看看,什么叫品牌责任感。我还记得那个修理工对我说:你这轮胎,平时没注意,二次营销做得不到位,出了问题自己担待。呵呵,他说得倒轻松。

六个问题:轮胎这事,未来能不能真正解决?还是只会变成我敢维权,别人不敢?你们觉得呢?

一位博主花30万购买宝马摩托车仅行驶800公里就轮胎严重磨损,维权跨国上门结果品牌方推责让人忧心国内维权难题凸显-有驾

---

来源:读嘉新闻 2025-11-6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