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高端汽车品牌问界逆袭:超越宝马领跑豪华车市场

2025年5月19日消息——中国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Seres Group)以其高端品牌问界(Aito)在2024年改写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成功超越宝马和奔驰,成为50万元以上价格段最畅销的汽车品牌。赛力斯曾以3万元的低价微型面包车闻名,但在2021年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携手推出问界品牌后,短短四年实现销量翻三倍,2024年交付约42.7万辆,上海上市股票飙升120%。问界M9豪华SUV自2023年底上市以来,交付15.1万辆,凭借华为HarmonyOS智能座舱、三屏仪表盘和双温区冰箱等高端配置,重新定义了中国消费者的豪华标准。然而,2024年中国豪华车市场萎缩23%,经济放缓和消费者信心不足拖累需求。问界面临价格战压力,2025款M9降价1至2万元,首季销量下滑42%。华为与其他车企的类似合作,如与奇瑞的智界(Luxeed)和北汽的享界(Stelato),也引发市场同质化隐忧。尽管如此,赛力斯和华为矢志深耕高端市场,力求在全球新势力车企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赛力斯高端汽车品牌问界逆袭:超越宝马领跑豪华车市场-有驾
问界M9豪华SUV

问界崛起:从微型车到豪华标杆

赛力斯集团的转型堪称奇迹。2024年,问界品牌以42.7万辆的销量,超越宝马(37万辆)和奔驰(34万辆),成为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领跑者。问界M9 SUV在50万元以上价格段独占鳌头,交付15.1万辆,占该细分市场30%份额。上海智库车研咨询(ThinkerCar)数据显示,M9起售价50.98万元,配备华为HarmonyOS 4.0、三块高清屏幕(12.3英寸仪表盘、15.6英寸中控屏、16英寸副驾屏)和智能投影大灯,重新定义了科技豪华。赛力斯股票2024年上涨120%,市值突破800亿元。

赛力斯的前身是重庆小康工业集团(DFSK Motor),以3万元的微型面包车起家,2016年在硅谷设立SF Motors,尝试进军美国电动车市场未果。2021年与华为合作推出问界品牌,聚焦高端新能源SUV,彻底改变企业命运。问界M5、M7和M9三款车型覆盖40至60万元价格区间,2024年占赛力斯总销量的95%。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在2024年上海车展表示,问界通过技术创新和消费者洞察,重塑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竞争逻辑。

赛力斯高端汽车品牌问界逆袭:超越宝马领跑豪华车市场-有驾
宝马在豪华车领域落后于问界

M9现象:科技与豪华的融合

问界M9是赛力斯的明星车型。2023年12月上市,首月订单超5万辆,2024年交付15.1万辆,超越宝马X5(11.2万辆)和奔驰GLE(10.8万辆)。M9提供纯电(BEV)和增程式(EREV)两种动力,纯电版续航600公里,增程版综合续航1400公里,0-100公里/小时加速4.9秒。外观采用“鲲鹏展翼”设计语言,配备自适应矩阵LED大灯,可识别行人和车辆,投射100英寸影像。车内三屏联动,75英寸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提升驾驶体验。

华为的智能技术是M9的核心竞争力。HarmonyOS 4.0支持语音控制、OTA升级和跨设备互联。ADS 2.0智能驾驶系统覆盖中国338个城市,配备1个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实现高速和城市道路的自动驾驶。M9还提供双温区冰箱、氛围灯和6座布局,满足家庭和商务需求。2024年,M9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年度最佳SUV”称号,消费者满意度达82分,领先蔚来ES8(80.1分)和特斯拉Model Y(75.6分)。

赛力斯高端汽车品牌问界逆袭:超越宝马领跑豪华车市场-有驾
华为的智能技术是M9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赋能:智能生态的推动力

