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 日,比亚迪巴西卡马萨里工厂首车下线仪式上,海鸥纯电动车的缓缓驶出,标志着这家中国车企在拉美市场 11 年深耕终于结出硕果。从 2014 年初入巴西到如今成为纯电市占率 92.16% 的行业霸主,比亚迪用一座总投资 55 亿雷亚尔的现代化工厂,彻底改写了拉美汽车工业的百年格局。这座占地 468 万平方米的生产综合体,不仅是比亚迪海外最大乘用车基地,更是中国品牌在发展中市场实现 “技术输出 + 产业共建” 的典范。
从电动巴士到乘用车工厂:11 年磨一剑的战略深耕
2014 年,比亚迪以电动巴士组装业务叩开巴西市场大门,在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建立首座工厂,专注纯电动巴士底盘生产。2017 年增设光伏组件工厂,2020 年于曼瑙斯开设动力电池组装厂,同年启动云轨项目,为圣保罗地铁 17 号线供应列车。这一系列布局为比亚迪积累了本地化经验与品牌认知,直到 2021 年才正式进军乘用车市场,推出首款车型唐 EV。
“我们用 7 年时间做市场调研,才决定进入乘用车领域。” 比亚迪巴西总裁在媒体 Q&A 中透露,这种长期主义战略让比亚迪精准把握巴西市场需求:2022 年销量 260 辆,2023 年突破 1.7 万辆,2024 年达 7.6 万辆,2025 年前 5 个月销量 3.9 万辆,纯电市占率飙升至 92.16%。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是 11 年从基础设施到产业生态的全方位铺垫。
55 亿雷亚尔构建拉美新能源产业生态核
比亚迪巴西工厂综合体由乘用车整车厂、动力电池模组厂和商用车厂构成,初期年产能 15 万辆,预计创造 2 万个就业岗位。工厂 70% 员工为巴西本地人,已与 37 家本地供应商合作,2026 年目标实现 60% 零部件本地化率。“我们要在巴西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执行副总裁李柯强调,工厂采用 100% 绿电(太阳能 + 水电),配备雨水回收与污水处理系统,房顶日照采光设计降低 15% 能耗,成为拉美首个全绿电运营的汽车工厂。
这种产业生态构建带来显著市场回报:比亚迪在巴西 18 个城市销量领先,圣保罗、里约等主要市场占有率稳居前三。2025 年 5 月,比亚迪超越现代、吉普等国际品牌,跃居巴西汽车品牌零售销量第四,市场占有率达 9.7%,成为首个进入销量前十的中国品牌。
破局三大挑战的本土化生存智慧
2023 年巴西突然将电动车进口关税从 10% 上调至 35%,比亚迪迅速启动本地化计划,从 2024 年 3 月奠基到 2025 年 7 月首车下线仅用 15 个月,通过 “预制化建造” 模式克服雨季施工难题,比原计划提前 2 个月完成。这种快速响应让比亚迪在 2024 年关税上调后仍实现 328% 的销量增长。
当比亚迪海鸥驶下巴西生产线,它不仅代表着一辆汽车的诞生,更标志着拉美汽车工业百年历史的转折点。11 年深耕证明:在全球化 3.0 时代,中国品牌的出海不是简单的产能转移,而是通过长期主义的产业共建,与当地市场形成深度共生。比亚迪巴西工厂的故事,正在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提供 “发展中市场破局” 的中国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