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初学车那会儿,脑子真是让门挤了。隔壁老王说他表舅的同事在驾校有熟人,两千八包过,科一到科四全程不用操心,练车时间管够,考试稳过。我一听,哎哟这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VIP服务?立马掏钱报名,心里美滋滋,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
结果呢?现实直接给我上了一课——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话搁在驾培行业,那是真·血泪教训。
刚考完科目一,屁股还没坐热,教练就开始“温柔提醒”:“兄弟,你报的是基础班,科二每周只能练两次,每次十分钟。”我一听懵了,十分钟?我连倒库的边儿都摸不着就得下车?我问当初中介不是说“全程无忧”吗?教练笑得跟朵花似的:“无忧是无忧,但你想多练?那得加钱,模拟器一小时三百,场地加练一次两百,现金结算,开发票得另算。”
好家伙,这哪是学车,这是进赌场了?步步是坑,环环加码。你以为交了两千八就完事了?后面等着你的,是**“隐形收费三连击”**:练车加时费、模拟考场费、VIP通道费(说白了就是插队考试,多给钱就能早点考)。一圈下来,我身边好几个哥们儿,最后实际掏出去的钱,清一色六七千起步,有的甚至奔着八千去了。
你说气不气?更离谱的是,有些驾校压根就是“快闪店”模式——租个破场地,雇俩退休司机当教练,收一波学费,等学员发现不对劲想维权,人早就卷款跑路了。红网之前就曝过,不少“包过驾校”连营业执照都没有,属于典型的无证经营+虚假宣传,专割信息差的韭菜。
以前驾校为啥吃香?因为信息不透明啊。啥时候考试、考啥题、路线有啥坑,全靠教练口口相传。你不懂,他就拿捏你。但现在?科目一科目四题库全网免费,APP刷题比驾校发的资料还全;科二科三的路线,抖音、B站一堆UP主实拍教学,连哪个点打几圈方向盘都给你标得明明白白。你说这“信息差”的红利,还能吃几年?
再加上现在各地车管所推“智慧驾考”,考试流程全透明,人脸识别、GPS轨迹监控,想靠“关系”帮你过?门儿都没有。你练得再少,只要考试达标,照样过;你塞再多钱,操作不规范,照样挂。这下好了,套路失效,镰刀生锈。
学员也不是傻子,被割几回就清醒了。要么直接花大几千找正规驾校,一价全包,明码标价,省心省力;要么干脆自己琢磨,找个靠谱陪练,按小时付费,灵活自由。反正谁还愿意踩那“两千报名,六千拿证”的坑?
所以你看,那些靠“低价引流+层层加价”活着的驾校,现在日子能好过?学员少了,投诉多了,监管严了,倒闭潮自然就来了。这不是行业不行了,是烂玩法被淘汰了。
说到底,学车不是买菜,图便宜最后往往更贵。驾照是安全上路的门槛,教练教的不只是技巧,更是对生命的敬畏。要是连这个都敢拿来当生意割韭菜,那关门大吉,真的一点都不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