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红旗检阅车在国庆阅兵中走过天安门,大家都把眼光放在这辆车的国民品牌身上,但你可能没注意到,车底下踩着的轮胎其实是来自山东招远的玲珑轮胎。这一幕,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企业都能上的台面,而是中国制造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亮相”——脚踏实地,走到国家典礼的C位,这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
你要知道,玲珑轮胎曾经只是个只会修补旧胎的小厂,说白了就是在县城里勉强活着,全靠“缝缝补补”,和那些国际大牌根本扯不上关系。要不是有个人王希成,死磕轮胎行业三十多年,谁能想象出它现在能做到全球第六大轮胎厂商,年收入干到几百亿,产品卖到全世界。你回头看这条路,真的就一个词:硬气!
当年这厂子濒临倒闭,县里头都开始琢磨换活路,打算改成做手套,彻底甩掉轮胎。一堆厂长来了又走,谁都不敢担责任,大家眼里的“烂摊子”。轮到王希成来顶这个不讨好的差,他愣是咬定“轮胎不能丢”,拉上几百号工人,一点点凑钱上设备。那会儿,厂房是土坯,风吹墙皮掉,砸下去的钱资产也就五十万,还达不到人家大企业一年的折旧。生活别谈好过,维持生产都难。
这时候真的就是倔劲儿,一口咬定汽车行业终归得轮胎,别人都觉得玩不转,他偏要试一试。1987年,生死关口他们硬憋出几万套轮胎,产值一看才六百来万,利润也不过四十多万。这在今天看来就是个小作坊的体量,但在那个年代,居然救活了一个濒死企业,相当于区域里一颗救命稻草。
几年之后,同样的厂子已经连续好多年坐稳了地方第一,支柱企业说的就是它。县里珍惜得很,再到后头名字都不叫县轮胎厂了,“玲珑”招牌全国打响,从招远冒头,挤进烟台和山东工业的版图。小厂一跃跃成大厂,支撑起了地方经济半壁江山。
等新世纪一到,玲珑别说只做国内了,直接把厂开到海外。泰国有工厂,塞尔维亚有基地,产品稳稳出口欧洲、东南亚。数字最有说服力,二零二四年卖了八千多万条轮胎,全球第六,这已经是国际大牌阵营级别。尤其乘用和轻卡胎挤进全球前五,卡车胎也不是弱鸡,稳稳第六。你以为只供国内?海外销售都快占了一半,欧洲、美洲客户越来越多,真的是中国品牌到世界舞台正面刚国际巨头。
我们以前说轮胎,大多数只关心车子怎么跑,没咋在意轮胎技术。可新能源车普及后,天地变了。新能源车比油车重、动力更猛、胎噪更明显、续航受影响。这么一来,对轮胎提出的要求完全不一样:得抗住重量,得抗住扭矩爆发,噪音得降下来,还得减少滚阻提升续航。这些东西国际大厂琢磨多年,中国品牌过去真的不太行,但玲珑是把握住这波机会的。
它研发了专门针对电动车的SPORT MASTER e系列,有数据说能让整车续航提高8%,噪音也小、磨损防滑都全方面提升。以前轮胎只是“配件”没人搭理,现在变成了核心性能的中流砥柱。玲珑把技术做到了极致,这才是中国制造崛起的真正底色。
一提轮胎,不少人觉得是低端制造,门槛低、利润薄。但实际情况是,这行也一样内卷,不比手机和车企差。十年前,全国有六百家轮胎厂,到现在只剩两百家,洗牌洗得厉害。头部企业占市场越来越大,玲珑正是吃肉的那批。光是新能源配套,2024年卖了900多万条,占全国份额18%。你街上五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用的是玲珑做的胎!
同行也不省油的灯,赛轮、双钱这些老厂也都入场,卷爆了。赛轮批量给比亚迪提供配件,双钱还研发了专属品牌,产能大幅倾斜。国际大厂没闲着,普利司通往中国追加投资,米其林拿花纹和配方玩技术壁垒,大家都知道轮胎行业变天了,谁也不敢掉队。
但你能做到隐形冠军,靠的肯定不是侥幸,是内力。大家只看销量,其实真正厉害的是技术积累。玲珑把全球首个综合试验场建在烟台,不光能测耐磨度,还能搞胎噪和电车实验。技术壁垒立住了,再加上2016年上市拿到融资,2025年递表港交所,扩产速度杠杠的。品牌价值一连跳,快千亿了,而且和京东汽车打通销售渠道,线上线下一起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企业。
企业传承也不含糊,王希成退居幕后儿子王锋接班,年轻人敢折腾,又能接住父辈积淀,企业内外都搞活了。这种组合拳才是真的让一个地方小厂变成全球第六的动力源泉。
至于未来,说白了,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还在往上升。2025年,商用新能源可能卖九十万辆,重卡能突破十一万,增速八十%。这些车全用轮胎,玲珑跑赢大盘那不是空喊口号。目标直接指向全球前三,海外工厂投产不断,中国品牌有机会正面跟米其林、普利司通掰手腕。以前只能修补旧胎搭伙勉强活着,现在真能在新能源赛道蹭到巨头肩膀。
这种崛起不是偶然,更不是跟风,是中国制造内生驱动力的体现。玲珑轮胎的经历,就是我们看到的中国企业从底层逆袭世界顶级的具体缩影。从“作坊厂”变成技术强企,从修补跑到世界舞台,这就是咱们最想看到的中国故事,最值得骄傲的时代。
说到底,不管你在哪儿,看到路上跑的车,抬头一看轮胎,那一圈圈橡胶里就是中国人的拼劲和智慧。红旗车能开进天安门广场,底下踩的就是招远小厂的轮胎,这不是谁随便能做到的事,那是我们无数普通工人、工程师辛辛苦苦拼出来的底气。看到这,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就是国家的底子,也是我们中国制造迈向更高舞台的象征。
未来还会有哪些中国品牌掘起,还有谁能把家乡小厂做成世界级大企业,真的很难说,但只要保持这种不服输的劲头,啥事都能干,有啥难得倒中国人?我们拼的是一股劲,拼的是不认输,拼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和管理积累。今天的轮胎也许只是个例子,后头还有更多行业更新升级。总之,咱中国人,要有底气,要敢想敢拼,这就是我们最大的骄傲和自信。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