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L500座垫暗藏200克改动,从4.6万到5.88万,这1.2万差价里老骑手看出了门道

本田CL500座垫暗藏200克改动,从4.6万到5.88万,这1.2万差价里老骑手看出了门道

跑山路连续过十几个弯,刹车捏到手酸,车速从80降到30再提到60,来回折腾。换以前的车,后半程刹车手感就开始发软,但CL500这套日信卡钳配高金属刹车片,热衰减临界点硬是从300度提到450度。下山那段路,手感始终稳定,没有那种越刹越虚的感觉。

这种改进不会印在宣传海报上,得自己骑过才知道。

脚踏往前挪了12毫米,红绿灯前不用再踮脚

五点半下班往家赶,红绿灯一个接一个。去年骑老款,每次停车脚尖着地总觉得悬,路面稍微不平还得扭着腰找平衡。2025款把脚踏位置往前移了12毫米,宽度收窄两成,双脚落地那一瞬间踏实多了。

换挡杆也不会被靴尖蹭到了。这点改动说起来简单,但每天通勤要停十几次车,积累下来体验差别挺明显。身高一米七出头的骑手可能更有感触,那种每次停车都要掂量一下的紧张感,确实消失了。

本田CL500座垫暗藏200克改动,从4.6万到5.88万,这1.2万差价里老骑手看出了门道-有驾

座垫下陷从2.8厘米降到1.5厘米,长途骑行屁股受罪少了

聚氨酯填充物加厚15%,听着像是噱头。但连续骑两小时就明白了——座垫下陷幅度从原来的2.8厘米降到1.5厘米。跑长途时腰椎压力分布更均匀,不会骑到后半程就想找地方停车歇脚。

座垫框架从钢板换成玻璃纤维材料,减重200克,韧性反而更好。这种改进藏在看不见的地方,但经常载人或者跑非铺装路面,后座乘客能直接感受到回弹性的差异。菱形绗缝工艺倒是其次,关键还是填充物和框架材料的升级。

前叉行程多出29毫米,烂路和铺装路都吃得下

前叉行程拉到150毫米,后减震145毫米。上周末带它去郊外转,碎石路面那种细碎颠簸被过滤掉大半,车身姿态始终稳。19寸前轮配邓禄普Mixtour轮胎,十厘米以内的车辙没什么压力,不过原厂胎在泥地容易打滑,想玩得野一点得换龟背胎。

市区骑的话,这套悬挂在沥青路上支撑性够,过减速带不会有多余弹跳。对复古攀爬车来说,这个行程数据已经算给力了。

471cc双缸机,低扭够用但别指望暴力

本田CL500座垫暗藏200克改动,从4.6万到5.88万,这1.2万差价里老骑手看出了门道-有驾

46匹马力,43.4牛米扭矩,账面数字普通。但3000转就能输出八成峰值扭矩,城市里走走停停,油门响应跟得上。变速箱还是6挡,但最终减速比调短了,配合滑动离合器,降挡顿挫感少了不少。山路连续过弯频繁换挡时,这种改进让操作顺畅一些。

高速巡航90公里时速,油耗能压到3.8升。12升油箱大概跑280公里,周末出去转一圈不用中途加油。想要爆发力和推背感,这台机器给不了,但日常够用,也不拖后腿。

紧急制动会让刹车灯闪烁,细节配置到位了

减速度超过0.6G,刹车灯会以5赫兹频率闪烁。这个紧急制动警示系统实用性还行,尤其在高速上急刹车,后车能更快注意到。

前单碟配浮动式双活塞,后单活塞卡钳,这套组合在同级别里算标准配置。胜在调校稳定,不会出现前轮点头过于明显,或者后轮拖拽感太强的情况。

官方改装套件价格不便宜,但省心

Adventure套件装上后离地间隙增加15毫米,发动机下护板和高位挡泥板适合经常跑非铺装路面。Style套件偏向复古美学,扁平座椅配棕色皮革贴纸,视觉效果更有味道。Travel套件是长途利器,36升快拆尾箱加12伏充电口,实用性拉满。

本田CL500座垫暗藏200克改动,从4.6万到5.88万,这1.2万差价里老骑手看出了门道-有驾

三套改装方案都预留了原车线束接口,不用破线安装,这点省心。不过价格加起来也不便宜,三套全装差不多一万三,得看自己使用场景来选。

日本卖4.6万,国内5.88万,这个差价后续可能有变数

日本市场定价折合人民币4.6万,国内现款5.88万,中间差了一万二。当年CM500从6.8万降到4.98万,用了不到一年时间。CL500后续会不会降价,谁也说不准,但空间或许是有的。

同级别凯旋Scrambler 400X卖6.89万,CL500要是能往下压一压,竞争力会更明显。市场怎么走,还得看后续动作。

骑了这么多年车,越来越觉得好车不一定参数最夸张,而是那些把细节打磨到位的。CL500这次升级,不求爆发力,但求每个接触点都舒服一些,每个场景都够用一点。这个思路,可能比堆数据更靠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