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红灯的间隙,我习惯把挡位挂在N档,四周仔细打量。左侧车道,一辆全新SUV静静趴着,纤细车标在日光下反射着冷冷的光。前排父母各自刷着手机,后排的熊孩子已经在21.4英寸大屏上调出动画片。雨后的路面残留着些细碎积水,恰好照出了星环日行灯一圈圈散开的轮廓。激光雷达藏在车顶位置,不张扬,却像是一只窥探未来的无声眼珠。啧,人类的好奇心,倒是越来越想让机器承担了。
你愿意把命交给一套智能驾驶系统吗?如果让你亲自上路,到底是满怀信任闭眼躺平,还是一手搭在方向盘上,时不时得微调两下,人机较量里,谁又能赢?
先说事件本身。9月24日,理想汽车宣布即将上市的i6系列——全系标配ADMax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而且所有功能永久免费。没有订阅,不需要你一年一年往里续钱。这在新能源圈,是不大不小的一声雷。要知道,之前要上这档次系统,不是高配就是得年费万元,普通人的钱包难免要跑个冒烟。李想说得很直接:“高阶辅助驾驶本就该是安全配置,不是利润中心。”行业里的某些规矩,似乎被他用一条微博重新划了一道杠。
理想i6这台车,定位五座中大型,尺寸够气派,轴距咬死3000mm,外观沿用家族风格,星环日行灯很能显身份,风阻系数0.215Cd,对于SUV来说,这是穿小鞋踢正步的本事。车里那点事,他们坚守“移动的家”概念,沙发、电动皇后座,连冰箱都搞冷暖双用。副驾脚下还藏了个踏板,仿佛随时要起飞。整体就是一副:不怕你挑,敢用就全给你摊开。
重点还得看智能化。ADMax3.0系统是以508TOPS的英伟达芯片撑腰,这处理能力说句实在的,比很多中学计算机教室一排电脑加起来都凶。三大主流传感器全副武装——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共同筑牢“信息护城河”。官方描述里,能自动变道、自动匝道通行、红绿灯识别,这技术在城市里恐怕算是“老司机的外挂”,就差不能直接下车买咖啡。
再退一步看。以前智能驾驶,十有八九得你加钱订阅,而且还是高配专享。你以为科技进步是羊毛出在猪身上?错。科技进步是羊毛出在你身上,而且每年都剪一次。理想i6这波,把所有高阶智驾直接全标配、全免费,无需订阅,等于是给用户打了强心针顺带发补贴。买断即拥有,这几个字想必让不少人怀念起自己二十年前装盗版Windows的痛快。
他们为什么敢这么玩?一方面,硬件成本在下探。地平线、英伟达这批芯片“挤牙膏”,过去顶配现在普及板。另一方面,谁都知道下一波风口刚吹响,大家争的不是一分几毛的会员费,而是未来全家桶的用户池。李想嘴上讲安全,实则抢占认知,毕竟你习惯了出门睡一觉就到,不用自己剁手买功能包,以后谁再来订阅收割,难免被喷到失眠。
理性来说,安全始终是汽车行业的第一红线。高阶辅助驾驶堪比副驾带师傅。只不过“智能”二字并不是包治百病。导航辅助从高速延伸到城区,确实爽快了不少。自动变道、识别红绿灯、匝道通过,这些场景下机器的反应速度、稳定决策和极端环境应对,一旦出纰漏,事故的存储路径可能比程序崩溃还简单粗暴。且智能本质提升了安全感和便利性,不是凭空消灭用户焦虑,怎么用、用到什么程度,还是得有边界。从这个角度看,理想i6用“免费全栈”换普及,多少带点技术理想主义色彩,当然也离不开对同价位竞品的致命“养蛊”。
黑色幽默总隐藏在数据和冷知识之后。如果汽车能开会投票,估计人人都盼着早点搭载AI驾驶,这样上下班永远也堵不死电池。只是人类的信任往往建立在用了再说,大部分司机开着高阶智驾,手心还是止不住攥汗。法律层面,发生事故甩锅给“自动驾驶系统”,想想案卷人的头发发量,怕是得让人头顶长草。
现实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而变简单,反而会把所有复杂性变成新常态。理想i6的这一波操作无疑是对行业旧格局的反击。你收割订阅,我普惠用户。你往细分拉高定价,我一刀切全覆盖。最终还是一句老话:技术卷到最后,卷的是体验、信任以及每个人口袋里的心理底线。理想敢打免费牌,一方面给紧绷的用户掏心窝子,另一方面扎了竞品一记直拳。25-30万区间,没有订阅,空间、舒适、智驾一步到位,这组合拳打得确实漂亮。可——
问题也留在那里:高阶智驾全民普及后,司机的责任感会不会被消融?发生极端事故,是判定人为失误,还是系统bug?一旦人类不用再自己记路,会不会连方向感一并丢掉?智能体验的未来,永远在法律、伦理和现实诡谲三角中拉扯。
我的看法很简单:选择权和验证权同样重要。有人信高科技,有人信自己双手,理想i6不过是把技术钥匙递出来,最终掂量和扭动的,还得是人自己。未来出行,智能化热度不会骤降,但对谁负责、怎么负责,这笔帐,每个人恐怕都得算清楚。
或者说,等哪天理想i6能自己在事故现场第一时间报警、自动给交警打电话、顺带发张案发现场全景照,那时候的“高阶智驾”,才是真的让人不太放心。你愿意在智能驾驶里彻底躺平吗?还是更喜欢指间留下一点故障的余温?这事儿,任谁都答不成标准答案。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