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还是厚道?理想i8纯电SUV定标宁德97.8kWh,真相藏在哪
01 我有点懵,朋友圈刚刷到理想i8那一波官宣,有人说定价全线下调送福利,车还能超充,APP评论区全是“省钱真香”,但也有人不看好,说为啥要全系都用宁德时代97.8千瓦时电池?问我,这到底是降本还是厚道,是不是有隐情?
我朋友前几天正好定了台i8。下单前拉我喝咖啡,愣是从改款史、动力方案聊到保值率,搞得比买房还严肃。一问才知道,纯电SUV他最怕两件事——续航跳水、核心件不透明。
今天我们编辑部就用老法子聊明白这事:电池规格、配置统一、价格变动背后的门道,值不值得上车。
02 先说大变化。理想8月5号把i8所有配置统一了。得,原来三款车:Pro、Max、Ultra,直接整合成Max做标准。价格从34.98万降到了33.98万,还顺带白送一万块的铂金音响。娱乐屏成选装。官方留言区一片喝彩,实际怎么算呢?
说人话就是,本来不同配置那点差别,都变成了加价选的小件。重要的动力和电池,统统“标准件”了。这波操作,其实不少厂家都玩过。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底层三件套是不是缩水。理想选的宁德时代97.8千瓦时三元锂,这个基本不是简配能省下来的。毕竟行业里三元锂一向扎实,也贵。明码标价砸下去,全系标配,唯一变量就成了外设。
我最怕的那种做法,是厂家嘴上“送福利”,实际把核心零部件偷偷换掉,然后用一些花瓶配置吸引眼球。理想至少这次没玩猫腻。
03 但问题来了。为啥理想不玩组合拳,比如入门小电池+高配大电池,让预算弹性拉大?其实,这招曾经通用在油车时代还挺常见,比如老大众的“高低功率发动机”、丰田的油混多版本。理由很简单,给用户多点选择,也方便后期刺激销量。
可新能源不是这样。我们编辑部拆过不少品牌的动力总成。电池组和控制单元,只要一规格,成本最容易被压下来。批量采购甩开订制,回头二手车市场也省心。不像早年国产纯电,各种杂牌电池、电机混着用,保值率直接扑街。你真要挑刺,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用同一套电池,但理想押宝宁德时代,放在当下大环境,起码“稳”字当头。
而且,5C超充的三元锂不是闹着玩的。什么意思?简单讲,充电快,夏天高速服务区排队都能抢先走人。以前我们编辑部去西北自驾,碰到某品牌1C磷酸铁锂,急着跑下一站,结果充一个多小时还没满。自从用上支持高倍率充电的,几十分钟喝口水回来,电基本也上来。体验完全不是一回事。
04 顺便说说价格。新车首发是今年7月29号,还没两周,理想i8 Max统一配置,实际售价降了一万,音响随车送,娱乐屏选装。很多人说这肯定是销量不行,但公开数据,小订用户三万起步。先不论最后能交几单,这节奏,对比隔壁品牌定金锁单、品控崩盘的,都算是“正常水准”了。
不过我劝各位别太盲目。厚道归厚道,你得看自己的用车场景。大电池最大的好处,是续航和后期衰减慢。但你常年不过300公里短途通勤,这个级别可能就溢价了。等于买了高配饭卡,每次就喝杯水,值不值得,得算算。
打个比方,统一大电池有点像老式食堂搞定食套餐。你想简单、实在、不瞎折腾,确实省事。啥都想自己挑、想砍预算的,就不一定合胃口。咱得承认,这条路有利有弊。
05 我还必须吐槽一句。现在纯电新车玩“配置简化”,很多其实是被供应链倒逼的。你看行业标准,GB 9743-2024给一些关键零部件留的余地并不大。大家能折腾的,就是外观、音响、娱乐那点花活。核心动力部分,要想出幺蛾子反而难。
之前有读者说,厂家只想着省钱,用户没得选。我倒觉得,配置做加法容易,做减法却得下狠心。你家厨房东西越多,越容易囤一堆用不上的娃娃菜。理想这次就是下了一个狠决定:‘咱啥都不花哨了,主菜全员一致,甜点你自己挑’。优点显而易见,至于缺憾,还得看需求。
好了,老话一句,买大件别跟风,算好自己的账,先想清楚真正要啥。这才是理想i8这波变阵的核心价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