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城市街道刚刚苏醒,一抹流畅的银色身影已悄然驶过路口——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未来载具,而是九号公司即将于8月26日正式发布的智能电摩旗舰M5。作为九号M系列的巅峰之作,它凭借1950×770×1175mm的越级车身,刷新了市场对两轮电动出行的想象边界。从工信部亮相到全球发布会倒计时,M5用“空间重构+性能跃升+全域智能”三大革新,提前锁定了2025年最受期待的“现象级电摩”称号。
一、颠覆性空间设计:重新定义骑行舒适度
M5首次将“斜踏结构”引入电摩领域,132°人体工学倾角配合333mm超长踏板,让高个子骑手终于告别蜷缩姿态。实测中,1.8米身高用户可自然舒展双腿,踏板空间甚至容纳三瓶4L装水瓶,通勤采购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更令人惊叹的是其储物能力:32L巨量座桶如同移动收纳仓,轻松吞下两顶3/4盔;自悬停坐垫开合顺滑,前部置物盒巧妙收纳手机钱包。这种“全场景装载力”直接越级对标150cc燃油踏板,彻底改写了两轮车的实用性标准。
照明系统同样展现技术巧思——ALC全境光幕技术实现近光15000cd、远光65000cd的照明强度,夜间视野提升50%。当多数电摩还在用“蜡烛灯”苦撑夜路时,M5的光幕已如移动灯塔般穿透雨雾,为复杂路况骑行筑牢安全防线。
二、性能怪兽登场:续航与动力的双重越级
动力核心搭载2700W新伟电机,极速68km/h(高配版或突破70km/h),让超车响应时间缩短至0.8秒。相比前代M3系列,爬坡能力提升30%,即便载重爬桥也毫无迟滞。更值得关注的是电池技术的突破:铅酸/锂电双版本满足差异化需求,而高配版搭载的72V 90Ah锂电池组,实测续航突破180公里,彻底终结里程焦虑。用户甚至可根据通勤半径自由选择单双电配置,这种灵活组合策略在高端电摩中尚属首创。
底盘调校更显硬核实力。全新AXC钢管编织车架抗扭强度高达700N·m,远超同级475N·m的平均水平。运动化减震系统经赛道级精调,弯道支撑稳如磐石,配合高配版升级的刹车系统,被骑行爱好者誉为“压弯神器”。九号工程师对此的解读充满自信:“这不是放大版E300P,而是为骑得更爽重新造的一台车。”
三、智能安全双进化:重新定义两轮出行体验
M5首次将汽车级智驾系统下沉至电摩领域。三摄AI芯片提供2.4TOPS算力,支撑Ninebot SIGHT视觉系统实现三大革新:
- 前瞻防护:前向碰撞预警+盲区监测实时扫描路况,如同隐形副驾时刻守护
- 智慧记录:2K高清行车记录自动保存关键画面,事故权责一目了然
- 个性适配:AI学习骑行习惯,自动调节动力输出节奏,真正做到“车随心动”
安全配置更是超越期待:双通道ABS+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全系标配。湿滑路面紧急制动时,系统以每秒数十次的点刹频率防止抱死;加速瞬间智能抑制车轮打滑,让雨天骑行同样稳如磐石。这些以往仅见于高端燃油摩托的技术,如今成为M5的普惠标配。
四、重构市场格局:高端电摩的“升维竞争”
九号选择在2025年电动化关键窗口期推出M5,战略意图十分清晰。上半年财报显示其电动两轮车业务收入同比激增96%,而M5的登场将进一步强化技术领导力。业内预测其高配版定价1.8万-2.2万元,精准卡位传统150cc燃油踏板(1.5万-2万元)的价格带。凭借每公里仅几分钱的能耗成本、免购置税政策优势,叠加越级空间与智能化体验,M5正在激活“油转电”的消费迁移浪潮。
预约数据印证了市场热情:开放预约4小时内订单突破11776台,创下九号旗舰新品纪录。8月26日发布会还将揭晓多款生态新品,从智能头盔到车载互联设备,九号正构筑“人-车-场景”的完整智能出行生态。正如其CEO所言:“M5不是一款车,而是一个新时代的入场券。”
> 当两轮出行从功能代步进化为体验享受,九号M5用“斜踏上的舒展坐姿”重新定义舒适,用“180公里零焦虑续航”重塑自由边界,更用“会思考的AI系统”赋予骑行智慧灵魂。这场始于空间革命、成于技术普惠的出行进化,即将在8月26日晚7点的全球直播中揭晓最终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