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是问界成功的关键。2021年,双方成立Harmony智能移动联盟(HIMA),华为提供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系统和零部件,赛力斯负责整车制造。华为在全国800家旗舰店销售问界车辆,2024年上半年交付18.1万辆,与蔚来(18.2万辆)并驾齐驱。华为消费者业务集团董事长余承东表示,问界的快速崛起源于对豪华品牌的坚持和技术创新的投入。2023年6月,赛力斯以25亿元收购问界商标和44项专利,确保品牌独立性,同时深化与华为的合作。

华为的智能生态为问界赋予了差异化优势。M9的智能座舱可与华为手机、手表和笔记本无缝连接,语音助手小艺支持多语言交互。2024年,华为发布HUAWEI SOUND音响系统,集成在M9顶配版,提供沉浸式音频体验。华为还在全国部署5000个充电站,兼容问界车辆,缓解续航焦虑。2024年,问界在重庆两江新区新建工厂,年产能30万辆,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焊接精度达0.1毫米。

市场逆风:豪华车市场萎缩23%

2024年,中国豪华车市场遭遇寒流。智库车研咨询报告显示,50万元以上价格段销量下降23%,从2023年的50万辆跌至38万辆。经济放缓、房地产低迷和消费者信心不足是主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乘用车销量2557万辆,同比增长1.6%,但豪华车细分市场表现低迷。宝马和奔驰分别下滑7%和7%,奥迪下降10%,沃尔沃下滑8%。

问界未能独善其身。2025款M9降价1至2万元,起售价跌至49.98万元,引发老车主不满。2025年1至2月,问界交付1.72万辆,落后于奔驰(2.22万辆)和宝马(1.81万辆)。赛力斯首季销量下滑42%,从2023年同期的10万辆跌至5.8万辆。2024年4月,山西运城一辆问界M7追尾货车后起火,造成3人死亡,引发公众对电池安全的关注。赛力斯迅速召回5000辆M7,升级电池管理系统,事件对品牌形象造成短期冲击。

价格战与同质化:问界的双重压力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2024年,比亚迪秦PLUS起售价降至7.98万元,特斯拉Model Y降价2万元,蔚来ES6降价3万元。问界为维持竞争力,2025款M9全系降价,部分配置取消选装,压缩利润空间。智库车研咨询分析师张强表示,豪华车市场的价格战不仅挤压新势力车企的利润,还可能削弱品牌高端定位。2024年,问界毛利率从2023年的12%降至8%,远低于宝马的18%。

华为与其他车企的合作加剧了同质化风险。2024年,华为与奇瑞推出智界S7,与北汽推出享界S9,均定位高端市场,搭载HarmonyOS和ADS 2.0。智界S7销量低迷,2024年仅交付2万辆,远不及M9。享界S9计划2025年上市,目标年销10万辆,可能分流问界客户。宝马也与华为合作,在中国市场的新款X5引入HarmonyOS部分功能,增强智能化体验。余承东坦言,华为的多品牌战略可能导致资源分散,但强调问界仍是核心。

消费转型:中国豪华市场的重新定义

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消费者偏好正在转向科技驱动的本土品牌。2024年,50万元以上价格段中,新能源车占比从2023年的35%升至50%。问界、蔚来和理想汽车占据60%市场份额,传统豪华品牌降至35%。消费者调研显示,80%的中国豪华车买家将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列为购车首要因素,高于品牌历史(60%)和内饰材质(55%)。问界M9的6座布局和家庭化设计迎合了二胎家庭需求,平均车主年龄从宝马的45岁降至38岁。

本土品牌的崛起反映了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飞速发展。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50万辆,渗透率49%,预计2025年突破58%。政府延长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至2025年底,每辆车最高补贴1万元。赛力斯受益于政策支持,2024年获得2亿元研发补贴。重庆市政府计划到2027年打造1000亿元新能源车产业集群,问界M9成为“重庆智造”的代表。

