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刚刚过去的一天里,特斯拉竟然低头了,这家以“不走寻常路”闻名的顶流车企突然宣布接入国产AI大模型,瞬间让无数网友直呼“马斯克终于扛不住了”?这事儿,怎么看怎么像前排吃瓜的大戏——咱们一起来扒一扒,特斯拉到底是“被动认输”,还是步步为营,暗藏玄机?
先说网络上过去一直嘲特斯拉“有骨气”,就是不跟风接入DeepSeek,说来也怪,别家车企都在AI语音助手上抢得热火朝天,特斯拉始终稳坐钓鱼台,硬是装出一副“我有更牛的大模型,你们爱咋咋地”的姿态。也难怪有网友调侃,这不是技术自信,是不是还带点“清高”?但今天,风向突然就变了。最新爆料称,特斯拉的车载语音助手就要支持豆包和DeepSeek,还是通过火山引擎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接进来的。这操作,比起直接对接DeepSeek,绕了个弯儿,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场既求稳又想省事儿的妥协。
不难发现,业内人士也早就在背后分析特斯拉的“小算盘”了。与其说特斯拉忌惮DeepSeek本身,倒不如说马斯克看重的是火山引擎的稳定性、“速度快得飞起”的服务体验。实测数据摆在那儿:火山引擎接API用DeepSeek,比DeepSeek官方版还回应快,还有啥不满意的呢?车载语音助手作为智能座舱的“门面”,这表现确实很重要。
而从特斯拉中国官网新鲜出炉的更新来看,每一辆特斯拉现在都标配语音助手,车主用自定义唤醒词,对着方向盘就能一句“嘿,Tesla”,呼唤AI助手帮忙查天气、聊新闻,甚至跟车开个玩笑,简直是老司机们的新玩伴。这样的体验,谁不想来试试?
其实咱要是放慢些脚步,还能抓住另一个重要节点:就在特斯拉宣布前一晚,DeepSeek本尊终于也有大动作。8月21日,一个沉寂许久的国产AI突然上线新版本,全球网友一通点赞。DeepSeek-V3.1打出了“混合推理”新概念,你要更深层的“思考”模式,它能陪你深聊两三句;你要快点出结果,“非思考”模式飞速答题。这个设定,多少像是给所有效率控和AI爱好者点了个外卖,啥也不差。实测下来,原本2-5分钟解答的复杂问题,现在时间缩短四分之一,一眨眼功夫就有答案。这速度,用在车机语音助手上,难怪马斯克也坐不住了。
说到性能,可不是嘴上说说。DeepSeek-V3.1的评测数据比前代大幅提升,各种在线测试——像MMLU-Redux和知识问答MMLU-Pro,分数都在老版本之上,甚至逼近了GPT-5和Grok4这些顶流AI。关键是,价格还没飘。输入缓存命中0.07美元每百万tokens,没命中0.56美元,输出也就1.68美元每百万tokens。给比GPT-5便宜老多,网友都坐不住了,前谷歌大佬Deedy说“鲸鱼回来了”,这价格简直像白菜——一时之间,DeepSeek变身AI届平民英雄。
其实特斯拉不是一下子全线接入,据爆料,这次语音助手优先落地在刚上市的Model Y L上。Model Y L这车,讲起来就是大六座豪华纯电SUV,光尺寸就吓人,一家人坐进去,还能顺带装下一只大金毛。4976/1920/1668mm的体型,3040mm轴距,六座布局,空间和舒适度都拉满了——据说是专为中国家庭量身订做。动力和续航也下了不少血本,前后双电机,百公里加速4.5秒,续航751公里,综合电耗按12.8度计算,这数据就像“性能怪兽”发售。价格定在33.9万,说实话,不算离谱。当然,这第三排能不能当“全职座位”,网上还有争议,很多车评人都说“不如直接选标准版Model Y,别花冤枉钱买第三排”。但不管怎么说,接入了国产AI,车主总要体验一把“未来座舱”的新鲜感。
