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对于无数摩托车迷来说,可是个特别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本田CB1300最终版将正式停产。从1992年初代CB1000SF诞生,到如今的最终版,33年的时光,CB1300早已不只是一辆摩托车,它是无数人心中机械浪漫的象征,是“十三姨”这个昵称背后的车迷文化符号。可如今,环保法规的大棒落下,终结的不只是这款车型,更是一个机械纯粹主义的时代。
先好好瞅瞅这最终版的CB1300,看看它为啥能让这么多车迷魂牵梦绕。先看性能,CB1300 SF SP和SB SP都搭载着1284cc的水冷四缸发动机,最大马力能达到113PS/7750rpm。不过两者也有点小区别,SF SP是圆灯街车设计,整备质量268kg(满油),在日本售价210.1万日元;SB SP则是整流罩设计,整备质量稍重,272kg,售价221.1万日元。
再看设计,那可处处都是情怀。SP版的珍珠白,完全是复刻了1992初代CB1000SF的白红涂装,一看到这颜色,老车迷们估计得回忆起当年初见初代车型的震撼。石墨黑的配色,又呼应了1980年代的工业美学,满满的复古感。细节上也很讲究,金色链条、银色摇臂,这可是还原了1992年SC30初代的设计,当年的铝合金发丝纹工艺,在如今的最终版上又重现了,这不是简单的设计,这是对经典的致敬。人机工程方面也很贴心,790mm的座高,和日本男性172.1cm的平均身高那叫一个适配,可中国用户可能就得注意点,可能得脚跟着地才行,这也算是本土化适配的一个小细节吧。
这么经典的车型,为啥说停就停了呢?说到底,还是法规这把利刃太锋利。2020年,EURO 5标准出台,CB1300靠电子油门勉强续了续命。可到了2024年,EURO 5+来了,OBD - 2触媒检测直接给它判了死刑。虽然日本有缓冲期,到2026年10月前生产的车还能销售,但这也只是最后的挣扎了。看看雅马哈YZF - R1,为了应对法规,欧美都采取了分拆策略,美国卖市售版,欧洲就只卖赛道版,可即便这样,也难掩无奈。如今啊,当摩托车声浪都需要法律许可的时候,不禁要问,机械的灵魂到底该何处安放呢?
现在好多车迷都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在停产前入手一辆CB1300最终版呢?从车迷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分析。是稀缺性,最终版限定3400台,当年30周年纪念版就超订了300台,720计划的时候,订单更是超过了1000+。想想看,这么限量的东西,以后收藏价值肯定低不了。就说CB400 SUPER FOUR,停产后二手价直接暴涨40%(2022年数据),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再看看价格,SP版为啥贵?Öhlins避震+Brembo卡钳,这性能溢价就有38万日元呢。最终版比2024款还涨价了16.5万日元,有人说这是“信仰税”,可对于真正的车迷来说,这可能是为自己的热爱买单。你想想,以后市面上可能再也见不到这么纯粹的机械怪兽了,现在不入手,以后说不定就得花大价钱去二手市场淘,还不一定能淘到满意的。
那CB1300停产之后,未来会是什么样呢?来展望一下。替代者方面,东京展上剧透了CB1000F Concept,走的是复古跑车化设计,不知道能不能接过CB1300的大旗。但也有担心,会不会像CB650R四缸变成CB750双缸那样,出现动力降级的悲剧呢?这可是车迷们最不想看到的。
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人提议建立“PROJECT BIG - 1数字博物馆”,把最终版引擎进行3D扫描,让这份机械的美感以数字的形式留存下来。欧洲的经典车协会也在推动老爷车法规豁免运动,希望能让这些经典车型继续在公路上驰骋,而不是只能放在博物馆里吃灰。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CB1300最终版停产这件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是忠实的车迷,如果你对机械有着纯粹的热爱,不妨考虑在6月30日前,通过日本经销商订购一辆,不过得注意,需要本地地址和定金制度哦。
最后再想想,当我们告别CB1300,失去的仅仅是一辆交通工具吗?不,它更像是我们对抗数字异化的武器。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纯粹的机械魅力显得愈发珍贵。初代CB1000SF有句广告语:“魄力第一,存在感第一”,我想说,机械浪漫主义永远不会消亡,它会留在每个车迷的心中,成为永不熄灭的火种。你对CB1300最终版停产有啥看法呢?要不要一起聊聊你心中的机械情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