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界”字辈的汽车,可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咱不说华为家那五兄弟手拉手队形,光是江湖上横空出世的“xx界”,就已经让人脑子里浮现出神秘武林门派聚首论剑的画面了。
画风略带点破次元,讲真,谁小时候没幻想过在现实生活中遇见个“xx界”?
结果在车圈真碰上了,一波接一波包围袭来,气势上一点都不怯场。
可别以为品牌名字取得酷炫、加上点“界”字,每天就能自动召唤粉丝打call,车圈比拼归根结底真刀实枪拼产品。
但咱们今天,先不聊谁能扛大旗,光扒拉扒拉这波“界宇宙”,你就能感觉到国产品牌对命名的执着和考试作文里的创新精神,说“野路子”都算客气,得加个“江湖气”。
一抬头,HEDMOS“示界”首先亮相,东风与Stellantis联手,下手就奔着新能源赛道冲,只等明年三月正式发货。
据说啊,这位选手不走寻常路,科技底子一半国产一半法系混血,“混血儿”这种设定本来就自带加分项,毕竟还打着“合资带出海”的算盘——走出去的中国范儿,能不能扛住考验,真有点看点。
但说实话,东风这几年新能源业务的存在感,咱要是给打分吧,也就及格线刚刚踩住。
这次法系技术控和自家供应链强强联手,说不好能成啥大风浪。
而且,HEDMOS这个名,摆明了不怕生僻字,前两个字母在心里绕一圈,每次看见都琢磨半天,这种冷门花活,给大家留点记忆点也不赖。
下一个出场的,是奇瑞控股旗下的凯翼炫界。
听这名字,小时候班里肯定有叫“炫轩”的同学,不炫怎么成天王?
炫界,主打的就是极致性价比,一句话概括就是“没钱也能上高配”。
其实凯翼很早就打起亲民经济型SUV的算盘,这牌子在大热门圈子里没引发太多水花,可资源整合扎实,就是低调赚钱选手那一挂。
只不过吧,中国车市场这么多年,谁还没见识过“低价高配”那一招?
你说国产车竞争卷不卷,定价策略眼花缭乱,普通消费者进4S店那叫一个眼花缭乱、选择困难症直接出大爆发。
但是“炫界”这个名字,却让人觉得天生有点带感,仿佛买完之后原地帅三分。
说到霸界,江西钧天机械这波操作,用“野路子”形容实在不过分。
人家是狠角色,直接以福特探险者为模板动刀子,明晃晃的合法改装,纯正美式肌肉范儿捣腾成“中国特供版”。
你说有多“与众不同”?一边喊着个性高端,一边用“美式基因”给自己贴金,朋友圈全是限量版大佬的既视感。
但问题也很现实,这些年中国车主对“合法改装”三个字的敏感度越来越高,谁都怕花钱买个雷,不小心被交警盯上就是分分钟“网红变网黑”大戏上演。
当然,霸界走的是细分市场,这个操作不看销量看圈层,倒也自成一派。
镜头再切到云界,深圳康湖新能源交通发展公司联合野马汽车等共同背书,主打智能汽车,但说到底到现在才刚露个脸,产品呢?全靠想象。
号称是智能新品牌,但让人一头雾水,云里雾里,不知道转头又冒出来什么新花样。
你说现在这年头,没新概念、没科技标签都不敢出来溜达了。
云界,一听这名就挺“软件工程”,像极了隔壁IT行业开大会的PPT,每一页都离不开“云”这个字。
可实际用户要的是什么?不还是得落地的车、管用的体验、扎实的售后吗?
“云”得再玄乎,咱还得等产品亮相才能知道这云彩背后藏的是彩虹还是大雨。
盘点到这,你是不是发现,“界”字辈的命名套路,显然有点内卷到极致的意味?
名字越起越像科幻片,实则每家心里都有一杆秤:品牌定位要有个性、市场切割要精准,还得抢先挂上点“高大上”的标签。
可谁又能料到,光有全名和故事,没点实际料,消费者那边秒变“老司机”——谁还没被画过大饼,车企套路看腻了。
往年练笔高考作文,多少人绞尽脑汁找个亮眼的标题,现在国产车企直接卷到现实中来,微博话题里都要玩出些花样才涨粉。
其实,把目光挪远点看,国产车品牌这几年就跟玩“谁是卧底”似的,高低端路线分的明明白白,定位各有侧重,但到头来,买不买单,最终还是得看产品“三板斧”:
技术底子怎么样,外观造型够不够出挑,新手体验还有没有用户友好,没人真在乎名字背后藏着哪路神仙。
当然啦,名字好听也不是原罪,谁不想在车流中鹤立鸡群、分分钟成为马路最靓的仔?
但和配置、性价比、售前售后、能不能保值、开起来顺不顺手相比,这些花活只能算点缀。
要是本质没提升,就怕到时候落得个“叫响没用、销量糊涂”的尴尬。
话说回来,国内车市就像一个选秀现场,从十几万开外到三四十万区间,入场券都靠实力说话。
一边国产龙头加大研发,实力选手扶摇而上,另一边则是想走捷径靠噱头混个眼熟。
但消费者普遍理性,谁家真的厚道、谁是真的镶金掺水,舆论自有点评,谁也骗不过“群众的眼睛雪亮着呢”。
再聊聊“野路子”这个词儿,有人觉得是打脸,其实未必。
原创玩法,跨界合作,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划出自己的地”,但真要做出成绩,还得脚踏实地。
你别说,这种命名里混搭点潮流、混点未来感,还挺对新生代胃口,其实厂家也就是“用尽洪荒之力只为你回头一看”,不过这角色扮演玩得久了,没点真本事很快就原形毕露。
市面上一抓一大把的国产新势力,也不乏像“云界”一样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结果留下一地鸡毛、车主哀嚎。
但也别太悲观,凡事都有“黑马潜力”,关键是谁最先跨出伪创新的自我陶醉圈,把产品力卷到实际体验上去。
说到底,汽车又不是到货娱乐快递,养一辆车是家庭刚需,务实才是硬道理。
名字能说明什么?能,是第一印象,更是品牌赶路的名片;不能,是用户选择的锁定票。
很多时候,大家关注的,无非还是口碑与体验。
当大家都在喊“xxxx界”,其实有多少人真为那个“界”字情怀买单?
不如少点套路,多点真诚,毕竟“花里胡哨”没人嫌弃,但还得经得住时间检验。
有段子手调侃:“现在的车名都快赶超国风小说了,说不定下回该出个‘梦界’、‘幻界’啥的,主打就一个‘听说过没见过’。”
玩笑归玩笑,可行业那些套路玩家,卖得了“界”,最后兜兜转转还是要卖产品。
反正,市场这么大,谁都想分杯羹,有些圆梦成功,有的成了浮云。
咱就看着,各自努力罢。
有人可能问,为什么这么多新品牌扎堆起名热衷“界”字?
归根结底背后透着点不服输、敢试错的“自主基因”,还真是一种时代气质。
放眼望去,国产品牌一茬接一茬,“界”字家族大有一统江湖的架势。
但究竟哪一个能封神,起码得等车真跑上路,再由时间抉择胜负。
最后,你觉得现在这类“界”字辈车名,是创新灵感,还是噱头使然?
欢迎打开脑洞,一起来聊聊,哪个“界”最能代表你心中的中国汽车品牌。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