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几年前凯迪拉克CT4刚上市时,厂方一副“我就是美系后驱性能代表”的架势,定价21.97万起,定位直指宝马3系、奔驰C级。当时很多人觉得这车有点意思,但也只是看看。现在呢?在部分地区,这台原价20多万的豪华品牌后驱小轿车,裸车价干到13万出头,连轩逸都得侧目。
这价格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今天我们聊点实在的。
CT4为什么突然跳水这么狠?
先讲背景,别光看便宜就激动。
2021年凯迪拉克全年销量是23.3万辆,2022年掉到21.5万辆,2023年再降到18.3万辆。今年前五个月累计销量仅6.2万辆,按月算还不到1万辆。简单说就是:“不降价,活不下去”。
这不是凯迪拉克一家在挨打,是传统豪华燃油品牌整体都在被新能源“围猎”。一个20多万的后驱车,在Model 3、比亚迪汉DM-i面前毫无配置优势,空间也谈不上宽敞,智能化更是硬伤。你不降价,就只能等着库存越积越多。
所以,CT4跳水,不是疯了,是不得不清仓。
“3系平替”?这车到底能不能打?
很多人拿CT4和宝马3系320Li做对比,毕竟它俩同为2.0T后驱,尺寸也接近。但CT4一开始卖不过3系,不是产品不行,而是“门槛高但标签不够硬”。
可现在,价格打下来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先看动力数据:
• 凯迪拉克CT4:2.0T发动机,237匹马力,350牛·米,匹配8AT,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6.9秒。
• 宝马320Li:2.0T低功率版本,156匹马力,250牛·米,0-100km/h为8.1秒。
这里不用拐弯抹角,CT4在动力数据上是碾压320Li的,尤其在中后段再加速时,动力储备明显更充沛。实测体验中,CT4的油门响应并不激进,但线性感很好,适合开着“玩味”。
再说操控:
我自己在上海天马山赛道试过CT4三圈,底盘质感是这个价位少见的水准。麦弗逊前悬+多连杆后悬配合接近50:50配重,让它在连续弯中表现得既稳定又灵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原厂标配后桥限滑差速器,不是装饰件,真能让你在出弯时多一点稳定性,少一点打滑。
而反观宝马320Li,虽然调校依旧精准,但舒适性妥协较多。特别是入门版本,为了照顾日常家用,底盘更偏软,悬挂反馈没CT4来得直接,攻弯时的回正速度稍慢,驾驶乐趣确实差点意思。
空间、智能、舒适性:CT4的短板不能装看不见
CT4并不是完美的产品,它的几个短板需要提前说清楚。
空间表现:轴距虽说有2763mm,但车身设计比较紧凑,后排空间明显偏小。我身高175cm坐进去,腿部空间基本贴膝盖,头部也不算宽裕。如果家里有身高180cm以上的朋友,那后排坐着会有点憋屈。
隔音表现:这也是很多试驾者反馈的问题。CT4在城市路况下隔音尚可,但一旦上了高速,胎噪和风噪就会变得明显,尤其在风大的天气里,门缝、A柱位置的“风切声”还是比较清晰的。
智能化配置:CT4的中控系统确实有点跟不上时代,界面UI老、响应慢、功能少。你别指望有什么高级智能语音、车机互联,甚至连CarPlay都偶尔卡顿。而这个价位的新能源车,已经在卷8155芯片、15寸大屏、L2+级辅助驾驶了。
那到底适合谁买?
说实话,CT4不是一辆“全能型家用车”,更像是一种“爱好者特供”。
适合谁:
1. 热爱驾驶的年轻人:尤其对“后驱”、“平衡配重”、“限滑差速器”这些词有点感觉的朋友,CT4绝对是你能买到最便宜的正统后驱性能车之一;
2. 已有家庭用车,买第二台玩具车:家里已经有SUV或MPV,这台车可以作为通勤+偶尔周末“跑山”的工具,既解压又过瘾;
3. 预算有限但想尝试豪华品牌:13万买凯迪拉克,有品牌、有动力、有驾驶质感,比花16万买思域高配版更“有面子”。
不适合谁:
• 对后排空间有要求的家庭用户;
• 追求高智能化交互和语音操作的“数码党”;
• 把车辆当成“移动沙发”的舒适派。
写在最后:捡便宜可以,但别冲动
现在这波CT4大降价,有点像苹果清库存iPhone SE——技术成熟、性能可靠,但设计和体验已经跟不上潮流。如果你了解它的定位,接受它的缺点,愿意享受它的操控快感,那13万落地绝对值。
但别忘了,CT4本质上是一款两年前的产品,降价带来的“性价比红利”终究是短暂的。再过半年,库存一清完,CT4可能就和“13万后驱豪华车”这句话一起,变成车圈里的都市传说。
所以,如果你在犹豫,一句话总结:
想买,就趁早。再犹豫,它就真没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