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那个愣头青,4年前说要一个打十个,如今让对手没话说

这也太能吹了吧?

四年前发布会,吉利星瑞喊出一个打十个的时候,我旁边一哥们直接笑出了声。也难怪,那时候的家轿市场,德系日系牢牢把控着话语权,大家习惯了1.5L自吸配个塑料感满满的内饰,偶尔给你个大屏都得感恩戴德。一个国产车,上来就说要颠覆,听起来确实像个笑话。

可谁能想到,这句有点中二的口号,居然不是吹牛。四年后的今天,回头再看星瑞这小子,简直是把反转剧本写成了现实。销量、口碑、体验,活生生打出了一片天。你要问我它到底怎么做到的?别急,咱今天就用拉家常的方式,把这事儿给你聊透。

吉利那个愣头青,4年前说要一个打十个,如今让对手没话说-有驾

第一次见到这车实物,我心里就嘀咕,这尺寸不对劲啊。长4785mm,轴距2800mm,这数据往一堆A级车里一放,简直就是班里那个发育过猛、比老师还高的男生。家里的老人坐进后排,那表情明明白白写着满意俩字,什么空间焦虑,当场治愈。这手降维打击玩得,一开始就没给对手留活路。

外观没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前脸端庄稳重,有点像个穿上西装准备去相亲的小伙子。你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但也说不上惊艳,可就是这种感觉,让它能被大多数家庭所接受。设计师可能是想明白了,家用车,首先得让家里LD点头。侧面的线条倒是有点博瑞的影子,溜背玩得很顺溜,B柱后面那条上扬的腰线,挺提神的。

不过内饰这块,就有点意思了。那套高级灰配游艇蓝的颜色,第一眼看上去,嚯,高级感来了。但你开上个把月就知道了,尤其是那个翻毛麂皮的材质,摸着是真舒服,可也是真的不耐脏。我开过一台三千公里的试驾车,仪表盘和中央扶手那块,已经被汗手盘出了包浆。方向盘和空调按钮的塑料感也还在,跟那个科技感十足的飞机档把一比,总感觉有点货不对板。

吉利那个愣头青,4年前说要一个打十个,如今让对手没话说-有驾

当然了,这些小瑕疵在它的动力总成面前,好像又没那么重要了。那台2.0TD的发动机,140kW、300N·m的数据,塞进一台家用车里,简直就是犯规。配上个七挡湿式双离合,日常开起来那叫一个爽快。你想超车,油门踩下去就有,根本不用像某些车一样,得提前预判半天。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电动车零百加速都进3秒了,这6.7秒不算快。但别忘了,这是一台十三四万的油车。你让那些还在用1.6L、1.5L发动机的同价位合资车来比比?它们连尾灯都看不到。这台发动机的底气,不光是起步那一下,更重要的是中后段的再加速能力,高速上跑到120公里/小时,深踩一脚油门,动力照样源源不断。这种从容,是那些小排量发动机给不了的。

吉利那个愣头青,4年前说要一个打十个,如今让对手没话说-有驾

这动力甚至让一些人觉得过剩。就像你办了张健身房的豪华年卡,虽然大部分时间只用用跑步机,但偶尔想玩一下那些复杂的器械,它也能满足你。这种我能不用,但不能没有的感觉,恰好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驾驶感受上,星瑞开起来有很浓的沃尔沃味儿,这得益于CMA架构的底子。底盘很紧致,悬挂的调校很有韧性,过减速带干脆利落,没有多余的晃动。高速上开起来特别稳,不会有发飘的感觉。NVH也做得不错,风噪和胎噪都抑制得很好,关上窗户就是另一个世界。这些看不见的地方,才是最体现一个车企功力的地方,也是星瑞能跟合资车掰手腕的底气所在。

当然,槽点也不是没有。那个麂皮内饰的打理问题就不说了,强迫症患者建议直接绕开。动力强,油耗自然不会太低,市区里堵车,表显油耗上九升甚至十升也是常有的事,对油价敏感的家庭,买之前得掂量掂量。

吉利那个愣头青,4年前说要一个打十个,如今让对手没话说-有驾

智能化方面,该有的也都有,车机支持OTA升级,功能一大堆。中高配甚至给了个7.5英寸的全彩HUD,开车的时候确实方便。就是那个车机系统的操作逻辑,还是有点工程师思维,有些常用功能藏得比较深,得花点时间适应。要是能换成现在主流新势力那种简单直接的交互方式,体验会更好。

回过头来看,星瑞的成功,其实就是用最朴素的道理,做了一件最难的事:在别人减配的地方,它加料;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它下功夫。它就像那个有点偏科,但强项又特别突出的学生,虽然在一些细节上还有提升空间,但凭借着越级的动力、空间和底盘质感,硬是在竞争最惨烈的市场上杀出了一条血路。

吉利那个愣头青,4年前说要一个打十个,如今让对手没话说-有驾

所以,你觉得星瑞是真材实料打动了你,还是那个一个打十个的故事让你记住了它?评论区聊聊吧,在你心里,有没有那么一款车,让你觉得外表低调,开起来真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