说到这场AI座舱大战,其实也不光是技术和体验的博弈,更是一场舆论的牌桌。网友嘻嘻哈哈讨论说,马斯克能不能用自己的Grok4?其实大家都清楚,Grok4现在在国内用不了,数据安全和合规审查这关就过不去。在这种尴尬现状下,马斯克跟国产“两大天王”DeepSeek和豆包牵手,怎么看都是理性决策。有人揶揄这只是特斯拉借AI热度给新车打广告。毕竟头半年那些主流车企就纷纷和DeepSeek捆绑销售,特斯拉这次赶上热潮,无非也是要圈一波粉和关注。与国内顶尖科技公司同台竞技,本土化、开放合作的信号一放,市场反响肯定不差。对马斯克这种做派,你要说他媚俗,他肯定不认;你要问他是不是技术自信不够,他也有话要说。可真让他两头全占,有的人猜测这是无奈之举,也有人说是营销炒作。不管怎么解读,都反映了AI与汽车的分分合合和盘算。
不过,这些大新闻的背后,特斯拉自身还有一堆麻烦。结果就在AI事件发酵的同时,爆出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特斯拉开展调查。原因是特斯拉迟报自动驾驶相关事故,甚至有报告晚了几个月才递交。按规定,车企得在5天内报备,特斯拉这回算是踩红线了。官方解释说“数据系统出错”,现在已经修好了,可这话说出来,似乎没人真正信服。NHTSA还要展开审计,确认是不是有事故没上报,以及延误范围到底有多广,这一查肯定不会轻易放过特斯拉。
自动驾驶一直是特斯拉的看家本事,结果近来接连曝出“幽灵刹车”现象。网上车主们都说,开高速时摄像头遇到对向照射灯光,系统受到炫光影响,以为前方有障碍,结果触发主动制动AEB功能,车开着就来一脚莫名其妙的刹车。“虚空障碍物”这个说法,如果不是网络段子,真是科幻片也不敢这么编。目前特斯拉官方还一声不吭,消费者心里就免不了犯嘀咕。
数据统计更是让人汗毛直立,据TeslaDeaths.com,全球因Autopilot或FSD相关的致命事故至少59起。这数字摆出来,即使再支持创新,也难怪不少人开始担忧特斯拉的安全性。车企不及时报备,更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还有啥猫腻藏着。
另外,外部环境也在加码施压。特斯拉去年就受到了销量和利润双降的打击,更别提马斯克本人动辄发出政治言论、站队特朗普,还在政府效率部门搞得鸡飞狗跳,都是引发部分车主和公众不满的背景。反对声浪一波接一波,但华尔街那边不少分析师还是力挺马斯克,高盛分析师还在拼命吹“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会成下一个蓝海”。你要说信心,资本市场就是一盆永远煮不烂的鸡汤。
绕回来看这次DeepSeek爆发与特斯拉“松口”,其实也不光是马斯克的无奈,看起来更像是一场主动转型的序章。以前特斯拉坚持自己的底层AI方案,死磕技术闭环,现在可能要在自研和开放之间找平衡。这点,和DeepSeek以开源带动整个国产AI生态,某种意义上是遥相呼应——谁说只有技术原教旨才能笑到最后?在智能化的时代,适应和变通才是王牌。就像马拉松不是看谁跑得头两圈最快,而是谁最终能在意外和变数中活下来。
最后放下身份抱个瓜,有朋友会问:“你觉得马斯克真的被打服了吗?”其实答案没那么绝对。对于AI车机语音、自动驾驶之类的新鲜玩意儿,咱们每个人都是观众,也是参与者。谁家技术好,谁家体验行,谁能把安全和便利都做足了,才是真的赢家。所以问题来了:
你觉得国产AI接入特斯拉座舱,是否会彻底改变车主体验?你更关心技术升级,还是安全保障?欢迎一起聊聊你的观点!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