全球视野:问界的国际化尝试

问界开始布局海外市场。2024年,赛力斯出口1万辆问界车辆,主要销往俄罗斯、中东和东南亚。M9增程版在俄罗斯定价80万卢布(约60万元人民币),与宝马X7竞争。2025年,赛力斯计划在欧洲推出M5和M7,目标年销5万辆。华为在德国慕尼黑设立智能驾驶研发中心,为问界提供技术支持。然而,美国对华为的制裁限制了其芯片供应,2024年问界M9的部分芯片依赖台积电,增加了成本。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Model Y在欧洲销量达25万辆,宝马iX系列交付10万辆。问界的品牌认知度较低,售后网络不足。2024年,赛力斯在俄罗斯仅部署50个服务网点,远少于宝马的200个。赛力斯计划2026年在东南亚和中东新建100个4S店,提升品牌影响力。智库车研咨询预测,到2030年,问界海外销量可能占总销量的20%,但需突破技术壁垒和地缘政治风险。

技术瓶颈:供应链与安全的隐忧

问界的高速增长背后隐藏技术挑战。2024年,M9的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依赖博世和大陆集团,国产化率仅70%。华为海思芯片供应受限,部分车型推迟交付。2024年7月,赛力斯与紫东微电子合作,测试国产AI芯片,计划2026年实现全链条国产化。电池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运城M7事故暴露了电池在极端碰撞下的风险,赛力斯随后投资5亿元升级电池管理系统,提升热失控防护能力。

自动驾驶技术需进一步突破。ADS 2.0虽覆盖338个城市,但与特斯拉FSD相比,复杂路况下的决策能力较弱。2024年,华为投入50亿元研发ADS 3.0,计划2025年实现无图城市导航(NCA)。赛力斯还在重庆建设智能驾驶测试场,模拟1000种路况,提升算法鲁棒性。2024年,问界专利授权量达500件,同比增长30%,但与宝马的2000件相比仍有差距。

产业生态:重庆智造的崛起

问界成功助推了重庆汽车产业升级。2024年,重庆新能源车产量达80万辆,占全国10%。赛力斯在两江新区投资100亿元,建成年产50万辆的智能工厂,自动化率达95%。供应链企业受益匪浅,重庆长安电池为M9供应磷酸铁锂电池,年产值50亿元。华为在重庆设立智能网联研发中心,员工超5000人。2024年,重庆汽车产业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20%,新能源车出口增长30%。

中小企业融入生态。重庆博亚科技提供M9的座椅电机,年供货100万套。赛力斯与100家本地供应商合作,采购额达200亿元。2024年,重庆市政府推出新能源车产业扶持政策,补贴研发项目30%的成本。2025年,重庆计划举办国际新能源车博览会,展示问界M9等明星车型,吸引全球买家。

目标成为全球豪华新能源车领导者

问界的目标是成为全球豪华新能源车的领导者。2025年,赛力斯计划推出问界M8 SUV,定位45万元价格段,目标年销10万辆。华为将升级HarmonyOS 5.0,集成生成式AI,提升语音交互和场景预测能力。赛力斯还计划在重庆建设第二工厂,年产能60万辆,2027年总销量突破100万辆。海外扩张是重点,2026年问界将在欧洲和中东开设200家旗舰店,挑战特斯拉和宝马。

外部环境充满变数。美国对华为的芯片限制可能加剧,欧盟对华电动车征收最高38%的反补贴关税。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比亚迪、蔚来和理想汽车均推出50万元以上车型。赛力斯需平衡价格战与品牌高端化,同时加速技术国产化。余承东表示,问界将坚持技术驱动,力争到2030年成为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头部品牌。

问界的逆袭是中国汽车产业从低端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型的缩影。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证明了科技与制造的协同潜力。在全球新能源车竞赛中,问界以智能和豪华为核心,书写了中国品牌的新篇章。未来五年,问界能否在宝马、奔驰的传统领地站稳脚跟,考验着赛力斯的创新与韧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