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挥刀砍电动车补贴,为何特斯拉反倒能笑到最后,独霸市场?

买电动车还是燃油车?这问题搁以前,你可能还会琢磨琢磨,但现在,这简直是摆在美国人饭桌上的头等大事,不纠结都不行。

就在九月的最后一天,现任总统特朗普大笔一挥,那个香喷喷的7500美元联邦补贴,没了!说没就没。这记重拳,让整个电动车圈子都感觉后脑勺发凉。其实这风早就吹出来了,七月份那会儿,特朗普签了个被大家戏称“大而美”的税改方案,里面不光要砍电动车补贴,甚至连那些费油的“油老虎”车企,罚款都给免了。

这操作,直接就把特斯拉老板马斯克的火给点着了。马斯克一点不客气,骂这法案简直是“令人作呕的丑恶行为”。特朗普那边嘴皮子也利索,立马回怼马斯克是“史上最大的补贴受益者”。

大佬们吵架咱先不管,老百姓的反应才叫一个真实。为了薅上政策最后一根羊毛,一场电动车抢购潮说来就来。光是八月份,美国电动车销量就干到了惊人的13万辆,涨了差不多两成。这绝对是各家车企最后的政策大餐了,但谁都知道,酒足饭饱之后,恐怕就是销量的悬崖式下跌。

特朗普挥刀砍电动车补贴,为何特斯拉反倒能笑到最后,独霸市场?-有驾

补贴一断,神仙也得乱

明面上看,补贴没了,对整个电动车行业,尤其是领头羊特斯拉,绝对是一记闷棍。毕竟,谁买车平白无故多掏7500美元,心里都得咯噔一下。

华尔街那帮分析师算盘打得飞快,摩根大通说,这政策一停,特斯拉一年可能要少卖12亿美元的车,这差不多是他们2024年预测利润的17%。资本市场更直接,消息一出,特斯拉股价咣叽一下就掉了快10%。

看起来,一场灾难就要来了。但你要是拨开这层迷雾,往深了琢磨,嘿,你会发现个有意思的事儿:这补贴没了,对特斯拉来说,说不定还真是个好事儿。

特朗普的刀,砍向了谁

这话怎么说?你想想,这场突如其来的“休克疗法”,可不是所有人都平等地挨这一刀。当补贴的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眼就能看出来。

特斯拉的底气在哪?是它吭哧吭哧干了这么多年,靠着几百万辆车的量产经验,硬生生砸出来的成本优势。电池技术、一体化压铸这种听着玄乎的玩意儿,还有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了它的一条护城河。这条河,又深又宽,让特斯拉理论上有了不小的降价空间,足以对付补贴取消带来的冲击。

但它的对手们,那日子可就难过喽。不管是福特、通用这些老牌巨头,还是Lucid、Rivian这些造车新势力,面临的完全是另一回事。

电动车和燃油车,虽然都叫车,但骨子里压根不是一个物种。传统车企那套生产线和供应链,想直接搬来造电动车?门儿都没有。说白了,这些老巨头搞电动化,一直都是三心二意的。

特朗普挥刀砍电动车补贴,为何特斯拉反倒能笑到最后,独霸市场?-有驾

一方面,他们不敢彻底放弃,也投钱搞研发,想跟上特斯拉的脚步。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怕电动车砸了自家最赚钱的“现金奶牛”——燃油车的饭碗。毕竟,燃油车那套东西成本早就收回来了,多卖一辆就是纯赚。

这种扭扭捏捏的态度,导致他们在电动车上技术投得不够,成本一直降不下来。这下好了,电动车补贴没了,油老虎罚款也取消了,这不就是给了他们一个继续“躺平”的完美理由吗?可以想见,他们会更愿意守着自己那摊燃油车业务。短期财报可能会很好看,但丢掉的,可是整个电动化的未来。

而那些新势力,比如Lucid和Rivian,处境更危险。为了保住那点可怜的销量,他们甚至说准备自己掏钱,给消费者补上这7500美元。他们心里清楚,没了价格优势,消费者可能扭头就去买燃油车了。可问题是,这两家公司自己还在烧钱亏损呢,这么干,跟喝毒药解渴有啥区别?

所以你看,这7500美元,对特斯拉来说可能只是少赚点钱的问题,但对它的竞争对手来说,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民主党本来想用补贴给其他车企续命,搞个百花齐放。结果特朗普这一搞,客观上帮特斯拉提前把赛道给清干净了。

美国人精明着呢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美国人不就喜欢大排量肌肉车吗?电动化是不是个伪命题?就算特斯拉把电动车市场全吃了,要是这市场本身就没多大,又有啥用?

这么想,可就太小看美国老百姓的务实精神了。历史是面最好的镜子,咱们把时间倒回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那时候,美国公路上跑的全是通用、福特他们造的那种又大又耗油的铁疙瘩。丰田、本田这种日本车,在他们眼里,就是廉价的“小破车”。

结果呢?两次石油危机,油价短期内翻了三倍,加油站排的队比贪吃蛇还长。真金白银的压力面前,美国人投票比谁都快,纷纷把自家的肌肉车扔了,转头就去买省油可靠的日本小车。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一夜之间就火了。直到今天,丰田在美国的地位和价格,那都是杠杠的。

特朗普挥刀砍电动车补贴,为何特斯拉反倒能笑到最后,独霸市场?-有驾

历史总是在重演。你现在去美国路上瞅瞅,连越南车企VinFast的车都开始出现了。这种主打性价比的牌子能被接受,再次证明了美国消费者有多实际。

结语

说回现在,特斯拉ModelY的价格,已经杀进了普通家用车的主流区间。它不仅更智能,而且在家里充电的成本,差不多只有加油的一半。就算没了补贴,把买车、用车的总账一算,它跟同价位的燃油车比起来,吸引力已经相当大了。

当然,美国充电桩少、长途充电不方便,这些问题确实劝退了不少人。但这恰恰说明,美国人不是天生就讨厌电动车,他们只是讨厌又贵又不方便的东西。

电动化,依然是整个汽车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可以肯定,只要电动车的价格足够香,产品足够好,充电桩越铺越多,销量超过燃油车只是时间问题。在这场终极对决里,那个已经手握成本优势、占了先发地位,还被对手的“神助攻”清扫了障碍的特斯拉,毫无疑问,将笑到最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