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这几年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尤其是奇瑞,最近在造型设计上又整出新动静,说实话,我是打心眼里觉得他们干得漂亮。
你看这次“奇瑞造型日”,不仅是自家的秀场,还联合了国内外一堆大咖、高校、协会,把中国汽车设计喊成了世界级的事儿。
以前咱总说自主品牌跟着人家走,现在是真正开始让世界看见中国汽车之美了,这背后的门道可太多了。
首先要说说美这事儿。
美这玩意吧,不是说你简单画个好看的外壳就算完事了。
美需要识别,得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味道。
你放眼世界,各国汽车都在卷设计,德国的精致,日本的细腻,美国的霸气,都有自己的调性。
中国过去一直在模仿,现在终于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就像那位宝马前副总裁讲的,“新型汽车美学必将在中国诞生”,这不是谦虚客气,这是对中国汽车这几年疯长的底气的认可。
中国已经不是只会造便宜的车了,咱现在要造有灵魂、有故事的车。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奇瑞的造型团队。
现在的奇瑞,国内外一共十个造型中心,上千人的设计师团,光是这阵仗就能看出他们有多重视设计了。
你说人才最重要,这话一点不假。
过去咱们吃亏就吃在设计师不够国际化,不够年轻,也不够多元。
现在奇瑞直接把世界各地的设计师都揽过来了,大家一起碰撞,做出来的东西才有新意。
不同品牌定位也不一样,什么“卓”、“值”、“悦”、“野”、“趣”、“睿”,全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他们不是胡乱拼凑,而是有体系、有思路地做差异化。
这就是当下中国车企的实力展现。
再看奇瑞这些年推出的新车,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饰,确实比以前精致了很多。
像捷途纵横G700,拿了那么多世界级设计大奖,证明咱中国车已经不输国外品牌了。
很多年轻人买车,看第一眼就看颜值,奇瑞就是抓住了这个点。
其实这背后靠的是设计与技术的协同,他们不是搞个纯美学的东西出来,反而特别强调技术和用户需求结合,设计变成了技术最好的表达方式。
比如新能源车,怎么突出技术符号、怎么让造型更环保、更可持续,奇瑞都在琢磨。
这次论坛上还有一大亮点,就是校企合作,奇瑞和十所高校联合成立了“艺术开阳实验室”,不仅挖掘人才,还让学生有机会实习实践。
有些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懂汽车,其实只要你给他们舞台,给他们机会,他们能干出让你大跌眼镜的活儿。
奇瑞还联合各种比赛,全球大学生设计大赛,几百所院校上千份作品,这么多年轻人参与进来,热情和创意就不是一句空话。
获奖的还能直接实习甚至入职,这才是真正让人才有奔头。
这种做法,是推动中国汽车设计生态进化的关键一步。
以前咱们总说缺设计师,现在你看,主动培养、主动发现,人才池子越做越深。
说到设计理念,奇瑞有三大原则:“造型不惊艳不立项”、“设计支持品牌向上”、“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三条就是让设计和品牌战略高度捆绑,做出来的产品才有灵魂、有持续性。
有了思路还得有方法,他们又搞出六步设计法,从品牌DNA到顶格对标、用户共创,再到极致细节、情绪价值、专业评审,你会发现他们设计不是拍脑袋,是一套系统化流程。
尤其是共创这块,什么用户、经销商、供应商、媒体都拉进来,让设计能够反复打磨。
像捷途品牌,设计方案几乎每一个都是大家一起讨论出来的。
以前咱做产品,总喜欢领导拍板,现在流行用户参与,设计一遍遍改,就是为了做到“不美不定版”,设计没遗憾,这种流程保证了作品质量,也贴近市场。
让我感触还有一点,就是中国文化的融入。
这几年大家都在讲国潮、讲东方美学,其实奇瑞在设计上早就下了功夫。
比如新款QQ,既有现代潮流,也有中国文化元素,东方美学和全球审美结合,展现咱中国人的智慧和自信。
现在中国车企开始懂得讲故事了,通过设计把文化和技术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技术赋能+文化共鸣”逻辑。
像高端车,就强调文化溢价,把东方符号转化成高端设计语言,质感和工艺也拉满。
你看风云A9L,智能化设计跟用户全场景需求结合,星途瑶光C-DM全球版,直接把“亚特兰蒂斯光之美学”用在车身上,流线型、钻石切割、贯穿式大灯,视觉上科技感、豪华感全都有,这就是中国品牌的底气。
当然了,中国车企想做全球化,不能只顾自己得意,还得照顾各国的审美差异。
你别看欧洲喜欢简约科技,东南亚喜欢时尚运动,每个市场需求都不一样,奇瑞就很聪明,提出来“全球本土化+文化适配”,区域市场调整设计细节,全球统一技术平台,设计之美也能符合不同地方的审美,这才是真正做品牌的格局。
你比如飞鱼底盘、鲲鹏动力,技术一体化,但造型又能根据当地做“小改款”,让更多人接受中国车。
整个活动我觉得最打动人的还是那种自信和开放。
什么叫自信,就是你跟世界顶级设计师、学者面对面谈设计,敢把自己的理念拿出来讲,还敢请他们来点评。
奇瑞不是搞闭门造车,他们愿意把设计理念、流程甚至团队构建,都摊开了跟大家分享。
这种开放的心态,是中国汽车行业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你再看整个论坛,从内部交流到公众亮相,到全国瞩目,这种进步是一步步来的,不是一蹴而就。
这种持续发力,让中国汽车从“造得出来”到“造得漂亮”,再到“造得有文化”,现在咱已经可以说是“Design in China”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给人代工的角色。
其实我一直觉得,中国汽车设计的突破,有三个核心因素:技术进步、人才集聚、文化自信。
技术是底座,没有技术啥也白搭;有了技术你得有设计师,奇瑞这些年招兵买马,联合高校,培养新一代人才,才有底气搞原创;最后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咱中国人总算不再觉得外国的月亮圆,开始用自己的文化讲自己的故事。
你看国外品牌,什么德系、日系、美系,其实都是用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赋能产品,咱中国也应该这样。
奇瑞这次算是走在了前头,把文化、技术、设计、用户全串起来了。
最后我想说一下未来。
中国汽车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供应链完善、技术发力、设计创新,整个行业开始有质变。
奇瑞造型日不是说搞个热闹活动就完了,而是代表中国车企主动发声,主动与世界对话。
以后中国汽车走向全球,不管是外观还是内核,都会越来越有中国味。
中国汽车要做的不仅是“造好车”,更要“造美车”、“造有故事的车”。
这才是咱们在世界汽车舞台上的立足之本。
奇瑞这波是真的很有代表性,他们不是一家公司在努力,而是联动整个行业、整个教育链条、用户生态一起进步。
大家一块儿做,才能让中国汽车造型不只是跟着别人学,而是真正引领世界。
可以说,中国汽车设计的春天已经来了,不用再羡慕谁了。
只要坚持技术创新、持续培养人才、深挖文化底蕴,未来中国自主品牌一定会把汽车造型做到世界最前沿。
所以,咱们中国人买车不用再只看国外品牌了,看奇瑞、看比亚迪、看长安、看吉利,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已经有了自己的设计美学,自己的文化故事,自己的技术标杆。
相信再过几年,世界说起汽车设计,不会再只提德国、日本、美国,一定会有中国的名字,而且是响当当的。
中国汽车之美,已经不再是梦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