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成了我家的赚钱“小马达”

山东车主有了“电力钱包”

7月28日,夜幕降临。山东省济南市鲁能领秀城小区地下停车位,业主孙冰熟练地将充电枪插入电动汽车接口,指尖在手机APP上轻触几下,充电桩显示屏上随即弹出放电提示。

充电桩成了我家的赚钱“小马达”-有驾

一个月前,孙冰安装了一台V2G(双向充放电)充电桩,成为济南市首个报装V2G充电桩的市民。

今年起,山东省将分散的居民充电桩资源纳入了规模化车网互动机制,在全国首创“双轨制”价格体系:电动汽车充电执行分时电价,在深谷时段低至0.222元/千瓦时;放电按电力现货市场实时电价结算,高峰时可超1元/千瓦时。

这种“低买高卖”的简单逻辑,让普通的电车车主乐在其中。

机制破题:居民成为“售电方”

不止是孙冰,7月29日下午,在山东淄博张店区万科新都会小区内,业主宫女士身旁围了一圈人。她正兴致勃勃向邻居们“宣讲”着自己参加车网互动的亲身经历。

4月26日至5月6日,国网山东电力公司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一次“百桩千车万度电”车网互动验证活动,共吸引了2000余辆电动汽车参与活动,12天内累计向电网放电4.3万千瓦时。

宫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参与者。她的比亚迪海豹电动汽车在6天内累计放电86千瓦时,收益21.5元。

“电动汽车还能‘卖电’挣钱?”听着宫女士滔滔不绝的讲解,邻居提出了疑问。

充电桩成了我家的赚钱“小马达”-有驾

宫女士说,此前,淄博供电公司专门组建了一个V2G充电桩放电微信群。“群主也就是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会把当天电力现货市场每15分钟的交易价格发在群里,便于车主了解用电峰谷时段的电力价格。大家第二天可以根据前日价格,选择在合适时间参与车网互动。”

“那会稳赚不赔么?”一个小伙子插了一句话。

“原则上是这样,咱肯定不会用高价充电,低价卖电吧。”宫女士笑着回应。

孙冰和宫女士的“尝鲜”,源于一则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要通知。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了济南、淄博等30个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

接过试点“接力棒”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作为两个试点项目的主要发起者,迅速将目光聚焦在关键问题:作为电动汽车保有量达288.6万辆的用能大省,山东如何落实这一任务?如何将分散的居民充电桩从“用电负荷”转化为“储能资源”?

“传统模式下,居民充电桩只是单纯的电力负荷;现如今,我们通过推动制度设计和技术升级,让它成为可调节的电力资源。”国网山东电力市场营销部职员王旭东表示。

他介绍说,济南、淄博两地车网互动探索,最显著的特点是将参与主体从充换电运营站扩展至居民,首次将“执行居民电价的充电设施”纳入电力现货市场。

更具突破性的,是居民在市场中身份的转变。

记者在孙冰与电网企业签订的购售电合同上看到,“售电方”一栏清晰写着他的名字——这意味着普通居民通过车网互动,获得了向电网售电的市场主体地位。

淄博市发展改革委能源科科长张永健对记者说,当下,这个创新机制的“涟漪效应”正逐步显现。在淄博,社区居委会专门组织“能源课堂”,请来电力专家为居民讲解充放电知识,居民听得津津有味,参与车网互动意向满满。

“从‘用电交钱’到‘售电收钱’,从政府推动到群众主动,相信将会有更多的V2G充电桩发挥‘能源调节器’作用。”张永健说。

实践探路:从团体“释放”到个体“尝鲜”

事实上,关于车网互动规模化效应在大型公共充电场站早有“端倪”。

在济南起步区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负责人宁大磊向记者介绍,该站共有2套单套功率达1200千瓦的全液冷超充系统,单枪最大功率600千瓦,最大输出电流600安,充满100千瓦时的电量用时仅10分钟。

充电桩成了我家的赚钱“小马达”-有驾

同时,该站还配备了26台V2G充电桩,单枪最大功率60千瓦。若集中调度,一小时内放电能力可达1560千瓦时,相当于400户居民同时用电的负荷。

“2024年10月,起步区示范站作为虚拟电厂的聚合资源正式参与现货交易,聚合充电桩负荷7500千瓦,最大调节负荷2796千瓦,总调节电量64万千瓦时,收益达到了10.万元。”宁大磊表示,起步区示范站为样板,国网山东电力公司已建成多个以充电桩为主的虚拟电厂,共聚合1.79万台充电桩参与电力市场调节,在国内创新实现电力现货模式下的规模化车网互动。

