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两年看别克在新能源赛道上的表现,真有点替他们着急。燃油车时代的王者风范还在,但面对比亚迪、理想这些新势力的猛烈攻势,别克似乎总是慢半拍。不过这次2025款新能源SUV直接把起售价拉到14.9万,看来是真的被逼急了。
从定位来看,这款车明显是冲着哈弗H6、长安CS75 PLUS这些主流合资SUV去的。14.9万的起售价确实有诚意,要知道去年同级别的别克燃油SUV还要18万起步。这个价格策略很明显,就是要用价格优势打开市场缺口。但说实话,光有价格还不够,用户现在买车看的是综合实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配置方面,8155芯片的加入算是跟上了主流水准。这颗芯片在小鹏、蔚来上都有搭载,流畅度和响应速度确实不错。再加上L2级辅助驾驶,日常跟车、车道保持这些功能基本够用了。不过我得说句实话,这个配置在2025年只能算是及格线,谈不上什么技术突破。别克这是在补课,而不是在领跑。
动力系统的信息目前还没完全透露,但从别克的一贯作风来看,应该会搭载插混系统。这点确实抓住了用户痛点,既能享受纯电驾驶的静谧感,又不用担心续航焦虑。特别是对于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来说,这种方案比纯电更实用。你想想,充电桩还没那么普及的地方,插混确实更让人放心。
但是话说回来,别克进场确实有点晚了。现在这个市场,比亚迪宋PLUS DM-i、长城哈弗枭龙都已经站稳脚跟,用户心智基本固化了。别克想要分一杯羹,光靠价格战肯定不够,还得拿出点真正的差异化优势。合资品牌的底蕴和做工精细度是优势,但这些优势能不能转化成销量,还真不好说。
从市场反应来看,网友们的态度挺有意思。有人说”终于等到别克降价了”,也有人质疑”这是不是降维打击”。我觉得用户的心态很现实,价格到位了就关注配置,配置过关了就看品质。别克在品质方面确实有积累,但新能源时代的品质标准和燃油车时代不太一样,软件体验、智能化程度这些新指标,别克还需要证明自己。
价格策略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别克对中国市场的重新审视。以前合资品牌都有品牌溢价,现在这个溢价空间被国产品牌大幅压缩了。14.9万的定价说明别克已经认清现实,准备和国产品牌正面硬钢。这种转变对整个行业都有意义,合资品牌不再高高在上,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更大了。
不过我还是有点担心别克的渠道能力。新能源车的销售模式和传统4S店有很大区别,用户更习惯在商场、直营店体验和购买。
别克的传统经销商网络在新能源时代能不能适应,这是个大问题。而且新能源车的售后服务体系也和燃油车不同,软件升级、电池维护这些,都需要重新构建能力。
从技术路线来看,别克选择插混确实比较稳妥,但也意味着没有太多技术话语权。不像比亚迪有刀片电池,理想有增程技术,别克更多是整合现有技术。这种策略短期内问题不大,但长期来看,缺乏核心技术壁垒可能会成为软肋。用户买车越来越理性,技术实力终究是绕不过的门槛。
说到底,别克这次降价入市算是一次正确的战略调整,但能不能成功还要看执行力。中国新能源市场已经是红海了,每个细分市场都有强劲对手。别克想要突围,既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也要有精准的产品定位。14.9万确实有吸引力,但用户最终买单的还是产品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