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卖得火,政策补贴多,油混销量下滑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不怕慢,就怕站”,可是汽车行业是个没工夫站着的地方,大家都在忙着往前奔,毕竟谁也不想被时代碾成车底的一摊油迹。然而最近这个汽车圈里,却出现了一种堪比“人一生最难选的房型”的选择困境:混动车到底买插混还是油混?你以为这只是个技术派的讨论吗?非也,这明明是个现代版赛博尼姑庵里选班长的社会学难题,说到底,社会还是让插混车卖爆了,油混车只能边上唱“凉凉”。要问为什么?别急,看完你才知道世界到底有多荒诞。

插混卖得火,政策补贴多,油混销量下滑-有驾

先说说这门“混动”的生意,到底混在哪里。混动,表面上是那种很懂事的技术交融,既能用电,又能用油,听起来就像是既能吃斋念佛,又能烟酒烫头的理想人生。可到了2024年,混动这事儿终于走上了“插混暴打油混”的超现实舞台,插混车妥妥卖到脱销,油混车却没人搭理,比在招聘会上拿着985文凭还进不了银行大堂的年轻人还尴尬。

且不说别的,先去4S店溜一圈,你就能感受到这气氛有多像过年的你家和亲戚家——老师傅捧着比亚迪插混,每天恨不得给客户下跪;油混那桌,倒像是在送葬,隔壁丰田双擎已经一个月卖不动,连给老板发“喜报”的心理活动都没了。“去年卡罗拉双擎还能月卖30台,现在一个月卖5台都费劲!”这师傅差点没一边修车一边背《出师表》。比亚迪插混反而要等三个月,客户不晓得是疯了还是单位年底加了绩效,非得等。

你以为这是市场自己选的结果?别傻了,老天爷都在背后用脚踹着政策呢。插混能卖爆,第一个真相,就是大爷政策给插混打了鸡血,油混只能喝苦咖啡。绿色牌照成为都市硬通货,比房产证还值钱,一块绿牌连夜从天上掉下来,能省小十万,还送你不限行蕾丝边车贴。有了插混牌照,一线城市不用参加抽签的终极买彩票游戏,家里的祖孙三代都能睡个好觉;油混却和油车一起打酱油,抽牌天地无门,想买一个号跟中双色球一样刺激。

再说补贴税收,插混简直医保报销一样香。你20万买辆插混,买一送一还能顺便省购置税,直接入账1.7万;油混在这个补贴堆里像孤儿,一分优惠都没有,购置税那是硬着头皮得交,仿佛买了一碗粉还被要求自己下厨房。车企也没能免俗,为了积分拼死突围,插混“双积分”是油混的三倍,车企不得不削尖火锅底料去投插混,本田丰田都像被亲妈拉去补课班:“不好意思,油混我们以后少造。”大势所趋,被政策追得像丧家狗,连吱声都不敢。

但政策毕竟是架子,决定你肚皮鼓不鼓的是钱包。用起来才发现,插混和油混的生活成本,简直是同一个小区里的有钱人和月光族。插混能充电,尤其是家里有个自来水管(假装是充电桩),通勤跑纯电,五分钱一公里,开一个月电费比在家熬夜追剧还少,电费一百块拿下。油混可没这么体贴,天天加油,每公里四毛,只要你开得勤,油费一个月就能顶吃喝玩乐的全部预算,钱都进了中石化的口袋,那差价都能买个新iPhone了,亏不亏看心情,心情好也亏。

保养更是长篇鬼故事,插混发动机是不怎么启动的,基本就是“电动佛系”,周期长、磨损小,保养像小孩玩橡皮泥,啥都不操心。油混是标准“爹妈护航”模式,两套系统都得伺候,左手机油,右手滤芯,费用也三头六臂,保养那次都能在4S店和师傅聊出房产理财经;花钱也是分分钟懂事,仿佛养了只高血压的狗,每隔一阵就得做全身检查,不吐槽都对不起自己。