他向记者介绍,在4月底进行的那场“百桩千车万度电”车网互动验证活动中,该示范站12天内累计放电达到1.18万千瓦时。

“在我们这个示范站,‘超充’加上‘快放’的车网互动模式深受群众欢迎,他们可以利用充放电时间差轻松获利。我也是其中一员,12天里净赚了200多元。”示范站工作人员刘旭说道。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验证活动时间有点短,而且那时私人桩还没法参与车网活动。”回忆起前2个月的那个热闹场景,刘旭仍感意犹未尽。

6月11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在济南市、淄博市开展居民充电桩车网互动价格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孙冰、宫女士以及刘旭等人看到通知后立即响应。

走进淄博市桓台县橡树玫瑰城小区,几台新安装的V2G充电桩十分醒目,与旁边的旧充电桩相比,体积大了一倍,线径也粗了不少。

站在一台V2G充电桩旁,国网淄博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人员王书俊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张店、高新、桓台县3个区县的4个小区,共为24户居民安装了V2G桩,设备总功率168千瓦。”

充电桩成了我家的赚钱“小马达”-有驾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山东288.6万辆电动汽车计算,若10%的电动汽车参与车网互动,可形成202万千瓦的调节容量,相当于2座泰山抽水蓄能电站的调峰能力。

国网山东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配网规划室刘钊接过他的话茬向记者介绍,到2030年底,山东省电动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830万辆,同样按10%车主参与车网互动计算,理论蓄电总容量则要超过4000万千瓦时——这对山东电网而言,是一笔可观的“能源宝藏”。

现实之境:挑战与机遇并存

理想很丰满,但随着济南、淄博两地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的推进,挑战也随之显现——

V2G桩的成本问题首当其冲。“一台V2G充电桩价格超过1万元,是普通充电桩的3~5倍。”孙冰说。

充电桩成了我家的赚钱“小马达”-有驾

张永健表示,综合考量充电桩成本和充放电价格差这些因素,居民收回V2G桩投资确实需要一些时日。

记者调研发现,除了V2G充电桩的价格,车型适配也是影响电动汽车参与车网互动的关键因素。“车企考虑电池质保,车主担心电池寿命,大家都有顾虑。”宫女士一语道破现实困境。

面对这些挑战,山东靶向破题。王旭东透露,按照规划,国网山东电力2025年底前将建成27座车网互动示范站,到2026年放电功率突破20000千瓦。

“我们正在研究完善补贴政策的相关机制措施,同时推动车企加快研发,推出更多可以向电网放电的车型,降低居民参与门槛。”王旭东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V2G充电桩成本会逐步下降,车网互动的经济性将进一步凸显。

张永健提出,要探索个人共享充电桩商业模式,提高居民V2G充电桩的利用率;在商业休闲区及学校周边推广“放电免费停车”,进一步提升用户参与车网互动的意愿。

“随着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的完成,户均配电容量已显著提升,加之农村院落空间相对宽裕,未来农村地区的居民充电桩,将成为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发力点。”张永健说。

他的提议,也得到了国网山东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双创能源中心运营副总监王震的认同。

王震认为,除了确立居民向电网售电的市场主体地位,下一步还要完善电动汽车资源的“负荷聚合商”模式,对分散的居民充电桩进行整合,让专业机构来预测市场价格,组织交易,从而让电动汽车车主获取更大收益。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济南、淄博两个试点项目来看,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成效正在显现。

充电桩成了我家的赚钱“小马达”-有驾

创新的价格机制带来的收益在一定程度降低了用户的电动汽车用车成本,有望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规模效应则促进车企和充电桩制造商更好适配车网互动功能,提升产品的充放电性能、寿命以及智能控制系统,推动整个产业朝着更智能、更高效、更多元的方向迈进。

从“车用电”到“车供电”,当电动汽车不再是简单交通工具,而是一座座“移动储能站”,山东掀起的这场以电力现货市场为纽带的“车轮上的能源革命”,不仅为全国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蹚出了可复制的路径,也将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

中国能源传媒集团

融媒体采访部出品

策划:王怡 白宇

执行策划:李东海 张浩正

记者/编导:张浩正 李东海

剪辑:张浩正

编辑:张宇

校对:孔欣慰

来源:能源中国客户端

编辑:杨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