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速25km/h的国标电动车,为何能跑80km/h?
记者暗访南宁某电动车一条街,数十家门店公然提供“电机、电池、刹车全套改装”服务。 店员熟练地拆开一辆新国标车,更换控制器和电池线束,短短20分钟后,仪表盘依然显示25km/h,实际车速却飙升至80km/h。 “9月新规前抓紧改,之后就没机会了”,商家催促着犹豫的顾客。
软解:一张NFC卡的隐形提速
部分厂商出厂时预留“后门”,消费者花50元购买特定NFC卡片,贴近控制器感应区,10秒内即可解除限速。 车速提升至40km/h,仪表盘却无任何异常显示。
硬改:万元高端定制链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捣毁的“高端改装局”,为客户定制减震、刹车、电池系统。 单笔改装费超2万元,改装车时速突破100km/h,通过厢式货车夜间发往7个省市。
技术攻防战:新国标要求控制器与电池“互认协同”,控制器协议漏洞仍被黑客攻破。 有商家开发出可绕过检测的固件,宣称“北斗定位也查不出真实速度”。
北京外卖骑手张师傅算了一笔账:平台要求每小时配送3单,25km/h车速下,13公里通勤需31分钟,超时必罚;解限速至40km/h后,配送时间压缩至20分钟,日收入增加80元。
而普通用户的痛点更直白
“接送孩子上学,车重超70斤,25码连桥都爬不动! ”江苏用户李女士的吐槽引发上千条共鸣。
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直言:“限速25km/h是‘不骑车的人定的’,普通自行车冲刺都能超30km/h,逼用户违法提速,不如反思标准合理性”。
路面检查形同虚设
山东交警透露:全省电动车保有量超3700万辆,月均新增16万辆。 执法仅靠肉眼观察,无法识别“改速不改表”车辆,除非发生事故调取后台数据“秋后算账”。
源头追溯难破利益链
上海虹口区一起改装案中,电池作坊主黄某某翻新废旧电芯贴假标签,维修店庄某负责安装,代理商陈某某线上接单。 三方分工明确,改装11辆车获利25万元,最终仅判刑2年。
“您这车能解速吗? ”记者以顾客身份探访北京雅迪门店,销售员环顾四周后压低声音:“上完牌回来改,仪表盘显示25,实际跑45。 不解码的车? 三个月都卖不出一台! ”。
同样的场景出现在昆明:消防员暗访维修店,店主指着改装车坦言:“加个电池不算改! 速度上百公里的才算! ”。
全国上百个城市禁限摩,电动摩托车被纳入机动车管理无法上路。 用户王先生质问:“既要禁电摩,又嫌自行车慢,难道逼人用腿跑? ”。
广州试点外卖专用号牌试图破局,配送企业诉苦:“统一采购合规车成本翻倍,骑手为抢单仍私下改装”。
“专家说安全,车主问效率”这场争辩的终点,或许藏在一位网友的留言里:
“如果骑25码的车送孩子上学迟到,送外卖被罚钱,爬坡还要下来推车那安全标准的意义,谁来替我买单?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