体验也是妖魔化程度分明,插混能纯电跑到100多公里,下班回家充个电,油价的事都懒得关心,油混的纯电续航基本等于“手机起步帮忙”,摸两下就没电了,只剩下汽油发动机在你耳边哀嚎。开车的感觉插混玩的是电动车那套,低速安静又平顺,加速还快,如同把出租车升格到飞机起飞;油混一启动就像老人机,一开门发动机悠悠然开始唱国歌,噪音、震动,感觉在坐拖拉机改写的公交公司。智能化更是一个天一个地,插混大屏快充,车机玩得飞起,活脱脱智能手机般体验,油混要不然还停在“能导航就算对得起祖宗”的水平,屏幕卡到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被社会抛弃了。

而买车的逻辑也变了,大家琢磨的是“能充电为啥还老实加油?”现在谁都想把省钱、省心、省路权一把抓,插混在这方面打满分,通过插混你可以一边占新能源车的好处,一边躺着享舒适,油混却处在不上不下的尴尬期。二手车市场更是直球狂扔,插混电池技术完善了,保值率一撸到底,油混却被看成下一波要淘汰的技术,价格跌得像去年没红的网红,买了简直是自杀。

那么问题来了,油混是不是一点活路都没有?严格来说,还真有那么点活路。比如你住的地方不限号不限行,居民楼老到连煤气都快停,根本装不上充电桩;再比如你一年跑超级多,得用网约车拼搏生活,开得多到加油比喝水还密;又或者你对电动车就是有种宗教般的不信任,觉得电池是下一个特斯拉自燃现场。满足这些条件,油混还能苟延残喘,像小强一样勉强在市场活到明年。但大多数人,还是要看哪个省钱、哪个享受政策、哪个体验好,衡量完后插混基本是踩住了购车人的全部敏感信息,油混就像老坛酸菜,抢不到年轻人的味蕾。

插混卖得火,政策补贴多,油混销量下滑-有驾

回首往事,2018年丰田双擎还象征着“黑科技”,谁买了它都能在亲戚群里装几年技术小达人,大家愿意多花三万买个双擎身份;可到如今,比亚迪DM-i又便宜,体验还好,政策也全给插混铺路,油混一看这势头,只能怀揣着“技术情怀”自嘲:“我们只是时代的备胎。”车圈的戏还没演完,你以为油混还能立个flag,最后连影子都快找不到了。这就跟当年诺基亚功能机再怎么耐摔,也活不过智能手机能刷微博、玩王者荣耀的时代,最终被拍在沙滩上做成历史教科书题目,大家都在用插混看直播了,油混还在和收音机友好交流。

插混卖得火,政策补贴多,油混销量下滑-有驾
插混卖得火,政策补贴多,油混销量下滑-有驾
插混卖得火,政策补贴多,油混销量下滑-有驾

选车纠结?不用想那么多,如果你不是住在没有充电桩的深山老林,插混肯定更合算,体验好玩又有政策加持,谁还和自己的钱包过不去?油混的好日子,就像我对996能有加班工资的美好幻想,一去不复返。你说这世界是不是有点魔幻?不,现实就在荒诞里一边耍嘴皮子、一边真刀真枪。给插混的爆卖点个赞,也给油混的落寞鞠个躬,毕竟再怎么技术牛,还是得讲点政策,最后还不是都得跪在钱包和路权面前。

至于油混的未来,不瞒你说,可能会像我曾经抢购过的健身器材,买的时候满怀希望,落灰的时候我是知道它为什么不红的——也许人的选择本来就没有谁对谁错,只是谁更懂人性,谁就能赢。插混这碗汤,现实把盐和味精都下完了,油混再有骨头,也没人啃得动了。买车就像买衣服,别过分讲情怀,毕竟时代下的衣柜,从来都是谁火就穿谁,不然只能跟风穿秋裤。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