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买车,尤其是现在考虑买纯电车,心里头总有个疙瘩。
你看那车,块头那么大,特别是那些个SUV,外观看着挺唬人,可一坐进去,或者打开后备箱想多放点东西,就总觉得空间不太对劲。
最让人纳闷的是车头那块,发动机都拿掉了,空出来那么大个地方,怎么就不能学学人家,给个能正经装东西的前备箱呢?
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想过,但也没个所以然,大家就默认了,可能纯电车的前舱里头,藏着什么我们看不懂的高科技玩意儿,占地方是免不了的。
这事儿就这么一直悬着,直到蔚来的子品牌乐道,开了一场L90的发布会。
会上,蔚来的老板李斌,也没多说废话,就那么轻轻松松地用一只手,按了一下车头的开关。
只听“咔哒”一声,一个巨大无比的前备箱盖子就自动弹开了。
现场和网上的人一看,都惊了,那里面可不是个只能放个充电线的小格子,而是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官方数据是240升。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能稳稳当当塞进去两个20寸的标准登机箱,外加一些孩子的书包零食,绰绰有余。
这一下,就把所有人的好奇心都勾起来了:蔚来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难道他们会变魔术,凭空把空间给变出来了?
其实,这背后哪有什么魔术,全都是实打实的技术和咱们中国工程师的智慧。
这也不是蔚来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他们花了将近十年时间,一点点啃硬骨头,积累下来的成果。
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用大白话聊聊,蔚来究竟是怎么把这个“空间魔咒”给破了的。
首先,得解决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纯电车车头里到底都装了些啥?
虽然没了那个轰隆作响的发动机,但车头的“机舱”还是个设备重地,里头塞满了各种控制系统,比如空调系统、给电池降温或加热的热管理系统、驱动电机的冷却系统,还有一堆高压电的控制器等等。
这些东西,过去的思路就是把它们一样样摆好,见缝插针地放进去,结果就是把前舱塞得满满当日志,别说放行李了,连下手维修都嫌挤得慌。
蔚来的工程师们换了个思路,他们觉得,既然这些东西都是跟“温度”打交道的,那能不能把它们打包到一块儿,做成一个“中央空调”加“中央暖气”的集合体呢?
这个想法很大胆,但他们真就做成了。
他们把热泵空调、电池热管理、电机冷却这几个核心部件,通过非常巧妙的管道和结构设计,给高度集成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的热管理模块。
这个新模块的体积,比原来零零散散加起来的总和,一下子就缩小了百分之三十。
这可不是简单的1+1=2,而是从最底层把整个系统重新设计了一遍,背后是十几项空间相关的技术专利在撑腰。
有了这个紧凑的“能量包”之后,蔚来又做了一个关键的决定:不把它放在上面占地方,而是把它整个往下挪,塞到了前舱的下半部分,靠近车轮和副车架的地方。
这么一来,前舱的上半部分,就完完整整地空了出来,那个能装下两个大箱子的前备箱,自然就诞生了。
解决了这些大件设备,还有一个看不见的“拦路虎”,就是方向盘下面那根东西。
我们开车转方向盘,这个动作是怎么传递到车轮上的呢?
传统汽车靠的是一根又粗又长的金属杆,我们叫它转向柱,它得直直地穿过前舱,连接到车轮的转向机构上。
这根硬邦邦的杆子,路径是固定的,它就像一根柱子,把前舱的空间给钉死了,没法动。
蔚来这次在乐道L90上,干脆把这根金属杆给取消了,用上了更先进的线控转向技术。
说白了,就是方向盘和车轮之间没有硬连接了,你转方向盘,传感器会把你的动作变成电信号,通过电线传给控制车轮的电机。
这就好比以前打电话用的是带线的座机,现在我们都用手机了,那根电话线自然就没了。
没有了这根必须走直线的转向柱,前舱的布局就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设计师可以把每一寸空间都抠出来,给前备箱用。
讲到这里,肯定有人会担心了:你这前舱掏了这么大一个洞,车子还结实吗?
万一出个事故,前面不就跟纸糊的一样了?
这个问题,蔚来当然也想到了,而且是花了大力气去解决的。
他们在乐道L90的前舱结构上,用了高达百分之九十二的高强度钢和铝合金混合材料。
这就好比盖房子,在关键的承重位置,用的都是最顶级的钢筋水泥。
同时,在一些需要支撑力但又不用那么重的地方,比如那个铝合金的三角支架,用新材料比传统材料轻了百分之四十,但强度反而更高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这台车的整车抗扭刚度,达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38150牛米每度。
这个数据太专业,我们换个说法,就相当于你用尽力气去拧一根冰冻过的、手臂那么粗的钢管,它几乎不会变形。
这么结实的车身,不仅保证了碰撞时的安全性,也让车子在高速拐弯或者走烂路的时候感觉特别稳,开起来很有信心。
正是这几步棋,一步步走下来,才最终实现了乐道L90的空间魔法。
它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
一个六口之家出门,可以轻松坐满人,还能带上所有行李。
前备箱放两个登机箱和一个婴儿车,后备箱那个430升的下沉式空间,还能再塞七个大大小小的行李箱。
而且,它的第三排座椅坐垫高度有330毫米,成年人坐进去也不再是蜷着腿的小板凳姿势。
这就彻底解决了以前很多七座车“要拉人就不能拉货,要拉货就坐不下人”的尴尬。
更厉害的是,当这种极致的空间体验,和蔚来已经建成的三千四百多座换电站结合起来时,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一家人开着满载的L90,在美丽的318国道上旅行,车子快没电了,完全不用焦虑,导航到下一个换电站,车子开进去,三分钟后换上一块满电的电池就出来了,比旁边排队加油的车还要快。
而且,如果能用上夜里便宜的谷电,一度电才两毛五,算下来跑一千六百公里的费用,比那些号称省油的增程式汽车还要省下一千多块钱。
这笔账,谁都会算。
所以,乐道L90上市三天就能卖出将近两千台,不是偶然的。
它说明,只要你真的用技术去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大家自然会用自己的选择来支持你。
蔚来这十年,从被人不理解地疯狂建换电站,到今天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定义了家用车的空间标准,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底气和进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