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VLA远程召唤被投诉叫停!官方回应:将分批上线

手机一点,爱车自动驶出地库,理想VLA远程召唤功能刚亮相就被叫停,行业首个全场景召唤技术因举报暂缓推送[IT之家9月10日消息]。本应随OTA 8.0上线的功能突然“变卦”,车主期待瞬间落空。官方回应称将自9月10日起分批推送,强调以审慎态度推进,但更新日志中却只字未提远程召唤,仅提及VLA大模型优化泊车辅助能力,引发广泛猜测。技术真未达标,还是合规门槛难越?

理想汽车此次推出的VLA(Vision Language Action)远程召唤功能,定位为全球首款支持任意地库环境下的手机远程控车系统,突破了传统自动泊车仅限于固定车位或可视范围的限制。用户通过手机App即可实现车辆在地下车库内的自主行驶、跨车位挪移及动态避障,配合360°实时影像传输,实现“人在外面走,车在库里动”的科幻场景。据理想内部测试数据显示,该功能在1000小时封闭测试中成功完成97.6%的召唤任务,障碍物识别准确率达98.3%[理想汽车实验室测试],技术成熟度看似已具备落地条件。然而,正是这种高度自主的操作模式,触发了监管与公众对安全责任归属的敏感神经。

理想汽车VLA远程召唤被投诉叫停!官方回应:将分批上线-有驾

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此类涉及公共区域的远程驾驶功能需通过工信部、交通管理部门等多部门联合评估,尤其在信号延迟、网络中断、行人误入等极端场景下的应急机制成为审查重点。当前4G/5G网络平均延迟为30-80毫秒[工信部数据],即便理想采用多链路冗余传输,仍无法完全消除控制滞后风险。一旦车辆在召唤过程中发生碰撞,责任认定将涉及车主、车企、通信服务商三方,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尚未明确界定此类场景的法律责任主体。这正是功能被举报的核心原因——并非技术不行,而是法律滞后于创新。

用户社区对此反应两极分化。在车友论坛中,支持者认为“技术进步不该被保守思维拖累”,部分车主甚至发起联名请愿要求尽快开放功能;反对者则指出“地库光线复杂、儿童跑动频繁,远程操作等于盲开”,援引中保研对L2级辅助驾驶的统计:当驾驶员注意力脱离路面超过15秒,事故率上升3.2倍[中保研测试2024]。理想汽车虽在系统中设置了多重安全锁,如限定速度≤5km/h、要求手机持续点击操作、设置电子围栏等,但人为误触或系统误判的风险依然存在。

从技术路径看,理想VLA并非单纯依赖预设地图,而是结合视觉大模型与实时语义理解,让车辆“看懂”环境并自主决策。相比特斯拉Smart Summon依赖高精地图与固定车位,理想方案适应性更强,可在陌生地库实现跨层移动。但这也意味着系统决策链条更长,从感知、预测到规划执行的每一环都需毫秒级响应。测试数据显示,在强反光与低照度混合环境下,系统决策延迟平均增加23%[理想汽车实验室测试],这对实时远程控制构成挑战。

理想汽车VLA远程召唤被投诉叫停!官方回应:将分批上线-有驾

此次“暂停”并非技术倒退,反而体现车企在创新与合规间的艰难平衡。分批推送策略可视为一种“压力测试”——先向高活跃度、高信用等级用户开放,收集真实场景数据,同步完善保险与责任协议。参考蔚来NOP+城区领航的分阶段部署经验,功能完整覆盖周期可达3-6个月[中汽协数据]。理想若能公开更多极端场景测试视频与责任界定方案,或将重获用户信任。

理想汽车VLA远程召唤被投诉叫停!官方回应:将分批上线-有驾

对于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建议关注后续OTA推送节奏及配套服务条款。已购车用户无需焦虑,VLA大模型对常规泊车的优化已随OTA 8.0上线,垂直车位入库成功率提升至96.1%,斜列车位达93.7%[理想汽车实测]。远程召唤终将到来,只是时间问题。在自动驾驶的进化路上,每一次暂停,或许都是为了更稳地出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