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咱先别聊别的,来看个好玩的榜单。
全球汽车保有量排名,猜猜谁第一?
没错,咱中国,3.19亿辆,把第二名老美的2.83亿辆给干下去了。
这数字往这一摆,是不是感觉腰杆都直了?
民族自豪感瞬间拉满。
但你掏出计算器,拿这个天文数字除以14亿人口,嘿,乐子就来了。
算出来的人均保有量,千人235辆。
啥概念?
就是四个人里还凑不齐一辆车。
再扭头看看老美,千人快900辆了。
人家那才叫真·车轮上的国家,出门扔个垃圾都恨不得踩一脚油门。
这么一比,咱们这个“总分第一”,是不是有点“偏科”的味儿了?
这事儿就特别拧巴。
一方面,我们用几十年时间,把一个自行车王国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这速度,堪称奇迹。
另一方面,我们的路跟不上车的疯涨速度啊!
数据不会骗人,咱们每公里公路摊上的车,是美国的2.7倍。
这话啥意思?
意思就是为啥你每天早上堵在环线上怀疑人生,答案就在这儿,路就这么几条,铁疙瘩却越来越多,可不就成了大型停车场么。
所以这个第一,是个“甜蜜的负担”。
它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肌肉,也摸到了自己的软肋。
不过,咱们中国人骨子里就不是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
燃油车这条赛道,咱起步晚了,是跟跑的。
那新能源呢?
直接弯道超车!
现在满大街窜来窜去的绿牌车,就是咱们给这个拥挤的时代开出的一张新药方。
你堵你的油,我充我的电,咱们不在一个次元里玩儿。
中美这对“欢喜冤家”先放一边,咱们开个传送门,去欧洲那帮老钱国家溜达一圈,看看他们是怎么玩车的。
你以为意大利人天天开着法拉利炸街?
想多了。
罗马那千年古城,路窄得跟羊肠似的,开个跑车进去,剐一下都得心疼半天。
所以人家满大街跑的都是菲亚特500那种“小不点”,屁股圆滚滚的,在石板路上钻来钻去,那叫一个灵活。
再看德国佬,就更精神分裂了。
左手握着不限速高速的方向盘,享受着人类机械工业的巅峰;右手呢,却在焦虑地找充电桩。
他们那儿的充电桩数量居然比加油站还多。
这种一边怀旧一边奔向未来的拧巴感,也就严谨的德国人能搞得出来。
最后必须得聊聊日本。
他们是真没钱买车吗?
当然不是。
但你随便在东京街头抓个上班族问问,他大概率会告诉你,有全世界最准时、能把你送到任何一个角落的地铁,我为啥要自己开车去公司添堵?
车,在他们那儿,越来越像个“周末限定”的大玩具,而不是每天都得伺候的“爷”。
你看,一个简单的汽车保有量,背后门道多着呢。
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地理、文化的X光片。
美国人的皮卡是开拓精神的延续,意大利人的小车是生活智慧的体现,日本人的K-Car是对空间的极致利用。
绕了一圈回来,再看咱们自己。
3.19亿这个数字,只是一个起点。
未来的路怎么走?
是继续朝着“人均一辆”的美国梦狂奔,直到把城市变成钢铁森林?
还是学学东京,把公共交通织得更密,让不开车成为一种更酷、更从容的选择?
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
但方向盘,确实握在咱们每一个人手里。
各位老铁,堵在路上的时候,不妨也琢磨琢磨,咱的下一站,到底想开往什么样的未来?
评论区里,等你开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