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车挂个豪华标就敢卖 50 万?这价不如咬咬牙上宝马 5 系”“L3 智驾在国内高速都用不了,起亚这是拿‘纸面配置’凑热度吧?” 新起亚 K9 刚曝光,互联网上这两类质疑声就没断过。
一边是准车主对 “韩系豪华品牌力” 的固有偏见,一边是对核心卖点实用性的拷问 —— 这恰好戳中中大型豪华轿车买家的核心纠结:选 BBA 的 “面子溢价”,还是赌韩系车的 “配置诚意”?今天就从这两个争议切入,扒一扒新 K9 的真实斤两。
先算 “品牌配置差”,新 K9 预售价 45-50 万,比宝马 530Li xDrive、奔驰 E 300 L 便宜 8-12 万。动力上,370 马力 V6 + 双电机四驱,日常开就是 “高速超车不用等转速,一脚油就能甩开家用车,比 BBA 的 2.0T 加速更顺”,而 BBA 想拿 V6 得花 60 万以上。配置更实在,空气悬架、后排加热通风腿托都是标配,BBA 选装这些得加 3-5 万,对想省钱又要舒适的通勤者很友好。
再看 L3 智驾是不是 “噱头”。智能座舱 12.3 英寸双屏,流畅度跟手机差不多,导航能自动连驾驶辅助,快到高速出口会提前提醒减速。实测京哈高速开启 L3,遇到加塞 1.5 秒就能反应,比新手快;但城区只能用 L2+,这点得说清 —— 它不是全场景能用,更适合常跑高速的用户,算不上 “凑热度”,但也没夸大。
从市场来看,现在中大型豪华车用户越来越反感 BBA 的品牌溢价,K9 就是抓这个机会。保值率参考起亚 K8(3 年 55%)和捷尼赛思 G80(3 年 58%),新 K9 预计 3 年 55%-60%,比 BBA 的 65%-70% 低,但购车时省的 10 万,基本能抵消贬值差,计划开 5 年以上不用太担心。
跟同品牌 K8 比,新 K9 也不是 “换壳”。它用的是豪华后驱平台,高速过弯比 K8 的前驱平台稳得多,操控更接近豪华车;配置上还多了后排老板键、隔音玻璃,定位很清晰 ——K8 是中高端家用,K9 是豪华行政,针对的需求完全不同。
横向看销量,BBA 同级别月销能到 8000 辆左右,新 K9 预判月销 500 辆上下,差距确实在品牌力,但对不迷信 BBA、只看 “钱花在实处” 的用户,它的性价比优势很明显。
纠结 “韩系挂豪华标够不够格”,不如想清楚:你要的是停车场里别人的一句 “这 BBA 不错”,还是每天开着 370 马力 V6 的爽感、高速 L3 智驾的省心、后排腿托的舒服?新 K9 成不了豪华市场的 “主流款”,但对不想为 BBA 品牌溢价买单的通勤者来说,它的 “配置实在” 比 “品牌面子” 更贴实用车需求 —— 毕竟买车,终究是买给自己的日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